王广卫
摘 要:在现代智能理念、技术支撑下,建筑开始以宜居原则为中心,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监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更优的居住环境,较好地满足了现行消费者更高的居住需求。在此基础上,以人文关怀、能源节约、智慧居住等理念形成的楼宇自动化受到了开发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基于此,为启发开发商更优地进行楼宇自动化设计以及应用其中关键技术,探讨了楼宇自动化概念、价值、自动化设计及应用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设计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3)01-0007-03
0 引言
楼宇自动化设计以及关键技术涉及内容较多,相关人员在设计智能楼宇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各个方面的因素,如节能、智能、安全等理念。而若设计人员对智能楼宇缺乏系统的认知,必然会影响其设计和技术应用效果,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1]。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楼宇自动化概念,从自动系统设计等要素出发,丰富自身设计理念、技术,以提升自身楼宇自动化设计效果。
1 楼宇自动化概念及其设计价值
结合楼宇自动化系统构成、运行表现可以看出,楼宇自动化主要指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楼宇相关设备进行动态、全面、系统的控制(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它利用计算机逻辑程序,智能控制楼宇的能源供应、水源供应等,在保障能源合理应用的同时,为业主提供更加现代的技术服务,如安全技术、冷/暖供应等。从具体表现层面看,包含消防监控系统、电梯运行智能控制系统、电力供应监控系统、照明系统智慧管理系统等。
由于楼宇自动化包含多种现代技术,能够以最佳的方式调配资源,因此设计和应用意义非凡,具体包括2点:一是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環境,通过科学系统设计楼宇智能系统,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层面的服务,如24 h不间断的安保服务,更加可靠给水、供能服务等。二是能够降低能源的损耗。通过智能系统的逻辑程序,楼宇自动化能够从节能、节水等角度,在保障业业主正常服务基础上,控制楼宇整体资源的输出,继而实现能源的有效把控[2]。
2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相关要素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内容
作为智能建筑核心元素,楼宇自动化设计涉及内容较多,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汇总建筑所有服务项目,从整体把控设计内容。第一,要从整体角度把控空调机组,如进行智能调节,使它拥有良好的运行效果。第二,要注意建筑整体通风设备,要以舒适度为原则,借助现代智能通风设备,优化建筑通风效果。第三,要智慧把控建筑配电系统,即要在满足业主用电需求基础上,科学控制楼栋的照明系统。第四,要注意建筑的排水系统,以满足业主日常需求为基点,智慧控制水资源的输出。第五,要实现停车系统的自动化识别,以保障业主能便捷地通行。第六,要设计智慧、可靠的安保系统,结合感应探头、红外线设备等要素,核实业主以及外来人员,以有效提升楼栋的安全性。第七,要设计智能火警体系,如设计烟、温度感应器和报警器,以在降低火灾损失的同时,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楼宇自动化设计要点
2.2.1 设计步骤
楼宇自动化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
从细化层面看,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从技术、经济、管理体制等层面看设计是否可行,要基于建筑设备自动化要点进行初步计划,如基于节约10%~15%以上的能源进行设计控制。初步设计主要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①汇总建筑智能控制功能,并以此为依据划分系统模块,设计整体系统。②了解监控类别及点数。③基于建筑功能和需求,设计自动化系统网络构成。④分析硬件性能,掌握硬件组态。⑤基于软件功能、种类细化系统设计。⑥从正常电源和备用电源两个层面设计电源供应系统。⑦设计线路走向、铺设形式以及施工方式。
从整体角度看,楼宇自动化设计步骤为:第一,要掌握哪些设备需要融合到建筑系统设计中。第二,要依据系统规模,确定自动化系统面积和位置。第三,要设计能与其他工种相配合的施工方式。第四,要设计监控表,确定监控位置。第五,依据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各个自动设备的控制分站。第六,设计建筑物自动控制系统构成图,并以此为依据绘制自动化平面图。
2.2.2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选型
要科学选择常用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等。选择温度传感器时要考虑操作是否简便,经济,运行是否可靠,测试范围是否超过实际标准等。要科学选择执行器,如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以及液动执行器等。以智慧楼栋常见电动执行器为例,它主要由位置反馈、弹性联轴器、推力机构以及放大器等设备构成,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能源取用方便等优点[3]。
2.2.3 中央站以及分站设计
结合楼宇自动化体系,中央站以及分站设计应把控两个要素(如图2所示)。要全面把控中央分站设计内容,即处理机系统、显示设备、操作键盘、打印设备、储存设备以及操作台等。以图形显示器为例,一般选用CRT显示设备,尺寸在17~18英寸。分站主要是指能够进行独立运行的计算机控制、检验系统,在设计中要结合其具体功能,如顺序控制站、采集和监测站以及全面的现场控制站。在设计分站要保障环境安静、干扰少、噪声低,要保障24 h内能够对其进行检查、要保障空气流通等。
3 楼宇自动化模块设计及应用方向
3.1 空调系统
对于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而言,应对空调系统节能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归纳出不利于空调系统稳定运行且能耗消耗较大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空调系统,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效率,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借助监控系统,动态化监测与管理空洞系统运行,若其存在异常状况,便可立即发出警报[4]。
3.2 冷热源系统
针对冷热源系统的设计而言,设计者应采取控制程序模块化的方式,进一步简化控制系统,具体操作如下:冷冻系统启动,停止次序控制模块。设计时应基于冷冻机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启动时对冷却水、冷水蝶阀的启动顺序进行合理调整,一旦获取反馈信号便可立即开启冷冻水泵以及冷却水泵。温度控制程序进入前,必须全面收集完冷却水泵的运行状态信号。启动冷冻机组前,往往需要延迟一定时间,以此来确保机组能够稳定运行。停机时,根据开机时的相反顺序操作,以此来保证冷冻系统能够正常的启动与停止。
3.3 供排水系统
在结合智能建筑功能和需求设计自动化楼宇时,设计人员要重视排水系统的设计。简而言之,要结合建筑结构和功能表现,科学选择排放泵。目前,楼宇自动化设计主要需要选择回水泵、消防泵以及生活泵[5]。其中,回水泵主要指通过自动收集业主生活废水,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消防泵主要是用于特殊用水的供应,它必须有通信接口的控制器,以保证消防用水得到控制。生活泵主要是保证居民的用水能够连续供应,并通过在生活泵上安装变频器的方式,控制供水的压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结合集中控制中心远程控制技术、现场监控技术,对排水系统进行综合管理与控制。自动化供排水系统用于实现对自身运转情况的控制,保证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如一旦建筑排水系统出现故障,自动系统会自动收集信息,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以便及时处理系统异常问题。
3.4 自动烟雾报警装置设计应用
烟雾警报器主要是指能够在外界气体等因素影响下,对住户或管理人员预警发的设备。这种设备主要包含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电路及预警电路等[6]。其中,传感器作为该设备系统功能的核心元素,能够通过感应外部电离室,控制自身无线发射器做出預警活动。终端接收器在收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会输出报警信息。这种兼具检测、预警作用的设备,能够有效提升楼宇智能控制效果、安全等级等。需注意,在设计应用此设备时,为提升灵敏度,应避免环境湿度、温度过大,要定期清理传感器等。
3.5 照明系统
在进行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设计时,需要全面分析建筑内部的照明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自然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电能的损耗。要结合业主实际需求,从节能角度出发,选择功能丰富的智能照明网关,如内部时钟、类型转换、报警功能、时序调度功能等。需注意,在设计照明系统时,要注意细节把控,如是否具有自我恢复、诊断功能,是否能够接收信息等。
4 智能建筑中的自动化应用展望
从现行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其建筑的智能属性将会更高,如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为居住或办公人员提供更佳的体验。
4.1 物联网化
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技术、感应技术基础上,建筑楼宇的发展将会被智能联动到一起,成为物联网的一个版块。在这个版块中,居住人员或楼栋管理者能基于物联网络体系,更加便捷地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或基于物联网络控制建筑相关设备,如灯、电梯等,从而实现指令与控制的和谐统一,实现控制对象的快速反应等。
4.2 微电网化
微电网主要是指基于现代智能控制系统,以现代新能源技术为基点,如太阳能电池技术或储能技术等,以建筑为中心,打造自给自足等电网体系。在能量转化器、分离式电源的设备作用下,建筑的供能系统将会更加完善,甚至作为一个能源输出节点向外界供能等。
4.3 智能化
虽然当前建筑拥有较高的智慧性,但距离真正的智能还有一定距离。未来在各项需求和技术发展推动下,智能建筑将会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如无人值守的监控设备能够基于逻辑程序,科学、立体地向远程技术人员提供现场画面,并基于现场异常情况作出智慧反应。如一方面向管理人员预警,另一方面调整现场资源,处理现场诸如火灾等异常情况等。同时,智能化还能将所有资源集中到个平台中,并利用事先设计的逻辑程序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管理、运算和分析,而后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操作和维护。这样不仅能方便管理,还能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现行更高要求的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设计要求和标准环境下,相关人员应重视楼宇自动化设计要素、应用范围等,并不断丰富自身理念和技能,建设更加可靠的楼宇自动化体系。在提升自身设计水平的同时,推动楼宇自动化设计现代、智慧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晓波.智慧城市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建筑结构,2021,51(22):160-161.
[2] 李壮壮,李思翰,杨名亚,等.楼宇自动化在高校节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0):191-192.
[3] 任文诗,高红均,刘友波,等.智能建筑群电能日前优化共享[J].电网技术,2019,43(7):2568-2577.
[4] 臧易非,王营.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9):90-91.
[5] 林绍辉.楼宇自动化技术在医院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51):200-201.
[6] 田菲.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机场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