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栋制作的龙鳞装《三十二篆金刚经》长达8米
2008年,27岁的张晓栋在《古籍版本鉴定丛谈》中第一次看到关于龙鳞装的描述。13年里,他靠着一双手、一把刀、一支尺、一根笔、一个熨斗、一沓纸,测量、裁切、对折、熨帖、粘贴……最终以龙鳞装完成了7本令业界惊艳的书,被官方认定为唯一的龙鳞装非遗传承人。
遇见龙鳞装是一个巧合。当时,我正跟北京大学的肖东发教授学习书籍的发展史。我发现从最早的龟骨,到后来的竹简、绢帛、卷轴等都有演化的历史,唯有龙鳞装,记录很少,却是现代意义上“书”的开始。龙鳞装,始于唐朝,盛于北宋,是中国古籍从卷轴向册页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翻看时,仿佛“龙游于书中,书居于龙骧”,是古代皇家才能享受的阅读体验。
我开始了龙鳞装的研究和复制工作——翻阅各种古籍资料,一次次登门拜访业内专家,不断去尝试。几年下来,用作研究复原而废弃的纸张,能装满整整一间屋子。
《三十二篆金刚经》局部
这其中最大的创新和难点在于,我想将鳞口相错之处变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这需要确保每一页的拼贴没有任何间距、露白或覆盖。多达50多道的工序环环相扣、叠加重复,即便每页页口仅有0.1毫米的误差,几百页累积下来也会相差几厘米,这是很大的失误。
第一部作品《三十二篆金刚经》,我测试了几十种纸,最终选了安徽泾县绢纹宣纸,它薄如蝉翼、如布似绢。217个页子,好几次临近完成,由于跟底纸连接时出现了褶皱,只能前功尽弃,从头开始。
完成的那天,我激动得泪流满面。
第二部作品,我选择了《红楼梦》。
曹雪芹的毕生心血,程伟元用木活字刻几十万字去印刻;孙温用38年绘制画册,一共240幅。他们倾其一生,为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值得我们所有的后辈去学习。
我将龙鳞装与唐代的经折装结合,发明了“经龙装”的装帧形式。单回内容用龙鳞装呈现,章回与章回之间用经折装连接。鳞口游走交替,画卷随影更迭,龙鳞徐徐展开。移步易景,页页藏趣,阅读时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绮丽旖旎的大观园。这套作品共计8函,每函50斤,需要3000平方米的空间才能全部展开。如果要完整拍摄整部作品,得启用无人机。
经龙装《红楼梦》
龙鳞装《红楼梦》内页
在制书的过程中,我给自己定的规矩就是每一部都不重复以前的结构,我想探索龙鳞装更多的可能性。
“千页”系列则源自一次偶然。当时我带着作品去布达拉宫参展,由于高原气候干燥,纸张纤维里的水分流失严重,平整的龙鳞装书页,竟呈现卷曲凌乱的状态。在展览时,参观者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指滑动页片。这一过程,不仅会出现一闪而过的画面,更会使书籍呈现出不同的神韵。
我突然想到,把这些卷曲的部分剪下来会怎么样?我拿起剪刀修剪,竟造出了一个2.5维的空间,画面异常地生动。
此后,我又做了更多的尝试:用白纸,借助光构造出一种纯洁而空灵的空间形态;在古书上巧妙浸染茶汁,形成江南烟雨蒙蒙的效果;以层次分明的裁剪,让《千里江山图》立体呈现……
千页作品《千里江山图》局部
我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并没有制书的专业背景。毕业后,我去北京闯荡,机缘巧合下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丝网印刷技术协会。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的专家学者。现在回想起来,也许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所有的作品都是我自费完成的,这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但我只愿做自己理想中的书籍。我的老师很担心,每次见面都会问我有没有饭吃。我觉得,物质需求是有限的,内心的富足才是安定的基石。
冯骥才先生有一篇短文,讲一个叫莫拉的老妇人嗜书如命,每天临睡时都要去摸一摸她的藏书。她说:“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很大程度上,我也是这样的。
现代人已经没有太多阅读的仪式感。在古代,读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是与圣贤的对话。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书籍,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还蕴藏着情怀、温度、精神,哪怕千百年过去,依旧值得我们去反复体悟。
我计划完成25部经典书籍的制作,构建一座理想中的“书房”,我的精神家园。
书,是想象力的载体,文字栖居的建筑,容纳万物的黑洞,穿越时空的飞船。我觉得只要我想,这条路是永远走不到尽头的,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与书相伴,我很享受。
(辛 欣摘自微信公众号“一条”,本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