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以学校食堂管理作为研究论题,首先提出学校食堂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对学校食堂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学校食堂管理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开展食堂设备管理工作、价格向学生倾斜、建立食堂监管体系、丰富饭菜种类、注重原料采购、加强食堂员工的素质培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以此来不断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构建规范、有序、安全可靠的食堂管理环境。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学校食堂管理提供借鉴。
食堂管理与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学校师生身心安全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特别在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峻,对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食堂管理。食堂管理在中小学校后勤保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的和谐稳定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应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使食堂日常运转和收支保持高度的平衡性,同时将公益性原则落实下去,加强“非营利”要求的贯彻落实,不断控制成本开支,确保伙食质量的稳步提升,从而给予师生合法权益强有力的保证。
1.学校食堂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增强食品安全
食堂管理与食堂乃至学校各个机构组织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食堂因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多,所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基于此,加强学校食堂管理非常有必要。借助良好的食堂管理,可以使食堂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水平得到提升。与此同时,食堂的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广大学生共同关注的一大话题,而且也是食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切实维护好食堂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状况,必须高度重视食堂管理,借助有效的监管,给予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强有力的保证。
1.2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就餐环境
加强食堂管理对于食堂规范化发展具有极大的益处,可为实现良好就餐环境的构建奠定基础。众所周知,学生是学校食堂的主要消费对象,所以在食堂管理方面,应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学生完成一天的学业,对休息和就餐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故食堂应赢取学生的认可与支持,不断朝着“成功的食堂”的方向努力。
2.学校食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2.1食堂设备设施老化
目前,一些学校对食堂设施管理的重视度较低,食堂食品的加工设备和用餐设备长期使用,未能及时定期更换,地砖破损和下水道不通等问题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加上食堂工作区的隔离性显著,使得学生对于整个食品的加工过程并不是十分了解,甚至产生一定的疑惑心理,造成食堂就餐热情较为低下。
2.2饭菜价格设置的合理性不足
食堂经营应给予广大同学切实的服务,切忌“盈利”心过重,但实际上,部分学校食堂的定价较高,尤其在食堂饭菜、零食方面。家庭并不是十分富裕的学生比较关注饭菜的价格,进而选择价格便宜的食物。另外,在学生打卡时,一些饭菜的价格并不符合标价,且往往要比标定的价格高,尤其在打饭高峰期,且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2.3食堂监管力度不足
为了促进食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保证管理者较高的水平,加强专业化管理团队的设置,但是通过分析当前学校食堂管理现状,食堂承包单位的多样化特点显著,挂靠经营、连锁经营等模式较为常见,各自的管理质量和产品加工执行力显然不同。同时,一些社会餐饮企业与学校食堂的管理模式并不一致,食堂的服务监管力度不足,难以保证良好的食堂用餐环境和加工食品的卫生。
2.4饭菜种类缺乏
在学生长身体过程中,对于不同营养物质的摄入要求较高,但是在一些学校食堂,饭菜的种类和质量难以保证。其中,一些学校的饭菜种类并不丰富,单一性特点显著,一定程度上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发育。此外,有些学校食堂饭菜过于油腻,虽然适当摄入油脂有利于健康,但是如果摄入过多,极容易引起肥胖等问题发生。
2.5原材料的采购问题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在食堂原材料采购渠道方面,更具多元化特点。原料掺假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不利于食品安全规范目标的实现。而当前的食堂经营管理模式与原材料统一采购需求并不相符,一些工作人员出于经济成本的节约化目的,会对一些新鲜度不够的食材进行购买,加之食品的采购验收环节比较形式化,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2.6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一些学校的食堂服务有待提升。比如,在打饭高峰期,部分打饭阿姨的态度较差。对于一些整理餐具的工作人員,所制造出的噪音较大,从而对学生吃饭的心情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部分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匮乏,一些食堂在招募环节,往往会对外地工人和本地临时工进行选择,以此来对工资开支加以控制。而这一雇佣方式,不仅会加重食堂人员的流动性,而且也难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意识,不利于食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再加上食堂工作人员专业化食品安全培训的缺失,极容易使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由此乘虚而入。
3.学校食堂管理完善措施
3.1开展食堂设备管理工作
通常来说,机械设备、动力设备、电子设备等是食堂基础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食堂来说,应注重对就餐区、售卖区等合理规划;在加工区和配餐间,应加强门禁系统的设置,注重监控设备的安装。同时,要想将食堂设施设备的透明化提升上来,应积极展示食堂的操作间和洗漱间等场所,保证全体师生了解情况,不断拉近食堂后厨与可视化、可感化之间的距离,最大程度地预防师生对食堂卫生担忧心理的产生。
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可以积极监督食堂。对于食堂工作人员来说,应从食堂规定的程序出发,以此来合理清理原材料,切忌混合使用生熟食加工炊具,统一化清理食堂的所有炊具和师生使用的餐具,构建清洁、卫生的食堂环境。此外,在消毒方面,应在消毒柜中进行,通过消毒剂的适当喷洒,促进餐具的安全使用,从而防止师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任何影响。
3.2价格向学生倾斜
基于学校食堂角度,应加强专属经营模式的构建,促使完善的经营制度的形成,从而赢取学生较高的满意度。在食材采购、加工等环节,应提高对降低成本的重视程度,尤其在饭菜的价位上应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制定饭菜的价格时,食堂相关人员应积极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保证菜肴价格的合理性。
3.3建立食堂监管体系
学校应将学校食堂管理的规章制度高度明确化,并对学校餐饮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开展食堂内部管理工作,并结合社会企业进驻学校食堂,对相应的考核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但是,针对现有的食堂管理制度,其完善性有待提升,所以应加强奖惩机制的积极构建,密切合作优秀的饮食企业。在选择入驻企业时,应贯彻落实择优选用的原则,加强良性发展体系的构建,给予企业餐饮自查自检有力的推动。此外,学校还要邀请一些学生代表,提高对食堂日常管理和排查的参与度,实时化记录和跟踪食堂工作情况,从而致力于食品安全、经营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3.4丰富饭菜种类
在饭菜质量问题方面,对于学校和食堂来说,应对食材的货源进行不断拓展,对饭菜的种类进行合理增加,并将饭菜的烹饪技术提升上来。加强菜单的合理编排和制订,对菜单中的菜肴品种进行灵活性选择,保证菜单编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营养合理搭配。具体来说,首先,应提高对季节变化的关注度,以此来对菜单上菜肴品种进行不断更新。其次,应对菜肴原料种属的多样性予以深入分析,保证颜色、荤素、营养搭配等合理性,旨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得到满足。再次,菜肴的烹制方法也要符合多样化需求。在丰富菜肴品种的基础上,应与不同学生的多种需求相互兼顾,保证菜式制作方法的适中性,且有效控制所需的人工成本。最后,加强菜单的合理设计,不断丰富口味。菜肴的口味在菜肴方面占據着重要的地位,对此,菜肴口味应不断进行变化,特别在复合味的变化方面,应加强食堂厨房内调味品的合理使用,保证口味调制的多样性,如椒盐鸡块、糖醋排骨等备受学生的欢迎。
3.5注重原料采购
第一,对于采购的原料,应符合新鲜度要求,为制作出色菜肴奠定基础。一旦原料的新鲜度不够,极容易对菜肴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第二,应采购充足的原料,给予实际供应一定的保证。第三,高度注重采购的原料质量,尤其在原料的品质和烹调要求方面。例如,在选择猪肉时,红烧肉适合使用连皮五花肉,切忌选择腿肉。第四,采购人员应具备丰富经验和良好思想品质,为提高采购质量赋予人力支撑,同时防止成本浪费、流失等问题的发生。
3.6加强食堂员工的素质培训
食堂员工的素质是整个食堂形象的关键性要素,所以在食堂管理方面,应注重食堂员工素质的提升。
首先,应积极开展员工上岗培训,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为提升员工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学校应加强相关奖励制度的构建,如果员工表现良好,应予以相应的奖励,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食堂的卫生与食堂每个员工的联系尤为紧密,所以,学校应对员工考核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其次,应优化重组食堂管理人员和炊事服务人员,将培训和管理力度提升上来。基于操作人员角度,应注重烹饪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加强个人健康档案的构建,不允许未经过体检的人员上岗,满足持证上岗的根本要求。再次,在食堂工作人员的配置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应从食堂定员定编的相关政策出发,为劳动定额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在人员编制方面,应与食堂员工的历史数据等紧密结合,使食堂工作人数与就餐人数的配置做到1∶70的比例。最后,对于食堂的从业人员,应注重穿戴整齐与佩戴口罩,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旨在使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提升。
3.7加大制度建设力度
3.7.1物资管理制度
对于学校来说,应对食堂各种物品的请购、采买以及验收入库等进行不断规范,加强轮岗制的实施,特别对于采购员、保管员等岗位。同时,学校应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参考和借鉴,在食堂管理中,对组织、整顿、清洁等进行严格落实,并做到有效处理、整合以及检查。
3.7.2配餐制度
对于学校而言,应聘请食品安全专业人员,深入学校食堂进行指导、培训,并参与到每周食谱的编制环节,保证食物结构、营养以及数量的合理性、全面性等,并从四季气候和环境变化出发,实现合理化调整。
3.7.3验收制度
在这一方面,学校应加强物品计划、请购、领用等制度的构建,对于每次采购的食品,食堂计划经理和保管员应到场验收,以便于顺利入库。
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学校食堂与广大师生的日常工作与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应不断强化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为了将食堂的服务水平提升上来,学校应加强食堂管理,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并且注重原料采购和丰富菜品种类等环节,为优质食堂的建设提供保证,促进学校食堂的健康发展。同时,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不断强化学校的美誉度。
作者简介:
潘凌(1981.10-),女,汉族,广西桂林人,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学校固定资产和食堂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