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柏生
2月11日,武陟县龙泉街道组织开展五星支部创建集中观摩评比活动,通过“现场看、大家议、集中评”,在观摩中总结经验,在比较中找出差距,在交流中启发思路。
与此同时,该县乔庙镇关王庙村村“两委”的公示栏前,每季度一次的“红黑榜”依旧是村民们驻足议论的焦点。
“‘红黑榜是我们改善乡风文明,推进‘文明幸福星创建的一个有效手段。它与幸福文明积分和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挂钩,现在已经成了一种风尚,五星支部创建的一个动力源,正在全县广泛推广。”关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利强说。
初春时节,行走在武陟县,五星支部创建氛围浓。从村村户户到农田阡陌,从大街小巷到社区庭院,处处活跃着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木栾街道开展的五星支部创建观摩活动、乔庙镇黄村和北郭乡索余会村的污水管网铺设、西陶镇张武村加紧建设慈善幸福院……
“星”“星”关乎民生,“星”“星”关乎发展。创“星”有方向,争“星”有动力,摘“星”有计划,追“星”有标杆,这是武陟县五星支部创建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长效机制建起来 五星创建有抓手
五星支部创建,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武陟县坚持大员挂帅、全员上阵,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推进会、观摩会研究创建工作,多次深入村(社区)调研指导;45名县级干部带头联系创建重点村,帮助明思路、定措施、解难题;乡镇党委书记逐村研判,积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动作为,锚定目标,全力创建。通过层层带动,全县形成了“一带十、十带百”的帮带创星格局,确保了创建工作“不降温”、见实效。
为有效推进创建工作,武陟县结合县情民意,创新建立“挂星立标”工作机制,组织各牵头单位将全年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季度,明确各村(社区)不论准备争创几星,都要聚焦五星支部创建,分别制定季度创建目标,明确责任人,压实创建主体责任。
将创建工作与党员“双联”活动相结合,在明确联户党员定期走访群众宣讲政策、纾困解难的基础职责上,还指导各村因需设置致富带富、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岗,让每名党员在五星支部创建中有岗有责。目前党员联户已实现全覆盖,组织12576名农村党员认“星”领“星”。
去年9月份以来,武陟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突出制度建设,巧妙融合各方力量,细化实行观摩赋能、实战演练找差距,督导赋能、完善考评增动力,评估赋能、模拟验收补短板的工作措施,激发了广大基层党组织“争星”“追星”“创星”热潮。
为了改善乡风文明、推進“文明幸福星”创建,武陟县创新性提出了建设“道德信用之家”,以道德信用约束群众的日常行为,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武陟县的“道德信用之家”每季度对村民的道德行为进行评议,结果上“红黑榜”,并进行赋分,按分值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奖励“文明”、惩罚“不文明”,以此树立典型、鞭策反面,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整治行动。
从“培植盆景”到“形成风景”,仅用了半年多时间。目前,该县三分之一的村已建成“道德信用之家”,有效助推了“文明幸福星”创建,为乡村振兴夯实了“软件”基础。
支部过硬是关键 一星催亮“满天星”
五星支部创建,支部过硬是“龙头”。
武陟县始终把创建“支部过硬星”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创建过程中的作用,用“支部过硬”这个主线贯穿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全过程,以软弱涣散村整顿为“虎尾”,持续补短板强基础固根本。
该县对照支部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平安建设、为民服务等5个方面27项问题,解剖麻雀式对365个村(社区)进行摸底排查,同时组织纪委监委、统战、政法等部门集中会审,综合确定17个软弱涣散村,对每个村,分别由一名县级干部联系、一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帮包、一个县级以上部门结对、一名第一书记(工作队)派驻,因村施策、分类破解问题。
破解“钱”的问题。注重帮助“两委”班子厘清经济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小董乡小董村为解决土地零散不成片、闲置率高等问题,积极开展土地规模化流转,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鼓励农户委托村统一流转。目前已集中流转100余公顷,每年可为每户群众增收800余元,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木城街道原庄村将村内2公顷集体土地对外出租,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2.5万元,并安排解决35名群众就业问题。
破解“弱”的问题。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乔庙镇周村作为该镇第一个启动整村污水管网铺设的村,该村党员干部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参与施工,既节省了资金,又在实干中锤炼了队伍,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就是最好的配套资金”,目前已铺设污水管网1700米,厕所改造236户。
破解“乱”的问题。依托全科网格,组织313名民警、辅警入村担任“法治调解员”,347名村干部担任“法治村警”,3510名党员干部担任“法治网格员”,聚焦社会稳定、平安建设,积极推动“三零”创建。去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005起,化解矛盾纠纷1686起,化解率84.1%。全县“三零”村(社区)达标309个,达标率84.65%。
“我们村由于户厕改造不到位,没有排污管网,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创建工作中,我们以软弱涣散村整治为抓手,对照短板弱项,实施污水管网建设5000余米,户厕改造153户,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指日可待,对五星支部创建信心满满。”龙源街道卢徐店村党支部书记魏远航说。
为助力五星支部创建,武陟县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创新组建党建理论宣讲团,定期不定期深入到村(社区)特别是争创“四星”“五星”的重点村(社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干部群众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入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夯实“支部过硬星”创建根基。去年该团已到8个村(社区)宣讲10场,指导5个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在创建过程中,乡村两级也跳出传统思维定式,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大虹桥乡老城村将全村土地集中流转,提升了土地价值,增加了群众收入,围绕千年古庙城隍庙“做文章”,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每年实现集体收入增收8万余元。
西陶镇西滑封村依托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土地股+劳力股+现金股”的内部分配模式,公开对村民出让企业股份,户均增收高达5.2万元,实现集体富带动群众富。
小董乡楼下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两委”干部牽头,动员全村村民认购股份,设立经济股份合作董事会,成立楼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设小毛驴养殖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经实现自主养殖、繁育、销售一体化,有2个养殖大棚,存栏毛驴110头、山羊300只,预计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元。
群众参与热情高 “星”光越来越灿烂
五星支部创建事关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武陟县着力在“群众”二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掘群众在五星支部创建中的重要作用,让群众作为五星支部创建的主力军,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以前推动工作,都是自上而下,上级发号施令,然后由村‘两委干部想办法开展,有时群众不领情,还容易出现好事办不好,现在有了‘党群议事日,群众主动来出题、定事,再让党员干部去干事,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减少了工作中的阻力。”圪垱店镇白庙村群众在“党群议事日”上得知要硬化村内道路、铺设污水管网,主动要求集资,每家集资2800元~4000元不等,共筹集资金146万余元,彻底解决了无钱建设的难题。
龙源街道古徐店村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重难点问题,在开工前充分听取群众改造意见和建议,并实时公布工程概况、位置、工期、资金来源等,积极争取群众支持,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该街道小徐岗村中心大街路面扩宽改造工程中,发动群众主动拆除门前占道菜园花池170余个,道路由6米扩宽到13米,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为破解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易反弹等问题,武陟县在全县开展了以“支部建设、平安法治、党风廉政、乡风文明、生态宜居”“自治、法治、德治、数治”为主要内容的五类示范村创建,采取村级自荐、乡级审核、县级核定的办法,每季度开展评定,每完成一类的,为村里67岁~79岁老人每人奖补10元,全部完成的奖补50元。并对全县乡镇(街道)进行排名,按照“罚后奖先”的原则,扣罚后四名的奖补资金,由多到少依次奖励前四名,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创建积极性,全面形成了具有武陟特色的“党建引领、支部推动、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新路径。
五星支部创建开展以来,武陟县全面吸纳“五创四治”工作体系中好的经验做法,聚焦“谁来创、如何创、怎样加强保障”等关键环节,相应成立支部过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等创建协商组,12686名党员群众、5万余名农村老人成为创建工作的参与者、监督员,也成了武陟县五星支部创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武陟县聚焦群众满意度,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思路,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治理和发展相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