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金属艺术专业通过 “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探索,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比赛,以赛促学。近日,学生在多项比赛中获奖。
1.《岁月如歌》
2022“大学生钻石珠宝首饰创意设计大赛”艺术首饰组金奖
材料:银、金、冷珐琅
作者:博士研究生孙秋爽
指导老师:王晓昕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像水面的阵阵涟漪牵动着人们的心。
2.《大河文明》
荣获第八届“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院校组银奖
材料:银镀金、钻石、黑色尖晶石
作者:硕士研究生王石竹
指导教师:王晓昕
作品把长江和黄河抽象为简洁的线条并汇聚在一起,形成完整对称、中正有力的圆形轮廓,象征两条大河共同孕育的中华文明。空间上以钻石和浮雕的语言结合,象征磅礴大河;交汇之处采用对比鲜明的黑色尖晶石镶嵌,象征大河文明孕育而出的中华文明结晶。作品的整体形式遵循包豪斯“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极简克制。
3.《殖·一》
获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总决赛创意工艺组一等奖
材料:银、金、黄铜、黑檀木
作者:孙秋爽
指导教师:周尚仪
《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造物需要选用适宜的材质并通过工艺发挥其最大的美感和功效,达到物与使用者的完美结合。作品通过锻造中无秩序力的塑造与释放,以有形的形体还原无形的力与锻造过程。锻敲中将锤痕与锻敲力的方向相契合,强化力的走向与无序性。器物在实用的同时,每个短小的壶嘴也可以和大体量的壶身做对比,实现美观和实用的统一。工艺上通过金属折叠、细纹锻打的方式,将表面处理得更加亲近于人。
4.《注》
榮获2022“民族杯”中华民族工艺美术《年鉴》大赛银奖
材料:银、紫铜、赤铜、红檀
作者:孙秋爽
指导教师:周尚仪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茶人品茗之余,整个茶道过程亦是对于茶人身心的修炼。作者将传统造型传统茶具的口部变小,同时用车轮等增加其不稳定性,使得茶人在注水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将水注入茶器中而不洒出。
5.《致白桦》
2022“大学生钻石珠宝首饰创意设计大赛”轻奢首饰组优秀奖
材料:银、珍珠、白钻、银砂黑曜石、黑尖晶
作者:徐钰涵
指导教师:王晓昕
创作灵感来自于雪后的白桦林,黑色的黑曜石是白桦的黑色纹理,珍珠与银是洁白的树干和皑皑的白雪,黑与白的协调,营造出冬日雪后白桦林静谧的氛围。雪中的白桦,是洁净的美,是寂静的美,是坚韧的美。
6.《乡融》
2022“大学生钻石珠宝首饰创意设计大赛”轻奢首饰组优秀奖
材料:925银、黑檀木、黑钻、珍珠
作者:王媛
指导教师:王晓昕
远走高飞的游子总是天长地久地思念着家乡。作品尝试抚慰这种求不得的情思,以飞鸟喻游子,以银链喻故乡沾有污渍的白墙,通过飞鸟与故乡屋檐共形、共情的形式,将故乡和游子结合在一起。
7.《致孤独》
2022“大学生钻石珠宝首饰创意设计大赛”轻奢首饰组优秀奖
材料:18k金、蓝宝石
作者:黄甫文心
指导教师:王晓昕
孤独是一种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每个宝石象征一个个体,作品用不同的空间隔离开个体,并将内面金属抛光处理成镜面的效果,让宝石看起来被众多关系所围绕。倒映之景是幻想中的陪伴,也是孤独的多面表达。
8.《致匠心》
2022“大学生钻石珠宝首饰创意设计大赛”轻奢首饰组优秀奖
材料:18k金、钻石
作者:付添一
指导教师:王晓昕
“交木如井,画以藻文”,中国古建筑里的藻井匠人们极尽精巧之能事,营造出藻井这一穹顶上的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其斗拱承托、层叠的状态,项坠部分提取了藻井木梁交错的元素,组件与组件之间使用蝴蝶榫的方式进行连接。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