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
近日,记者阅读了陈文胜的新作《中国农业何以强》一书,该书从中国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改革之问四个维度,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农业效益、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三大重点,详细论述了“强不强”“怎么强”,并提出了新時期的战略重点以及如何激发动力等问题。记者阅读后,始终有问题在耳边萦绕,比如,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何处突破?政府怎样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为此,记者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问题,专访了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陈文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农业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陈文胜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彻底打破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预言,从根本上告别了食品短缺时代。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农产品消费进入结构转型期,主要矛盾由数量要求转变为质量要求,由总量不足转变为阶段性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并存所呈现出的结构性矛盾。在此背景下,是农民的生产与市场脱节导致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开拓不充分的矛盾,造成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并存,农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供需不对称的过剩特征。尽管农产品数量供给确实多了起来,但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的多功能开发不够,难以适应市场消费结构转型的需要,导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市场竞争力与效益难以提升。”
陈文胜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基于阶段性的变化,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结构的问题,着力于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的总量平衡与数量满足,而是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判断,着力于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安全转变、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政府直接干预向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转变、由单纯粮食安全战略向多重战略目标转变这样一个从田间到餐桌的深层次、全方位变革,是农业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型。因此,“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中国农业的长远发展
陈文胜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全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实现农业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确保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持续稳定,关系到中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
陈文胜从“农业结构优化”“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
一是实现农业结构优化。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平台期,结构性问题成为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生产结构、经营体系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多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这就需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顺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立足比较优势,调优产品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新产业体系,优化区域结构,使大宗农产品突出优质,其他农产品突出特色,从而避免同质化,实现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
二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市场导向为关键切入点,从供给端发力,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淘汰落后的生产模式,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优化升级,使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主要着力点,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由“以量取胜”的低端路线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盈利”的品牌路线跨越、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跨越、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跨越。
三是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次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关键在于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来释放活力红利,以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因此,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变革体制机制来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为目标、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的体制机制。
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农业增产,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和地下淡水资源、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不仅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还引发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需要有效解决国内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更需要解决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实际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不仅要保障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而且要保持农业可持续性。主要是尊重农业发展的生态规律,维护生态资本,提高生态效益;立足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条件,以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因地制宜明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以区域优势互补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区域品牌化经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陈文胜认为,实现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品牌化经营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陈文胜表示,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过程,那些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是特定地域生态环境的产物,因而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为此,陈文胜从“优化农业品种结构”、“特色品牌为导向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区域品牌经营为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
一是以农业地域资源环境为基准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借助劳动手段利用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控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产品的过程。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不同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不同,決定了不同区域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品质存在差异。正是农业生产的这种自然规律,决定了什么样的区域生态环境生产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是优化农业品种结构的主攻方向。
二是以特色品牌为导向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农产品生产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品质。在中国各地,或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或经过人们对农产品品种、生产方式的不断探索,或通过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现代技术手段,去芜存菁,形成了众多品质优良、独具区域特色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不仅形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具有区域特定条件下独特的文化底蕴、工艺技术,而且是经过自然和人工手段优胜劣汰的,能适应或引领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因而在市场上往往表现突出的比较优势。由于这种优势根源于“自然垄断”的区域生态资源,是其他区域所不能模仿的,因而也是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品牌价值的。因此,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决定着什么样的市场品牌价值,就必然要求立足各区域品牌农产品进行区域分工,推动区域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全面优化农业区域结构。
三是以区域品牌经营为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应的是特定农产品品种和人工培植手段。从区域生态环境来看,农产品生产的品种和品质取决于特定的生态环境,同一农产品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就会形成不同的品质差异;从人工培植手段来看,种养的密度、规模、工艺等必须与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尽管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但前提仍然是遵循农业的自然规律,如果超越生态环境的阈值就会适得其反。因此,什么样的产地区域范围决定着什么样的品牌产品生产规模,盲目扩大产业规模必然会损害品牌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不少地方农产品大面积滞销,要么是忽视地域资源承载力追求产能不断扩大;要么是超越地域范围盲目扩大产业规模。这类案例比比皆是,教训十分深刻,其启示就是: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必须遵循农业发展规律,以特定地域范围及其资源承载力为基准,走符合区域实际和市场趋势的特色道路。
政府工作的重点是破解农业资源要素错配与市场扭曲问题
陈文胜认为,农业结构性矛盾实质上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失衡,导致农业供需结构失衡,这就要求破除制约供给瓶颈,畅通农业供需通道,以制度变革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市场活力、要素活力、主体活力,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使农业供给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找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黄金结合点,既要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又要进行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清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行为边界,使有为的政府不包办一切,而首先成为公共事务的承担者、责任者。同时,更需要激活要素和主体,加快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市场主体的赋权与培育,不断增强市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主导性和对农业供给侧要素的配置能力与配置效率,以破解政府过度干预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滞后、经营主体行为扭曲导致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不协调困境。
因此,政府应改变依靠行政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传统做法,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品,也就是优化制度供给、政策供给、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性调整的决定性作用,把不该管的“放”给市场,推动有效市场的形成与完善,而不是大包大揽去干预农民具体的经营行为和生产行为。重点是破解农业资源要素错配与市场扭曲问题,严格以“一县一特、一特一片”为农业长期政策的支持依据,规范政府对每个区域支持种植的品种和相应品质要求以及限制和限期退出的品种,建立各区域农产品品种与质量的“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的约束机制,推进品牌认知、品牌营销、品牌推广,以减少无效供给并扩大有效供给,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陈文胜强调,要注重需求端的市场体系建设,优质不能优价、增产不能增收是当下中国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在数字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需要强化政府对电商平台的有效监管,防止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寡头垄断,导致对农民利益的剥夺。在城乡差距依然突出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政府改变农业利润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农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的基本现状。
对农民而言,没有比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信号更直接激发从事生产的动力了,因为农业补贴再高也无法超越其在市场中获得的实质效益。一方面,需要推动乡村的农业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以扩大社会化服务规模来弥补耕地规模的先天性局限,并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要把提质增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政府的首要位置,对鲜活农产品的储存保鲜、人粪畜粪的转化使用,特别是耕地的质量保护和农药化肥的减量使用,必须取得技术的不断突破,才能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推动地域特色鲜明、区域分工合理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