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3-06-30 06:58张献奇智利红周莉李磊贾彦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制约因素对策研究

张献奇 智利红 周莉 李磊 贾彦杰

关键词:中国特色学徒制;制约因素;育人模式;对策研究

一、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等文件要求,河南省教育厅连续多年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学徒制试点工作,经过三批的试点工作,学徒制的试点专业基本涵盖了河南省一二三产业的所有行业门类,学徒制示范点覆盖到河南省的所有地市,取得的试点成果丰富。试点工作促使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用人主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人才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工作的良性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河南省经济发展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企业在细分市场中找准定位,形成一定的規模和集群效应,推动产品和服务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带动整体产业发展迈入中高端[1]。与此同时,河南省的行业、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实践技能人才缺乏的现实困境,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素质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依然突出。化解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力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实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河南省的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实践技能人才,为河南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二、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制约因素

(一) 一二三产业对技能人才需求存在差异

河南省是我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产业门类齐全,适龄劳动人口众多,河南统计年鉴(2021) 数据显示,河南省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例分别为25.0%、29.4%和45.4%,但一二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9.7%、41.6%和48.7%,产业、行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2]。造成这种现象固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支撑产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技能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因此,提高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提高劳动生产率,继续加强和稳固第二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从而吸纳更多就业人口,需要河南省统筹发展全局,在持续提高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相关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3]。但是,由于一二三产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数量和技能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产业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与建设经验的借鉴意义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推广。

(二) 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多样,特色鲜明,共性规律总结困难

河南省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专业基本上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的所有行业门类,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单位覆盖到河南省所有地市,各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单位,依据学校所在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和自身条件探索实践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多样、特色鲜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同产业不同行业,甚至相同行业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也不尽相同[4]。因此,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面临着从众多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总结共性规律的现实困难。同时,通过对现有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梳理发现,当前多数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研究把“校企”和“双元”分开研究,忽略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仅仅把重点放在“双元”二字上,且研究局限于狭义范围的校企“循环育人”及“校企合作”层面上,对“学校”“企业”两个合作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河南省范围内,充分兼顾区域发展现状和产业、行业转型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结现有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共性规律和成熟的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困难比较大。

(三) 全面推行的政策、保障制度不健全

对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主体的调研发现,影响校企双方合作深度的制约因素主要聚焦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政策、制度不明晰;二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供给不足。目前国家关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相关政策文件,仅对“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并没有对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路径等进行进一步阐述。“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进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需要对学校的办学机制、教学资源、育人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的一体化重构。如此大的系统性变革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和部分企业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在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实践中,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形式和权利义务也需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四) 导师培养与学徒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随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企业对了解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5]。与此同时,河南省重点制造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依然庞大,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在内的特色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从试点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来看,师资建设和学徒评价体系是制约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与导师培养相关的师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教师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不足,企业导师在学徒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足,学校教师与企业师父双方交流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学徒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第三方监督约束机制,现行的学徒评价机制大多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的,评价指标没有充分考虑校企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评价指标的适用范围狭窄。另外,学徒的评价指标也没有引入第三方监督约束机制,造成现行的评价指标相对僵化、行业适用性差,限制了学徒的就业范围,降低了学徒的社会认可程度。

三、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路径与策略

(一) 针对不同产业、行业细分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培养模型

由于一二三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高素质人才的技能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有必要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之前,根据一二三产业的不同发展需求,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建设主体与学徒培养模式进行分类与细化。建设“N+5”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型。即“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型=学徒制建设框架(N) +学徒培养框架(5) ”。

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框架,学徒是框架的中心,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由政府统筹河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责成相关产业的政府职能部门与产业联盟、产业协会、职教集团、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共同制定中国特色学徒建设框架。推动建设政府部门+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职教集團+企业+职业院校等多主体参与的“N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式。

学徒培养框架,联合多主体,构筑“N”方联合共商、共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培养内容、培育培养形式、评价考核体系、学徒发展平台,5个学徒培养框架,形成“N+5”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具体操作中,不同产业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主体可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在建设主体“N”上做“加法”,筑牢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框架。如第一产业的框架建设主体除企业外,可根据产业区域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加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第三产业可加入培训中介、劳务公司等主体,根据产业特点形成更加充实、完善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框架,为学徒培养框架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二) 加强现有模式共性规律总结,构建学徒“成长链条”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在《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背景下提出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具体实践,因此,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探索的出发点应是为我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落脚点是学徒的培养。因此,学徒培养模式和“成长链条”应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研究的根本。在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完善学徒的培养体系,打通学徒成长与上升通道,构筑学徒“成长链条”,要在继续加大“双元”育人共性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重点从“校企”两个维度寻找突破。一是学校维度,畅通学徒学历上升通道,丰富“校”的内涵,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层面不应单单局限于一所院校,应包含同一学科门类或相似专业的初、中、高层次院校,构筑中职、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多个层次、多所院校所形成的“校”的共同体,打通学徒的学历提升通道。二是企业维度,打开学徒在企业中的成长空间,扩展“企”的外延,校企合作育人的企业层面不应局限于单一龙头企业或少数企业,应是有相关产业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共同构成的产业集群与产业联盟。通过丰富“校”的内涵,扩展“企”的外延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拉大校企合作框架,通过广义的“校企”合作,巩固学徒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间的循环育人模式。同时,注重学徒工学交替的螺旋上升链条,畅通学徒进入企业后企业内部的上升链,以及学徒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创新创业链条。构建学徒“成长链条”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发展活力,还能使学徒的发展空间突破单个企业的束缚,为整个行业乃至所在区域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无限发展空间。

(三) 加强政策制度整合,创新支持政策政策

文件是进行一切政策活动的依据与前提,高质量、高效率的政策执行必定是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探索。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制度整合与供给。研究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政策、制度整合,创新支持政策。第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供给不足。目前国家关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相关政策文件,仅对“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并没有对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路径等进行进一步阐述。“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进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需要对学校的办学机制、教学资源、育人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的一体化重构。如此大的系统性变革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和部分企业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在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实践中,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形式和权利义务也需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四) 导师培养与学徒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随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企业对了解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5]。与此同时,河南省重点制造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依然庞大,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在内的特色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从试点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来看,师资建设和学徒评价体系是制约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与导师培养相关的师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教师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不足,企业导师在学徒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足,学校教师与企业师父双方交流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学徒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第三方监督约束机制,现行的学徒评价机制大多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的,评价指标没有充分考虑校企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评价指标的适用范围狭窄。另外,学徒的评价指标也没有引入第三方监督约束机制,造成现行的评价指标相对僵化、行业适用性差,限制了学徒的就业范围,降低了学徒的社会认可程度。

三、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路径与策略

(一) 针对不同产业、行业细分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培养模型

由于一二三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高素质人才的技能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有必要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之前,根据一二三产业的不同发展需求,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建设主体与学徒培养模式进行分类与细化。建设“N+5”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型。即“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型=学徒制建设框架(N) +学徒培养框架(5) ”。

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框架,学徒是框架的中心,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特点,由政府统筹河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责成相关产业的政府职能部门与产业联盟、产业协会、职教集团、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共同制定中国特色学徒建设框架。推动建设政府部门+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职教集团+企业+职业院校等多主体参与的“N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式。

学徒培养框架,联合多主体,构筑“N”方联合共商、共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培养内容、培育培养形式、评价考核体系、学徒发展平台,5个学徒培养框架,形成“N+5”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框架。具体操作中,不同产业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主体可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在建设主体“N”上做“加法”,筑牢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框架。如第一产业的框架建设主体除企业外,可根据产业区域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加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第三产业可加入培训中介、劳务公司等主体,根据产业特点形成更加充实、完善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框架,为学徒培养框架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二) 加强现有模式共性规律总结,构建学徒“成长链条”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在《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背景下提出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具体实践,因此,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探索的出发点应是为我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落脚点是学徒的培养。因此,学徒培养模式和“成长链条”应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研究的根本。在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完善学徒的培养体系,打通学徒成长与上升通道,构筑学徒“成长链条”,要在继续加大“双元”育人共性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重点从“校企”两个维度寻找突破。一是学校维度,畅通学徒学历上升通道,丰富“校”的内涵,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层面不应单单局限于一所院校,应包含同一学科门类或相似专业的初、中、高层次院校,构筑中职、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多个层次、多所院校所形成的“校”的共同体,打通学徒的学历提升通道。二是企业维度,打开学徒在企业中的成长空间,扩展“企”的外延,校企合作育人的企业层面不应局限于单一龙头企业或少数企业,应是有相关产业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共同构成的产业集群与产业联盟。通过丰富“校”的内涵,扩展“企”的外延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拉大校企合作框架,通过广义的“校企”合作,巩固学徒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间的循环育人模式。同时,注重学徒工学交替的螺旋上升链条,畅通学徒进入企业后企业内部的上升链,以及学徒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创新创业链条。构建学徒“成长链条”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发展活力,还能使学徒的发展空间突破单个企业的束缚,为整个行业乃至所在区域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无限发展空间。

(三) 加强政策制度整合,创新支持政策政策

文件是进行一切政策活动的依据与前提,高质量、高效率的政策执行必定是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探索。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制度整合与供给。研究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政策、制度整合,创新支持政策。第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平衡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制定层级合理、职责清晰、行动有力、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度保障。第二,构建政府引导,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职教集团多方参与,学校、企业为建设主体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多方共建合作制度。在政府职能部门(教育厅) 建立专门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处室,负责牵头、协调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职教集团,共同协调制定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相关政策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支持,从国外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经验来看,实验室训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是传统理论教育资金投入的数倍以上,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资金保障形式,一是加大政府对中国特色学徒建设资金投入;二是健全保障政策,明确校企双方建设资金的投入保障形式和双方权益;三是减免企业税收的形式,支持企业参与学徒实训基地建设;四是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形式,通过政府引导相近产业和相同学科门类的产业联盟、职教协会等组织,会同多所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设多所学校和企业共建共享的实验实训基地,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推动形成惠及政府、行业协会、职教协会、学校和企业多方的政策支持和层级合理、职责清晰、行动有力和多方参与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

(四) 多方协调共建导师培养、学徒评价标准体系

“师”和“徒”是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的两个参与主体,一直以来,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师资力量建设和学徒的培养评价体系构建是职业院校育人模式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导师培养体系方面,导师培养是师资力量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学徒制区别于国外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是校企“双元”参与,“双主体”导师共同参与学徒培养,校企双导师也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显著特征。因此,建立多方协调,校企共建的导师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导师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在建设校企联合共建双导师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政府、行业协会、职教集团等主体,建设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职教集团、学校、企业,“六方协同、六方共建”的导师培养模式。在六方协同体系内,政府为双导师培养提供政策保障和建设指导,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职教集团负责为双导师培养提供交流平台负责利益协调,学校、企业负责双导师培养的岗位交流和技能培训等具体工作。六方协同和共建机制,有助于建设科学合理的导师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双导师的教学技能交流,畅通双导师成长通道。

学徒评价体系方面,学徒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也是学徒学习职业技能的重要参考。建立科学完善的学徒质量评价体系,一是要根据产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对照职业标准、岗位要求、工作过程建设模块化的学徒培养与评价体系,在完成必要核心职业能力考核后,建立学分制考核制度,引导学徒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二是评价体系加入课程思政、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最主要特征是中国特色。因此,应在学徒评价体系中加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评价指标,引导学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完善学徒评价,建立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的多元评价体系,形成以校企双元评价为主,第三方广泛参与的科学完善的行业互评学徒评价体系。四是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评价体系应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体系,要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对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断更新学徒评价标准,建立动态的学徒评价体系。

结语

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发展模式已经从试点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与全面推广阶段。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应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升河南省产业、行业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带动整体产业发展迈入中高端为最高目标。在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探索实践中,要跳出狭隘的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观念束缚,把站位提高到为国家、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度。建设过程中要充实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主体,丰富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内涵与实质,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把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实践从1.0推向更高質量、更高层次的2.0时代。

(责任编辑 冯会利)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制约因素对策研究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