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
朱自清说:“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我第一回见他面时就这样想。这一天我正在家里,听到敲门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位温雅的少年……”朱自清提到的这位少年,就是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学生韦杰三。
一
北京清华园,矗立着一根残断的大理石柱,它隔着“水木清华”北面的土山,与纪念闻一多的“闻亭”和纪念朱自清的“自清亭”毗邻而立,这就是纪念韦杰三的石碑,被称为“三一八”断碑。
很多人都记得在鲁迅先生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中记述“三一八”惨案的惨烈和爱国志士的激愤:“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惨绝人寰的“三一八”惨案中,韦杰三,这位清华大学学子与刘和珍君等先进青年一起并肩战斗,最后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
“三一八”断碑是为纪念在1926年“三一八”反帝示威中惨遭杀害的韦杰三而建。韦杰三与“三一八”诸烈士一同长眠于圆明园内,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为纪念爱国学生韦杰三,特意从圆明园废墟上移来一根大理石断柱,称为“三一八”断碑。碑上镌刻着烈士临终遗言:“我心甚安,但中国快要强起来呀!”
韦杰三受伤病危时,时任清华学校国文教授的朱自清对韦杰三给予深切关注,特地赶往协和医院探望,可惜晚到一个小时而错过探视时间,只好怅然而归;当得知韦杰三去世的噩耗后,他又匆匆赶到摆放灵柩的旧礼堂去见最后一面;之后,在《清华周刊》上撰文《哀韦杰三君》,文中3次提到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韦杰三入清华后,仰慕朱自清先生的学问,曾几次登门求教,他的好学上进、静默坚忍、温文尔雅给朱自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韦杰三,1903年生于广西蒙山县新墟镇(即新圩镇)。幼年时,父母不幸双逝,他一直生活在祖母身边,8岁读私塾,12岁进县立高小,由于他聪明伶俐,刻苦用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1917年的秋天,他考入梧州省立师范学校,生活和学习费用均由校方供给,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韦杰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孜孜不倦,刻苦攻读,好学精神深得老师们的赞许,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便毕业了。此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将来回家乡办一所模范学校,让更多的人接受进步的文化教育。为此,他甚至打算倾其全部家产筹措办学经费。
韦杰三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他决心继续求学。1919年春,他揣着东拼西凑的数十元钱来到广州,就读于慕黎英文专馆,开始了他借贷8年的艰苦求学历程。这期间,他穷且益坚,勤苦自勉,即便假期仍手不释卷。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他充分发挥“理事有系统”和“工词令”的才能,积极参加社会工作,曾任培英中学校刊《培英杂志》编辑、学生自治会干事等职务。
这时,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波澜席卷全国,韦杰三毫不犹豫地参加爱国运动,在斗争中提高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觉悟,坚定了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決心,向“旧礼教、恶社会”宣战。1920年的假期,他回乡宣传“五四”爱国精神,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演讲十几天。
韦杰三在广州读书期间,为了实现创办模范学校的宿愿,他下决心勤奋钻研学问,争取将来能够升到大学去深造。1921年夏,韦杰三转学到东南大学附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的周刊编辑。在他的主持下,周刊载文评论校政,得罪了学校当局,他不得不转学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到了上海,他专心致志埋头读书,不料求学之路又一次遇到阻碍,经济的窘迫使他辍学回到蒙山。
二
1924年春,国共两党合作,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的先进青年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纷纷走上救国之路,在革命的广阔天地里施展各自的才能,这对韦杰三触动很大。他怀着读书报国的宏愿,设法筹借到一笔费用,又从家乡来到上海,进入进步力量很强的上海大学,在英国文学系学习。校园里到处洋溢的革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他,激励着他,他不断奋进,思想经历了一次大的飞跃。
1925年,上海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上海各界爱国同胞和在校学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韦杰三从教室走上街头,积极加入示威的人潮中,勇敢地宣传真理,唤醒民众……这次运动丰富了他的斗争经验,他更加认清了社会的黑暗。“五卅惨案”发生之后,上海当局以学生参加“过激”运动为借口,强令解散上海大学,驱散学生。人间的不平、社会的不合理,给韦杰三带来了痛苦,也激起他的反抗。这个年轻人凭着不屈的勇气,怀着深沉的忧思,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学生杂志》《少年杂志》等报刊上,先后发表《我的苦学经过谈》《一个为盲婚而战的学生》《苦儿脱盗》《私逃》等文章,倾诉自己对旧社会的愤恨、对新社会的追求。失学的烦恼时时缠绕着他,正当他在为去何处读书而辗转难眠之际,传来了北京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招收新制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的消息,他异常兴奋,满怀信心地去应试,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25年秋,他打点简单的行装,踏上北去的列车。
韦杰三来清华园之前,热心的同乡曾向他介绍在清华国文系任教的著名的朱自清教授。到校后,他当即到朱自清教授住处拜访请教。他仰慕朱自清的才华和“诲人不倦”的师道,尤其佩服朱自清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他曾热切要求转到朱自清所授班去听课,终因校规不允许,未能如愿以偿。但这并没有影响韦杰三的学习热情,据他的国文老师钱子泉教授说:“他知道不能转班时,也就很安心地用功了,笔记做得很详细。”从此,清华的图书馆内、湖畔、亭前,常有一个衣着朴素、眉目清秀的青年人捧书苦读的身影。
韦杰三是以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精力来攻读学业的。因为家里生活很困难,无力资助他在外求学,他读书的学费,一小半是自己课余去做教员挣来的,一大半是向人借贷来的。条件的艰苦没能使他气馁,反而更增添他进取的勇气和信心。同学们印象中的韦杰三,心地善良,待人谦恭,平日里经常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处,不在乎个人的得失。他在学习上的刻苦用功又影响着周围每一个人。他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在谈论起国家大事时,却慷慨激昂,滔滔不绝,他对社会和学校的各种不合理现象,敢于进行猛烈抨击,提出改革主张,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朱自清称赞韦杰三“年纪虽轻,做人却是有骨干的”。
三
1926年3月中旬,日、美、英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以“大沽口事件”为借口,向中国北洋政府提出“惩办凶手”“赔偿损失”等无理要求,并发出最后通牒。这种强盗行径,使所有热血中国人义愤填膺,国内各种抗议活动纷纷而起。
3月18日,社会各界群众和各高校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在李大钊、赵世炎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示威大会。会后,部分学生队伍在组织者的率领下,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拒绝通牒”等口号,游行到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
韦杰三和清华学校的同学们,义无反顾地走在队伍里,他忘却了疲劳和个人安危。谁也不曾料到,军阀政府竟派持枪的卫队来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群眾,执政府门前的枪声响了,游行队伍遭到血腥屠杀。勇敢地站在队伍前方的韦杰三不幸连中4弹,倒在血泊中。同学们立刻把他送往协和医院急救,47名青年的牺牲和199人受伤,血染红了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广场。1926年3月18日这一天,被鲁迅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韦杰三躺在医院里,因伤重陷入昏迷中,临终前,仍关切着祖国的命运,望着周围的同学说:“我心甚安,但中国快要强起来呀!”21日凌晨,韦杰三终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含恨离开了人世,年仅23岁。
噩耗传来,清华师生万分悲痛,派代表于3月22日进城迎灵。灵柩运至沙滩路口,北京大学学生会率数百人举行了路祭,许多人恸哭欲绝。灵车来到清华学校西门,道路两旁早已站满自愿迎祭的同学、教师和职工,他们忍着悲痛给烈士供上祭物,然后对烈士遗体三鞠躬,默哀。静默中传来隐隐的哭声,大家为失去这样一位好青年感到深深的悲痛。
韦杰三的遗骨先葬于清华园内“水木清华”北面土山之阴,3周后移至圆明园,与其他“三一八”死难烈士合葬。同学们为韦杰三敬献了一幅挽联:“碧血溅都门,丹心照清华”,赞扬他以满腔的热血,浇灌了祖国的革命之花。
为了表达对韦杰三烈士的敬仰和怀念,清华师生把韦杰三生前发表在《培英杂志》《学生杂志》《少年杂志》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报刊上的作品,汇编成《韦杰三烈土集》出版发行。师生们还特地从圆明园废墟移来一根大理石断柱,把它竖立在清华园内原韦杰三墓地,作为烈士的纪念碑。
“八一三”断碑象征着正在成长中的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遭到反动派摧残而天折,这断柱取自被帝国主义侵略军焚毁的圆明园旧地,因此它又是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见证。韦杰三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已化成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激励着一代代人,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拼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