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
20世纪90年代末,在人们期待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呼之欲出,建构主义理论及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经验等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以儿童为本”的基本立场进一步确立,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围绕某一主题、聚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项目活动也成为实践研究的热门话题。近30年来,项目活动的潜在价值在全球学前教育領域受到广泛重视,项目活动在满足幼儿兴趣、引发幼儿自主开展活动,尤其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深入探究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然而,项目活动因其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质,使得参与其中的幼儿和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的实践研究为例,来梳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项目活动展开策略。
一、项目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田野课程有多种实施途径,项目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其他实施途径各有特点、紧密联系,共同为幼儿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相对而言,项目活动的高度开放性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1.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幼儿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是怎样学习的?他们的学习如何发生?如何深入?怎样的学习才更有效?教师对于幼儿学习问题的回答决定着自己教的方向和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认为,从本质上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历而发生的。也就是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而发生的。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1]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育必须致力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建构主义者相信学习者的任务不是通过模仿获得知识,而是通过积极的思考来内化知识、改造知识、转换知识。[2]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在内的诸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意义建构,从而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时代在飞速发展,世界变得日益复杂,这一时代要求人们具有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要求人们具有解决复杂问题及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发展幼儿主动学习、有效沟通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必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幼儿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等良好学习品质对其终身成长具有独特价值,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对于他们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活动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等人认为,主动学习者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儿童的活动产生于个人的兴趣与意向,这使得他们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和思维,能发现许多可做的事情,而且经常说出他们打算做什么;儿童自己选择材料,并决定如何使用材料;儿童运用所有的感官主动探究,使用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工具和设备,通过转换和组合各种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儿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他们认为,主动学习包含四个基本因素:直接操作物体,对活动进行思考,内在的动机、意向和动力,解决问题。[3]
在田野课程中,项目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的,通常以小组活动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主动、持续、深入探究的活动。活动中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作业”,他们通过直接操作材料或与人、情境积极互动,展开一系列讨论、调查、操作、探究、表达等活动,他们自主体验和表达“一百个”念头、“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思考和游戏的方式,通过持续深入的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经验。项目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幼儿可以决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方向,这就意味着幼儿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拥有更多的权利与机会。长达20多年的田野课程实践表明,幼儿喜欢项目活动,项目活动在满足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主动学习探究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优势。它既能满足幼儿自主深入探究感兴趣问题的需要,也能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幼儿提供更具弹性、更为综合、更加适宜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和可能。
二、项目活动中师幼面临的挑战
在田野课程实践中,幼儿喜欢项目活动,教师也很享受和幼儿一起“工作”。项目活动能让参与其中的幼儿和教师经历一段极具魅力的旅程。然而,它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1.幼儿面临的挑战
与年龄较大的儿童比较,幼儿积累的多样化生活与学习经验较少,也不够多元化。对于如何调动已有经验并借助同伴以及教师等成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幼儿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明确陈述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活动过程、思考与建议?
如何制定活动规划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规划并推进实施?
如何用多种方式和技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如何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如何专注于活动并努力探究、尝试和创造?
如何采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或寻求他人的帮助?
如何展现自己的学习历程和活动成果?
如何与他人合作、接纳他人并学会欣赏他人?
2.教师面临的挑战
相较于田野课程的其他实施途径,项目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项目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幼儿决定着整个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教师永远无法掌控项目活动的走向。另一方面,幼儿园课程中的任何活动都必须指向幼儿新经验的获得,项目活动亦是如此。那么,教师如何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的基础上,也能充分发挥“教”的作用,凭借自己的专业敏感,以适宜的方式参与其中,确保幼儿获得新经验呢?对于开展项目活动,许多教师觉得有困难,他们也许担心自己无法把握机会支持幼儿获得有价值的经验,也许担心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将面对混乱无序的状态,也许担心自己参与过多将使活动陷入由教师主导的危险状况。这些担心时常让教师处于两难境地。概括来说,教师在项目活动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发展差异,又要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并确保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具体表现为:
如何发现幼儿真正的、有价值的兴趣进而将其发展为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如何开始、延伸和发展?
项目活动中的幼儿就是不断“做事”吗?
如何在活动中做出适宜的回应?
如何促进幼儿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
如何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方式与节奏“工作”?
如何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以支持他们获得新经验?
如何判断活动过程和方式是否真的对幼儿有益?
三、项目活动展开的实践策略
回顾梳理20多年来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的教师开展项目活动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发现以下策略在项目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在很大程度上既有效推动项目活动的展开,也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1.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幼儿与同伴或与教师等成人交流自己的经验、做法和想法。小组讨论通常出现在每次项目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环节。项目活动开始时,小组成员通常会通过观看活动记录、回忆等方式简要回顾前一次工作,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划当天的工作任务,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此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认真倾听并努力理解、接纳幼儿即将要做什么,必要时参与讨论,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问题,或提出适宜的挑战、必要的提醒与建议。在当天项目活动的最后环节,通常也会开展小组讨论。幼兒会向同伴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有趣发现、问题困难、想法做法以及需要请求等,他们会描述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与打算。大家展开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甚至是展开激烈的辩论。此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集体记录,激发幼儿充分讨论,引导幼儿评估自己和小组的工作,鼓励幼儿预测问题的可能解决方式等,教师在必要时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教师所做的集体记录通常采用图文或表格的方式,以便于梳理经验、问题和下一步规划;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发表感想等方式鼓励幼儿向同伴提问或回答同伴的问题,鼓励幼儿对他人的工作和计划提出意见、建议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并预测接下来的工作和问题,鼓励那些做出预测的幼儿认真思考并阐述自己的依据或理由。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出现突发事件或遇到特殊困难,幼儿凭借个人或小组的力量无法解决而导致项目活动停滞时,他们也会开展小组讨论,此时,教师主动参与和积极引导是有必要的。
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所需要的共同经验,进一步诱发其兴趣与好奇心,帮助其明确提出问题和确定探索方向;可以帮助幼儿讨论并明确接下来可能的工作任务、内容、分工、策略及规则等;可以帮助幼儿清楚地知道所需的资源、材料以及在哪里可以获得;可以帮助幼儿探索新的信息来源并吸收新的信息;可以帮助幼儿回顾或分享活动过程中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内心感受等;也可以帮助幼儿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还可以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反思问题、进一步做好规划等。概括来说,小组讨论通过经验分享、观点碰撞、规划预测、集体记录并阅读记录等方式,汇聚集体力量,具有提供信息、获得共同经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反思、汇集智慧等功能。
2.获取信息
项目活动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对幼儿的认知、技能、思维都提出了诸多挑战,幼儿仅凭原有经验无法加以解决,此时获取信息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田野课程实践中,实地考察、阅读查询、专家参与、实物收集、调查访谈等都是经常使用且效果不错的信息获取方式,它们为幼儿、教师提供了丰富且必要的直接和间接信息。
实地考察前,教师鼓励幼儿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为考察做好相关准备。当幼儿与教师或其他成人来到现场,他们常常通过观察、访问、记录、体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实地考察能满足幼儿与探究对象亲密接触的愿望,在帮助幼儿获得多元信息的同时,还特别容易引发幼儿新的发现、问题和兴趣,这也使得他们在实地考察中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多样。
阅读儿童图画书、查阅图书或网络资料也是获取信息的常用方式。在田野课程实践中,教师会根据近期幼儿的兴趣和活动需要,在语言区等区域投放相关的儿童图画书以及视频、音频等,为满足幼儿接下来的查询、阅读需要做好准备。
专家参与活动为幼儿获取信息提供了有效帮助。这里所说的专家可能是家长、社会人士或年龄大些的学生。幼儿和教师会根据活动需要,尽力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活动。在专家进入活动现场前,教师会采用多种方式与他们充分沟通。沟通的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专家请教相关专业知识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维,以便结合幼儿经验与问题再次对相关活动的价值做出判断。另一方面,让专家了解幼儿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活动,了解这些活动可能隐含的发展价值及期待,了解幼儿园所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以及了解一些与幼儿互动的策略等。概括来说,教师与专家沟通的目的是尽可能让专家真正理解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并与之形成教育共识。在幼儿与专家互动前,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讨论、预设问题、绘画表征等方式明确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帮助幼儿丰富自己关于调查和对话的策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专家对话,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修正自己的认识。
以上获取信息的活动可以让幼儿接触多元真实的社会世界、充满想象的文化世界和复杂神秘的科学世界,这让幼儿拓展了视野、跨越了时空,也常常引发幼儿对人、事、物的更多关注与兴趣,由此幼儿不断增强探究欲望、拓展探究内容、获得新的经验。
3.主动行动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儿童智力的大厦。幼儿的动作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动作或实践是经验获得的源泉。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只要幼儿主动去做,就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本能,吸引他们去实验和发现,“主动作业”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究、操作和交往的过程和状态。幼儿在“主动作业”的过程中,将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经验联结起来,让他人的经验与自己的经验产生联系。由此看来,幼儿行动的背后是其心智的发展,每一个幼儿能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学得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幼儿的行动方式是多样的。观察、调查、访问、测量、记录、建构、制作、绘画、劳作、阅读、讨论、表演等都是幼儿的行动方式,这些行动能让幼儿使用原有经验并使之巩固,也能让幼儿在挑战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产生新的经验,从而获得成长。比如,欣赏戏剧表演后,有不少大班幼儿对这一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为了举办一场心目中的戏剧表演,他们开始查阅资料,到幼儿园对面的公园请教票友;在教师的支持下,他们邀请非遗传承人来园一起研究脸谱的秘密,欣赏不同戏曲的经典剧段;他们参观戏曲博物馆,到戏剧学校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感受唱念做打的辛苦;他们在大人的帮助下设计戏服,缝制精美图案;他们设计、搭建、装饰大型且对称的舞台及背景;他们选择剧目一遍一遍练习,为了演出更加精彩,他们在每次练习后都会反思如何做得更好;他们规划、布置观众席,制作宣传海报,分工协作做好剧务以及演出现场的服务工作等;他们进行了三场演出,每场演出结束后都会主动征求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和改进。就这样,他们的演出越来越精彩,他们的内心也越来越满足。
幼儿行动时,教师仔细观察、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介入的时机和方式,致力于增强幼儿行动的动力和增进学习的深度。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以建构、绘画、讲故事、表演等多元表征来呈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可以帮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充分表达和思考来进一步明确问题和观点;可以在幼儿提出观点时给予鼓励,并支持其验证的过程;可以通过提供情感、信息、技能、认知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幼儿深入推进活动。
4.记录回顾
项目活动中,幼儿和教师都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并采用阅读、分享、展示或建立档案等方式进行回顾和加以利用。这样的记录回顾能持续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有记录的能力,事实证明他们喜欢记录。小班幼儿的记录虽然显得有些单调或凌乱,但如果教师愿意倾听他们讲述,就会发现他们的记录和想法多么有趣、丰富。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的教师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在幼儿记录后,教师会视情况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和幼儿进行一对一交流,认真倾听并记录幼儿的表述,需要时还会进行追问和对话。这看上去是一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事情,但无论是从促进幼儿学习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角度来看,把时间花费在一对一的交流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中、大班幼儿的记录意识和记录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记录方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表达也更为清晰。幼儿的这些记录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作用,既可以帮助幼儿更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历,也可以作为同伴和教师观察的媒介。幼儿的记录时常被幼儿或教师收集在档案册中,作为项目活动资料保存下来,这对整个活动的回顾具有积极作用。当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忙碌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用心观察并采用多种方式记录幼儿的活动以及项目活动的发展过程。教师记录的方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标识符号、音頻视频等。教师根据需要,有时会就整个项目活动的进展情况或互动过程做记录,有时会针对某一问题、现象或某一幼儿做较长时间的连续性观察和记录。
回顾、整理与分析师幼的记录很有意义,这样可以“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进而通过反思与学习,进一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教师会将师幼的记录和幼儿的作品等展示出来,或在活动需要时加以充分利用。阅读所做的记录可以帮助大家回顾活动,激发表达欲望,引发更多关注,也可能由此得到一些新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阅读记录可以帮助幼儿回顾许多细节,梳理自己和同伴的观点,发现不一样的问题或一些普遍、有趣的规律,并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在欣赏自己的努力成果中获得满足感。阅读记录也可以帮助家长等成人了解幼儿的经历、认识,以及学习方式、情趣和潜能。
5.展示汇报
通常,在项目活动的尾声,幼儿和教师会采用多种方式来展示汇报整个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举办展览、表演节目、制作图书展板、讲述故事等都是常用的方式。比如,在“超棒的新年礼物——新滑梯”项目活动的尾声,幼儿在园内阳光长廊和文化广场展出了自己制作的三种类型的滑梯模型,他们邀请其他班的幼儿来参观新滑梯模型展,自己则在一旁热情地介绍;在项目活动“桂花树生病了”的尾声,项目组的幼儿在周一升旗活动后向全园幼儿展示和讲述桂花树从生病到得到治疗再到康复的故事;在“谁是树爸爸,谁是树妈妈”项目活动的尾声,幼儿、班级教师以及艺术教师一同设计、制作了大幅的展示墙,幼儿用照片、记录、作品等展示活动中的发现和行动;在“秋天的收获”项目活动结束时,幼儿举办了秋天的美食品尝会,有自己做的柿饼、自己酿制的桂花蜜、自己烘烤的白果、自己冲泡的菊花柠檬茶等。
展示汇报活动事实上是项目小组的幼儿总结与反思自己工作的一种方式,更是幼儿通过总结和反思来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幼儿邀请父母或同伴参观,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工作,表述活动的过程及自己的收获。这些活动都可以帮助幼儿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习,解释自己学到了什么,是如何学的,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收获的成长。这有助于幼儿拥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学会如何去学习。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再也没有比这种能力更宝贵的了。
幼儿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对其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活动的展开策略不仅有助于师幼解决面临的问题,为幼儿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及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更有助于幼儿逐步获得学会如何学习的宝贵能力。
参考文献:
[1] RALPH W TYLER.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罗康,张阅,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5.
[2] 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5.
[3] 刘延梅.主动学习研究综述及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分析[J].山东教育科研,2000(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