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6-27 04:01李伟红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幼儿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浪潮影响下,许多人会更加倾向于接纳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对于传统文化却逐渐淡漠甚至遗忘。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幼儿从小就逐步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同时加强对于幼儿文化自信的培养,已然成为如今教育领域中尤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对文化自信视角下在学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展开探究,希望能够对学前教育发展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助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立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正处于认识世界并且探索生命的阶段,这个阶段所收获的经验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早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幼儿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视角与思考方式,让幼儿的综合素质成长获得更好的推动。

1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1.1 提高幼儿的文化认知水平

幼儿在学前阶段的认知发展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现象,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对幼儿的思维认知、知识结构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增加幼儿对各种文化形态的认知,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度及辨识度,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情感[1]。

1.2 培养幼儿的文化兴趣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音乐、舞蹈以及戏剧等方式都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艺术形式也都具有显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丽艺术品质。适当地在学前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艺术细节讲解与实践体验,让幼儿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韵味,从而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理解能力。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会对幼儿的艺术审美情趣发展产生尤为深远的影响。

1.3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积淀,更包含了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在学前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幼儿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幼儿的文化素养获得进一步的培养。传统文化中某些文化价值观具有启示性与警示性,让幼儿在不断接受过程中加深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理解,在新的认知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达到全方位的发展。此外,传统文化还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此来培养他们品德、观念等方面的素养。

1.4 塑造幼儿的文化身份认同

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正处于身份认同的发展阶段,身份认同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个体的行为情感及认知等方面密切相关。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汇集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及价值观等元素,是幼儿认识自我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从而塑造幼儿的文化身份认同。这将有助于幼儿形成独立自主以及自信、自尊且自爱的人格特质,为他们身份认同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宝贵的经验。

2 结合经典故事或传说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1 通过讲述传统故事激发幼儿好奇心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探索世界并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于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传统故事与传说的讲解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发他们好奇心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讲述我国民间传说《神笔马良》的故事给幼儿听,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用一支神奇的笔创造美丽图画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有许多令人惊奇的情节,如马良用笔画出的东西都能变成现实,这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让幼儿也迫不及待地去用画笔画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变为现实与他们做伴。这种方式会引发幼儿探索绘画以及创新的兴趣,同时幼儿也会在故事中体验到主人公面对不同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这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能够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2]。

2.2 结合传统文化故事提高幼儿文化认知能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美学意识。这些文化元素的传承弘扬,是培养幼儿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讲述传统故事或经典传说,可以让幼儿了解认知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要素,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及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给幼儿听,这个故事讲述了嫦娥为了避免被坏人逄蒙盗取仙药而奔月成仙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幼儿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意识,让幼儿对大自然产生崇敬之情,同时幼儿也会从嫦娥的故事中体验到爱国、忠诚、勇气等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内涵。

2.3 传统文化培养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及个人素养是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经典的故事或传说去向幼儿展现亲情、友情及合作互助等,这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还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我国的经典寓言故事《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就为幼儿展示了孔融尊老爱幼、谦卑懂事的形象,在故事讲解中幼儿会对孔融的礼让精神产生共鸣,进而让幼儿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分享,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与亲社会行为。

3 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前教育中,想要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传统节日去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实践中去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在培养幼儿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能够从中提升幼儿的德育素养。

3.1 春节——唤起饮水思源的感恩教育

3.1.1 活动一:“春节家庭故事分享”

通过幼儿与家人共同参与春节家庭故事分享,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春节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活动步骤如下:(1)幼儿园组织邀请家长参加活动,鼓励家长在活动前准备一个与春节相关的家庭故事。(2)在活动当天,让家长与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包括春节的传统习俗、亲友团聚的故事以及祖辈的故事等。(3)幼儿通过听家长的分享,了解春节的意义与传统价值观,同时也在分享中感受家人的关爱支持。

3.1.2 活动二:“传统手工艺体验”

通过幼儿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体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活动步骤如下:(1)幼儿园邀请专业老师或社区志愿者,教导幼儿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年画等。(2)幼儿在老师或志愿者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并在班级展览中展示。(3)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体会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制作过程,进一步了解春节文化的独特之处[3]。

3.1.3 活动三:“春节义卖”

通过组织幼儿参与春节义卖活动,让他们体验回报社会的责任与善行。活动步骤如下:(1)组织幼儿收集、整理一些不再使用的物品,如旧书、旧衣物等。(2)在幼儿园或社区的春节集市上,安排幼儿负责义卖这些物品,并用所得的善款帮助有需要的人。 (3)在义卖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3.2 元宵节——追求善解人意的友爱教育

3.2.1“元宵谜语”交流活动

通过设计“元宵谜语”交流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元宵文化的独特性。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有关元宵节的谜语,并把它们打印出来分发给幼儿,幼儿可以在课堂上抽取一个谜语将其称为 “幸运儿”,然后让学生解答这个谜语。同时其他幼儿也可以和“幸运儿”一同抢答谜语,以增加猜谜活动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活动中老师可与幼儿互动解答谜语,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趣味设计,比如添加难度或加上相应文化知识。

3.2.2“美丽的灯笼”制作活动

灯笼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通过灯笼的制作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老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灯笼制作材料,并指导幼儿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在彼此的支持鼓励下互相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3.2.3“元宵集市”交流活动

元宵节是庆祝新春的最后一个节日,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是,元宵节主要是在晚上庆祝,借此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园内设置“元宵集市”来庆祝这个节日。幼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制作元宵或其他传统小吃,分享给其他幼儿或老师。这样,幼儿既能学会制作元宵传统美食,也可以在分享、品尝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增加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3.3 端午节——培养健康体魄的强身教育

3.3.1 端午节文化讲座

幼儿园可以请来专家或民俗老师为幼儿进行端午节文化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涵盖以下方面:(1)端午节的来历和历史背景;(2)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系艾草等;(3)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如“爱民、敬业、诚信、乐群”。在讲座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使幼儿更加生动地了解端午节,同时也可以设计问答环节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互动兴趣。

3.3.2 粽子制作课堂

在粽子制作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制作粽子的步骤、技巧,可以准备好粽叶、糯米、肉馅、豆沙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粽子的历史起源与文化背景,粽子的形状及包裹方式等都有何深刻的文化寓意。通过亲手制作粽子,让幼儿感受传统的烹饪技艺,在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幼儿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美好。

通过以上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以此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理解认识传统节日文化,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情感道德素养与文化自信。

4 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涉及幼儿的文化自信及道德素养的形成。在学前教育中,教师需要从各种角度入手,通过多种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引用

[1] 何静.学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5):175-177.

[2] 龙凤.“文化自信”视角下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J].知识文库,2023(1):16-18.

[3] 周毛吉.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文化产业,2021(5):142-143.

作者简介:李伟红(1984—),女,甘肃庆阳人,本科,一级教师,就职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幼儿园。

猜你喜欢
传统幼儿活动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