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表现手法及风格把握

2023-06-27 04:05王华
艺术大观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表现手法

王华

摘 要:钢琴属于西方击弦(键盘)乐器,在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所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由于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因此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与中国传统音乐相比,钢琴音乐打破了单音思维,主要以复音思维为主,有效地将中國传统音乐特色与西方钢琴技法相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既包含了东方音乐的民族魅力,又突出了西方塑造技法和钢琴演奏技法的特点,提升了中国钢琴作品的质量,使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充分体现出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表达了民族化的思想和精神。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程度进行探讨,促进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1-00-03

党的十八大会议中重点提出“文化自信”,体现了我党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认同及尊崇,进一步表达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值得广大群众欣赏和尊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浸润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文化自信”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全民族的文化价值,是对其文化自信力的表现。

本文以民族文化特色为背景进行研究、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后期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主要就作品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其与钢琴演奏具体实践作为突破点,进一步突出中国钢琴演奏的技术特点,表达我国钢琴作品民族化的特征。

一、概述近代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及具有的民族音乐元素

自1915年赵元任先生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诞生以来,至今已一个多世纪。一百多年来,经过我国几代作曲家的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创作了很多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并能形象体现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钢琴作品,其内容丰富多样,每一首中国钢琴作品都蕴含着我国民族文化气息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与传统音乐文化相比,中国钢琴作品具有独特性,体现了我国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创作风格,作品表达的艺术意境,符合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我们不仅要接受中华民族的风俗艺术,还要提升对民族音乐的亲和力。

在平时的演奏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加强学习中国民族文化,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阐述,同时也要对作品的旋律、音乐形式、节奏、民族性特征等方面进行研讨。研究中国钢琴作品,要分别从演奏技巧、作品风格、音乐语汇、戏曲借鉴、民族乐器演奏法等方面对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分析,从民族音乐学、文化特色和曲式等多种角度进行探讨。目前,我国关于中国钢琴作品民族化的研究比较丰富,主要体现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方面的相关研究,为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中国钢琴作品在大学课堂或社会课堂上的应用比较缺乏,需要加大对该方面的研究力度。本文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料,从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民族音乐元素、演奏技巧对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探讨,促进理论、实践和思想等方面的结合[1]。

二、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对各方面的把握

(一)钢琴作品中对具有民族风格旋律的把握

中国钢琴作品,主要是根据中国的民歌、器乐曲、戏曲、民间音乐等音乐素材创作(改编)而成的,其作品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西方钢琴作品注重乐曲的和声性相比中国钢琴作品更注重乐曲的旋律性。演奏时,要重点突出作品中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线条,注意对不同地区的中国钢琴作品所具有的地域性民族风格和音乐特征的把握,进一步突出我国的民族文化魅力。比如,在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曲《彩云追月》中,流畅的中华民族五声音阶旋律,淳朴优雅的民族风格,将“彩云追月”这一意境描绘得栩栩如生。《彩云追月》按照乐段可以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引子、A段、B段、间奏、A段、结尾。前奏曲的旋律主要运用民族乐队中最著名的弹拨乐器,将琶音、五声音阶、长颤音融入其中,使整个前奏曲的旋律显得轻盈、美妙,使其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此曲主段旋律有两个部分,A段和B段。A段的两个声部中,主要是模仿竹笛和二胡两种乐器进行演奏,有效地提升了充满感叹情绪的音乐效果,伴之七和弦的伴奏,使此乐段的音乐具有线条感和民族色彩感。B段主要还是以旋律为核心,模仿竹笛和弹拨乐器,增强了旋律线条的歌唱性和丰满度。与A段不同的是,它运用复调技法有效营造了旋律的意境,提升了整首钢琴曲的音乐效果。间奏部分分别运用大调和小调的非动态的和弦,营造出一种平静、从容的意境。结尾部分主要采用了与前奏相似的旋律,重点体现出彩云追月的核心思想——永不放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体现[2]。

(二)音乐的意境与画面感

音乐与绘画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分别属于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在感官方面,音乐(听觉感受)与绘画(视觉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很多共同点:激发人们的情感,得到美的享受,净化人们的心灵。不同点:绘画是通过美术作品展示给观众的视觉艺术,音乐是通过舞台表演,将作品的音响(声音)传递给听众的听觉艺术。从视觉与听觉的简单反应来看:一般情况下,听觉与视觉所用的应时反应不同,前者反应时长比后者要短,也就是说听觉感受器由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所用时间较视觉短,也就证明了听觉反应比视觉反应的灵敏度要高。音乐作品通过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变化等手法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给人们带来一种听觉感官上的色彩感和“听觉画面感”,为人们的听觉视觉联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在演奏中国作品时,可以根据音乐内容、音乐风格与地域特点在演奏过程中进行画面联想,充分展示中国作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音乐的魅力,有效提升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比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开始部分的散板,宽广、豪放、流水般的音乐旋律,为听众描绘出在辽阔的陕北黄土高原上,淳朴的当地人民,穿着白衣、扎着白头巾,高歌粗犷嘹亮的信天游这一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别有一番韵味。乐曲结尾部分,优美的旋律在华丽的装饰音修饰下,使音乐更加充满活力,为人们绘制出山丹丹花开的优美场景。此外,艺术中的(节奏、空间、结构“构图”、旋律“线条”、色彩等)共同点都是相互融通的,在绘画中掌握绘画的节奏感,就可以在绘画中营造出生动的具有“音乐感”的画面,作为音乐家,必须使得绘画特点(色彩、空间)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得到完美的体现。意境是其表达自身感受的主要表现,韵律、风格是其作品魅力的体现,弹奏出属于中国钢琴作品的韵律,除了要了解音乐元素、风格和魅力以外,还要对音乐的和声结构进行了解,运用审美知识来提升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使演奏的作品更加立体,更具有“画面感”[3]。

(三)对装饰音音色的控制

在中国钢琴演奏中,音色的民族风格元素是主要特色之一。中国乐器种类繁多、音色各异,每种乐器的音色都具有很强的个性。许多钢琴作品为了提升其演奏效果,在旋律运用方面尽可能地模仿民族乐器音色,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民族特性和親和力,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风格。在演奏中,合理运用并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演奏风格,不但可以赋予钢琴音乐民族特色,还可以将原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得更加完美。由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素材来自民族民间音乐,为了体现乐曲特色,作曲家将素材中的加花、滑音、抹音等也运用到其作品中,使乐曲更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如王建中先生根据民间唢呐曲《百鸟朝凤》改编的同名钢琴曲,乐曲运用了唢呐曲中的倚音、波音、颤音、回音、滑音等技法,来描写百鸟争鸣时欢快、愉悦的喧闹场面。弹奏这些装饰音时,要用指尖略微勾起触键,时值要更加短促,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模仿民族吹奏乐器中用于表示鸟鸣、蝉鸣等动物鸣叫的声音。可见,在民族风格的演奏中结合乐器的演奏特点融入装饰音,体现出了我国钢琴作品演奏的民族特色[4]。

(四)中国乐曲中歌唱性旋律的演奏方法

中西方钢琴作品在创作上有所不同,西方钢琴作品强调乐曲的曲式结构与和声进行,中国钢琴作品则注重乐曲旋律的线条感和韵律感。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要注重音乐的韵律,突出乐句的连贯性和旋律线条的流畅性,使乐曲更富有歌唱性和民族音乐和韵律感。《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华彦均创作的一首经典二胡作品,深受听众的喜爱。恬静、哀怨、凄楚、激愤的音乐旋律,是作者阿炳热爱音乐、向往光明、与命运抗争的人生写照,体现了主人公一生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后由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改编为同名钢琴曲。众所周知,二胡是拉弦器乐,因其擅长表现歌唱、委婉的旋律,所以在主旋律演绎中应用比较广泛。钢琴则属于击弦乐器,故在表现抒情、歌唱、连贯性音乐旋律时,远比不上拉弦乐器。但演奏者可以通过了解和模仿二胡的音乐表现特点,为钢琴的触键方法和音色的控制提供参考。触键是钢琴演奏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下键的力度、速度和手臂运动方向的不同,产生的音色与音乐效果也截然不同。在演奏歌唱性乐段时,手指下键时要有预判性,用手指肚慢慢触键,手腕手臂协助手指随着旋律的走向进行移动,这样才能在钢琴上演奏出连贯、歌唱富有中国民族元素的音乐。

(五)中国钢琴作品中演奏者的气韵分析

钢琴演奏中的气韵直接决定着音乐完整性和感染力。正如观察一个人,我们不是观察其容貌,而是气质。对于音乐来说,气韵是其自身的气质。气韵不但能为音乐创造良好的氛围,还可以有效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增强艺术感染力。钢琴属于西方乐器之一,钢琴音乐能充分体现西方音乐文化特点。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钢琴的技术特点进行融合。古典文学需要基于内心情感之上,从而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共鸣,为古典文学的传承奠定基础。意境和气韵是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合理地将气韵运用到中国作品的演奏中,能够提升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有效性和感染力[5]。

(六)中国钢琴作品中踏板应用的分析

钢琴在演奏慢速、抒情、连贯、旋律性强的中国作品(乐段)时,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音符的过渡和乐句衔接不连贯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合理运用踏板,为音符过渡和乐句的连贯发挥其(延音)作用,以此来提升作品演奏的歌唱性及连贯性。中国乐曲重视的是神似,所以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需要充分利用踏板的功能,提高乐句过渡的自然性和流畅性,来协助演奏者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将原曲亲切、朴实具有民族风味的音乐内涵更加完美地表现出来。掌握中国乐曲演奏中踏板使用的合理性与协调性,能进一步提高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鉴赏性。在演奏中,钢琴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传播的媒介,踏板则可作为一种渲染乐曲色彩的辅助手段,演奏者要根据自身钢琴演奏水平结合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完美的中国音乐展现给听众,以此来满足听众的欣赏需求。

三、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和舞台实践

(一)加强民族音乐理论学习和舞台艺术实践的结合

在传统的中国钢琴作品中,汇入了很多的民族音乐元素,目前,在学术研究方面,主要是从民族音乐学理论角度出发,对其民族元素的起源、分类和内涵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演奏实践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要加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和研究力度,并通过舞台实践,将具有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钢琴音乐,普及延伸到社会各阶层,实现音乐来源于民间,回归于民间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对音乐文化与思想内涵的认知

认识到中国钢琴作品与西方钢琴作品在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方面的区别,从而可以更深层次地研究出民族音乐的深刻内涵。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必须从音乐理论方面对民族音乐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把握,使得演奏者可以把中国钢琴作品中具有民族文化的音乐元素通过演奏传递给听众,在演奏中国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传递出中国民族文化,展现出“文化自信”。在创新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加大对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研究,确保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结合的基础上,使中国民族音乐为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所接受,从音乐方面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

四、结束语

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需要将民族文化全面融入钢琴演奏中,进一步突出中国钢琴作品的内在特点,让民族钢琴演奏风格得到进一步的展示,提升我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另外,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进行研究,推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使中国音乐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高威.浅析中国钢琴演奏技法与艺术风格的确立[J].艺术教育,2016(02):109.

[2]赵昕,钟怡.中国钢琴作品演奏艺术的民族风格[J].艺术百家,2015,31(S1):229-230+273.

[3]李楠楠.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形成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5.

[4]黄晓晴.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08):190-191.

[5]金铮.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表现手法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浅论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音乐意象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解析
浅谈中国钢琴作品中踏瓣的运用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大型民族风格原创交响作品——清唱剧《嘎达梅林》隆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