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在脑垂体腺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06-27 13:47狄丽宏焦洋洋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踝泵脑垂体治疗仪

狄丽宏,陈 深,焦洋洋

(安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安阳 455000)

脑垂体腺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处,是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颅内肿瘤[1-2]。脑垂体腺瘤患者发病受基因突变、下丘脑调节机制失常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表现为头痛、视力缺损、内分泌紊乱等症状[3]。脑垂体腺瘤患者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对症状较轻患者可采用药物控制,以延缓垂体瘤发展,而对已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实施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使用内镜、显微镜切除脑垂体腺瘤的术式较成熟,较传统开颅手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4]。但脑垂体腺瘤切除患者术后早期仍需卧床静养,存在卧床并发症发生风险,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较为常见。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卧床患者下肢,血栓脱落可随血液移动,导致肺动脉栓塞等严重不良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增加医疗负担[5]。常规围术期护理操作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订针对性预防计划,预防效果欠佳。预见性风险管理是以预防不良事件为核心,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的护理方法,在预防压力性损伤、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中有较好应用效果[6]。临床预防DVT以早期踝泵运动较常见,但效果有限,因此为获得更好效果常联合治疗设备管理。肢体气压治疗仪是临床工作中用于促进血液循环的仪器,通过对气囊反复充、放气,循环施压,以促进血液流动,发挥预防DVT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脑垂体腺瘤患者为对象,观察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对术后DVT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1日~2022年7月31日收治的92例脑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中国垂体腺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中诊断标准[7],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③接受手术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其他脑部疾病、急性感染等;②既往脑部手术史;③哺乳期、妊娠期妇女;④合并踝关节畸形、骨折、脱位、既往DVT病史、入院前存在DVT;⑤合并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男13例、女33例,年龄24~46(35.60±3.25)岁;体质量指数18.70~27.50(23.24±2.14);病程6~32(18.60±4.34)个月;肿瘤直径8~42(24.15±4.13)mm;肿瘤类型:无功能型26例,泌乳型11例,生长激素型7例。对照组男11例、女35例,年龄22~48(36.22±3.46)岁;体质量指数20.30~28.20(23.78±2.34);病程8~37(20.25±5.00)个月;肿瘤直径4~40(25.34±5.20)mm;肿瘤类型:无功能型25例,泌乳型13例,生长激素型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完善患者各项检查,常规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操作,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护。术后1~2 d常规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遵医嘱用药,告知饮食、日常疾病管理方面注意事项。

1.2.2 研究组 接受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①组建护理小组:以神经外科所有护士为成员组建团队,护士长为组长,共同进行DVT专业知识培训,学习Wells评分、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使用、DVT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等相关知识。②风险评估:患者入院时收集其临床信息,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血栓风险进行评估,0~1分为低风险、2分为中等风险、3~4分为高风险、≥5分为极高风险[8]。对不同风险的患者采用绿(低风险)、黄(中风险)、红(高、极高风险)不同颜色标注。根据患者风险分级,护理团队讨论制订护理方案。低风险患者采用体位管理+踝泵运动预防,中风险患者采用体位管理+踝泵运动+弹力袜预防,高风险和极高风险患者采用药物预防+体位管理+踝泵运动预防,所有患者均使用肢体气压治疗仪预防DVT。③术前:术前2 d常规指导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化验,告知病情、讲解手术内容、注意事项等内容。以集体指导的形式,对患者进行DVT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危害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对DVT的正确认知,对家属进行同步教育。对存在DVT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个体指导,采用回授形式确保其掌握基本DVT知识,强化患者参与预防DVT的意识。术前1 d常规访视,睡前对患者进行呼吸放松指导、情绪疏导,保证正常心理状态。④术后:a.健康教育。患者清醒后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告知其手术情况、常见术后并发症等,利用微视频、健康宣传手册加强术后DVT的健康教育,对中高风险患者在院期间进行持续健康教育。b.踝泵运动。患者清醒后护士对其进行被动踝泵运动,直至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对患者进行同步指导,帮助其掌握踝泵运动技巧。根据患者DVT风险和手术情况,安排踝泵运动强度,每组15次,低风险患者5组/d,中风险患者8~10组/d,高、极高风险患者每天10组以上直至感觉疲累。告知患者家属踝泵运动安排,记录每日运动时间、次数,发挥监督作用,可帮助老龄患者设定闹钟定时提醒锻炼,同时在床头张贴锻炼提醒贴士。c.体位管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垫高足跟,小腿抬高30°以促进静脉血回流。低风险患者每2 h翻身1次,观察记录下肢皮肤状态,帮助患者按摩小腿腓肠肌每次15 min;中风险患者为1次/h,高、极高风险患者1次/0.5 h;状态良好的患者,术后2 d适当行走,避免久坐久站,强度以耐受、舒适为准。d.药物预防。对高、极高风险患者术后遵医嘱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护士在注射肝素时告知患者药物作用、有效性、安全性,耐心解答其疑惑,提高患者配合度,避免医疗纠纷。e.弹力袜、肢体气压治疗仪。协助所有患者术后使用肢体气压治疗仪,取平卧位,压力3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具体压力以患者感知无痛为宜,20 min/次,1次/d,连续使用5 d。除低风险患者,其他患者非肢体气压治疗仪使用期间均穿戴弹力袜,选择膝上弹力袜,每次巡视时注意观察袜口皮肤状态,可使用泡沫敷料预防压力性损伤。f.饮食。术后鼓励患者尽早饮水、经口进食,结合患者喜好,护士提供合适的食谱,指导患者家属准备饮食,以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为主,预防患者便秘。g.心理干预。术后与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使用正念、音乐疗法、呼吸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对负性情绪无法缓解、精神症状阳性患者协助其尽早转诊精神科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DVT发生情况:DVT判定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中诊断标准。②生活自理能力:术前、术后5 d,使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评价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共10个条目,总分0~100分,0~20分为极度功能障碍、21~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1~99分为基本自理、100分为正常,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越好[9]。③下肢周径:测量患者双下肢术前、术后3 d时,髌骨下10 cm处、髌骨上缘周径,并计算差值绝对值。④生活质量:术前、术后5 d,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生活质量,该量表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维度评估,共26个条目,每个条目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5分,总分26~13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5.67±0.85)d,对照组住院时间(6.12±1.24)d;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030,P=0.045)。

2.2 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DVT 0例(0.00%),研究组发生DVT 4例(8.70%),两组比较,研究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82,P=0.041)。

2.3 两组不同时间MBI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MBI评分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下肢周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周径比较

2.5 两组不同时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DVT是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患者常见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原因与代偿性激活凝血因子、卧床、肢体制动等多种因素有关[10]。临床常见预防方式有物理预防、药物预防、早期运动等,合理使用有助于降低DVT发生率,但无法完全避免,且错误使用抗凝药物不仅无法使患者获益,而且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加重疾病负担。因此,早期识别DVT高危群体风险因素,设计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积极意义。

预见性风险管理是评估不同个体存在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操作,达到减少不良事件的护理方法,临床研究显示,该方法有助于减少老年卧床脑梗死患者下肢DVT,对促进患者下肢血液流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具有积极意义[11]。物理预防DVT常用工具是弹力袜,且有价格便宜、使用简单的优点,但通常需要24 h穿戴,易发生皮肤瘙痒、红疹等情况,患者依从性较低[12]。肢体气压治疗仪是一种循环充、放气气囊对肢体末端施压的仪器,有研究表明,其可有效改善肢端微循环[13]。

本研究使用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对脑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周径手术前后差值绝对值小于对照组(P<0.01),说明此法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本研究首先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及极高风险,针对不同风险患者选择使用DVT预防方法。低风险患者通常机体状态较好,针对此类患者本研究使用体位管理+踝泵运动+肢体气压治疗仪预防,重点是鼓励患者术后尽快下床活动,避免DVT发生;中风险患者可能存在一定基础性疾病,卧床时间稍久,对此类患者在应用肢体气压治疗仪之余使用弹力袜持续加压;而高风险及极高风险患者通常机体状态较差,卧床时间较长,对此类患者物理预防效果较好,应权衡利弊后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的优势在于,通过量化患者DVT风险,对患者分层,可针对高危患者采取不同预防方法,有效调配临床护理资源,帮助患者获得同质化护理质量,避免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本研究使用肢体气压治疗仪加压,不仅加压强度范围更大,且循环加压能避免弹力袜长期局部施压导致的压力性损伤[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5 d,研究组MBI评分情况、WHOQOL-BREF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表明此法能有效帮助患者预防术后DVT,保证患者顺利恢复,尽快下床活动,同时避免DVT使疾病复杂化,增加医疗负担,减少对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本研究护理过程中强调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DVT相关健康教育,力求建立患者对术后DVT的预防意识,促使其主动参与DVT预防、积极配合护士护理操作,不仅对顺利康复有利,而且增加患者医疗信心。但本研究未考察患者心理指标,无法知晓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对脑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的具体作用,日后可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脑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使用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预见性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术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尽快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踝泵脑垂体治疗仪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踝泵运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对不同分级脑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晕针后踝泵与髋泵操作疗效差异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的腿部锻炼法
有些女性不孕是脑垂体有问题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