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平
【摘要】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广播电视工程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与计算机技术充分融合,确保现代化广播电视工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深入研判了当前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融合的应用要点,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提升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发展提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1.019
1.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工智能、5G及其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生态格局带来了颠覆性改变,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来说,这既是时代的机遇,也是面临的挑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的媒体融合,可有效補齐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短板,为传统媒体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1.1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必然要求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必须加快思想观念转变,强化信息化思维、互联网思维,加强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计算机技术可以在全媒体自主平台搭建、内容生产、渠道分发、人才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局性、系统性整体转型。
1.2 提高制播效率的重要保障
传统广播电视工程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极易被外在因素影响,存在缺乏稳定性、播放不及时等问题。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制作、传输和播出的全流程数字化,有效避免传统模拟信号传播方式下的复杂、低效、易出错等问题,同时降低节目播放和编辑中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优化节目录制流程。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短视频、直播等多形态、多终端产品,弥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缺陷,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效率。
1.3 提升节目品质的有效抓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众的信息来源愈发多样化,广播电视需要创新自身的传播方式,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优势平台。依托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播电视可以有效提升节目的清晰度、保真度和观赏性。例如,通过融合虚拟现实技术、3D效果等高级特效,提高节目的创意性和艺术性,提升节目品质。
2.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 节目制作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Premiere、AE、Final Cut等专业计算机软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可以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制作,制作人员可以轻松地编辑、组合和制作音视频内容,提高节目的制作效率和质量。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为节目添加特效、音效和字幕等,使节目更加生动。此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用于实时制作,例如直播节目,让制作人员能够适应当前主流直播平台需求,快速响应节目需要。
(1)节目录制:数字化录制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制作的第一步。使用数字化摄像机或录音设备对节目的音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录制,生成数字化的音视频文件。数字化录制可以避免模拟录制中可能出现的信号失真、降噪等问题,保证录制的音视频信号质量。同时可以提供多种格式素材,便于后期素材加工。
(2)节目编辑:数字化编辑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核心环节。数字化编辑软件可以实现对音视频信号的剪辑、拼接、转场等操作,生成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常见的数字化编辑软件包括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Avid Media Composer等。这些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剪辑功能和多种效果,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艺术性。
(3)节目特效:通过数字化技术制作节目特效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高级环节。数字化特效软件可以实现对视频信号的虚拟场景、3D特效、转场、滤镜等高级特效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画面的质量,让节目画面更加生动、精美,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直播节目中,数字化特效还可以通过实时处理技术,实现实时特效的展示,如加入即时弹幕、实时特效等,以提升直播节目的生动性,强化与用户互动,增强用户黏性。常见的数字化特效软件包括After Effects、Nuke等。
除上述特效外,还可以通过当下最前沿的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生成虚拟主播。虚拟主播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角色,可以通过预先录制或实时生成来进行直播和其他互动形式的表演。虚拟主播目前已在互联网直播、游戏和新媒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2 后期编辑
计算机技术在后期制作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制作人员可以使用专业软件对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进行修剪、编辑,大幅度减少人力劳动,提升节目编辑效率,创造出更加精良的声音、图像及视频。
2.2.1 视频后期编辑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画面质量是影响用户观看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不清晰的视频不仅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还让用户对媒体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计算机软件可以对失真的画面进行后期编辑修复,弥补视频拍摄时存在的缺陷。在一些新闻画面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为部分画面添加马赛克、模糊处理等。此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在全媒体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后期编辑,可以将长的音视频节目切片,制作成适合在短视频平台播出的节目素材,实现“一稿多用”。
2.2.2 音视频后期参数处理
通过数字化调色软件可以对广播电视节目视频信号的颜色、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使得节目的画面更加鲜明、清晰。针对音频节目,可以应用滤波、均衡化、压缩、编码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音频信号可以被存储和传输,同时也为音频后期处理和编辑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数字化技术对音频信号的处理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精确性、可靠性、便携性和可重复性等。常见的音视频参数处理软件包括DaVinci Resolve、Adobe Premiere、Pro Tools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中的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文本信号,自动生成字幕。在新闻类节目及部分影视节目中,该技术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准确率超过98%,能极大地解放人力资源,提升节目后期编辑效率。
2.3 数据传输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字化输出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最后一步。数字传输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有线电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使广播电视节目快速、高效地呈现给观众。数字化输出可以保证节目的高清晰度、高保真度和高稳定性。常见的数字化输出软件包括Adobe Media Encoder、Compressor等。此外,数字传输技术还可以通过实时直播技术,将重大活动、新闻报道等内容实时推送给观众。
2.3.1 网络传输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廣播电视工程信号可以通过各种网络传输技术进行传输,例如广域网、局域网、卫星传输、互联网等等。TCP/IP协议用于互联网传输,MPEG-2协议用于数字电视传输。这些网络传输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大的传输容量和更稳定的传输质量。通过计算机技术,还可以使用传输管理系统来监控和控制信号的传输。这些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化监测传输过程,并提供实时的传输状态和故障信息。
2.3.2 数据压缩和编解码技术
计算机技术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压缩和编解码技术来减少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大小,从而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和存储空间。还可用计算机技术来对音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包括信号增强、降噪、滤波等等。
2.4 媒体资产管理
媒体资产管理是广播电视行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核心要素。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中,媒体资产通常是以物理形式存在,例如磁带或光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媒体资产已经由传统的硬件存储转变为格式化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更易于访问和管理,降低了媒体资产管理的运维成本。媒体资产自动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节目的编目、存储、检索和分发,通过将部分工作流程自动化,减少手动操作和错误,提高生产效率。
2.4.1 媒体数据结构化存储
媒体数据结构化是指将媒体的内容信息转化为适合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二维表数据,如标题、作者、关键字、分类、拍摄日期等。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存储和管理媒体数据,并建立索引,使媒体资产更易于分类和检索。通过定期备份数据、优化数据库性能等,可以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保证媒体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的同时,高效、低成本地用好媒体资产。
2.4.2 素材重复利用
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媒体资产组合使用,进行重新设计或编辑,生成新的作品或内容,以适应不同的目的或受众。可以将媒体资产转换为不同的格式,以适应不同的平台和媒介。还可以向其他人或组织授权使用媒体资产,以获取收益或合作机会,提升媒体自身造血能力。
2.4.3 媒体数据分析
通过对大量媒体资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隐藏的关系和模式,从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媒体资产数据转换为图表、图形等可视化形式,以便于理解和分析。例如,可以将图像和视频的元数据用可视化图表等方式展示,以便于用户了解不同属性的分布和趋势。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了解观众需求,改进节目内容,提高观众满意度。在广告投放方面,可以通过对大量媒体资产数据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预估未来的媒体资产需求、消费趋势和用户喜好等,使广告投放更加动态化和精准化,实现实时联机广告投放。
3.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继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将为广播电视工程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3.1 5G技术应用
5G技术将为广播电视工程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传输容量,使得传输过程更加稳定和流畅。5G网络可以提供高速、低延迟、多路信号的数据传输,覆盖5G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信号覆盖和信号质量,使得广播电视信号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并提高传输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可以支持4K和8K的高清视频传输,提高用户体验。5G网络还可以支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实现更加逼真的展示效果,提高用户的沉浸感。
3.2 云计算技术应用
云计算将为广播电视工程提供更加强大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实现媒体资产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同时还可以为广播电视工程提供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底层技术支撑。在媒体资产存储方面,云计算可以提供庞大的存储空间,实现媒体资产的集中存储,方便管理和共享。在节目制作方面,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视频处理能力,包括视频编解码、转码、剪辑等,大大提高视频制作效率和质量。在直播服务方面,云计算可以提供功能丰富、可靠性高的一揽子直播服务,包括直播推流、转码、分发等。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通过云计算对用户数据、媒体数据进行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五是内容分发,云计算可以提供高效、安全的内容分发服务,包括内容加速、CDN等,降低分发成本,优化用户体验。
3.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美国OpenAI公司推出了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国内百度公司也推出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使得人工智能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此类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语言模型能够进行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包括文本生成、文本分类、情感分析、语言翻译等。《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已经开始使用此类技术来生成新闻文章、视频脚本框架、社交媒体帖文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速度。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改变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而且这种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强。作为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必须主动了解并应用新兴技术。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新闻稿件、视频字幕以及新闻片头片尾等,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稿件进行机器校对,降低出错概率。人工智能与节目制作全流程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4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的虚拟主播可代替部分真人主播的播报工作,有效降低了人力培养周期、成本及播出风险,而且可实现对新闻报道的全时空参与。虚拟主播目前已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央视网在2021年两会期间推出了数字虚拟主播“小C”,连线采访了两会代表,一经推出,市场反响热烈。目前,“小C”已在全国两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等多个重大活动中出镜,并多次登上《新闻联播》栏目。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虚拟主播将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可以极大降低人力资源消耗,提升媒体工作效率。广播电视工程应将此类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未来在创新应用中的重点项目,探索创新技术,打造创新产品。
3.5 区块链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版权保护体系日臻完善并与国际接轨,如何保护创作者的合法版权权益,成为影响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重要因素。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存储模式,可被用于广播电视工程的版权保护和内容分发。区块链可以通过不可篡改的技术,实现内容版权的保护,防止内容的盗版和侵权。同时还可以确保媒体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集中存储,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行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广播电视媒体要用好信息革命成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先进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紧盯前沿、瞄准趋势,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依靠先进技术重塑采编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内容生产、丰富传播形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更好完成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韩德丽.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22(01):142-145.
[2]邵宏伟.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21(12):143-146.
[3]李海涛.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监控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1(23):128-130.
[4]包琳娜.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新闻前哨,2021(10):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