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
摘 要: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现阶段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及发展现状,遵循四创融合、价值引领、注重创新、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践行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建设思想,实施“必修+选修+专修”模块设计,构建出有序衔接、互为支撑、立体多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提出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机制、双创教师培养机制、教学信息共享机制、实践教学服务机制等针对性措施,为我国高校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可借鉴范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四创融合;保障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经历2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构建了涵盖“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实训、创业孵化”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新局面,为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了新的贡献。然而,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经济、新理念、新模式正在进行不断地演化,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正在发生,高等教育如何转型升级,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双创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推动改革的落脚点。因此,高校应构建有序衔接、互为支撑、立体多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形成学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教育部发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高校纷纷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或引进创新创业类慕课,课程门数持续增加,选课人数迅速增长,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初具雏形。尽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成效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1.体系结构单一化
国内众多高校所建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主要形成的是“一门必修,多门选修”的单一结构,即:仅以“创业基础”或“创新创业导论”作为必修课程,外加关联性、逻辑性和衔接性不强的多门选修课程。这种单一性课程结构无法涵盖创新创业活动的全过程,无法按类别组建成模块化课程,基本无法满足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2.课程内容同质化
一些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在数量和名称上很丰富,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极其相似[1]。教学目标多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行表述,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可测量、可量化和可评估;教学内容多数围绕“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进行设计,主要停留在零散的创新创业知识传授层面;教学形式主要以課堂教学或慕课自学为主,无法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专创融合表面化
2020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首批一流课程,88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入选。其中,“中药学创新创业”“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等专创融合课程共入选10门,不足创新创业类课程总数的1/8。各高校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普遍采用“简单粗暴”的两种做法:一是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中融入较少学时的创新创业知识;二是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较少学时的专业知识。无论哪种做法,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无法满足学生所需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的有效储备[2]。
4.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式化
高校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理论教学方面,以课堂讲授或讲座报告为主,仅围绕教材进行创新创业理论讲解,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实践教学方面,多以项目研究或双创竞赛为主,学生覆盖面小,培养方式过于狭隘,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高层级能力的需求[3]。
基于上述问题,探索易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整体建设方案——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整合框架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高校应基于“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课程建设,将课程的各个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排列组合,并使各个要素在动态过程中具有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有序衔接、互为支撑、立体多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而实现由基础能力转向高层级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1.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四创融合
在创新创业课程的系统框架内,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知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趋势等内容有序融入其中,实现“思创、专创、科创、产创”多元知识联结与融合,充分体现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各项职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挖掘、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大战略、大布局、大趋势创新和重塑文化元素,设计、开发、推广文创产品,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与专业核心知识相融合,使学生基于专业核心知识开展创新研究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相融合,使学生基于现有科技成果开展创新和应用研究,设计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方案,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与产业发展趋势相融合,使学生基于产业、行业、企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寻找创新创业机遇,构建并优化商业模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以适应产业发展的变革。
(2)价值引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创新创业课程要把社会责任感作为首要培养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民生幸福和国家富强,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教育溃乏、贫困、疾病、饥荒等社会问题,鼓励学生钻研缩减贫富差距、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案例,培养学生能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从而建立使命与责任意识,形成正直、积极、坚毅、有理想、有抱负、敢担当的优秀品质。
(3)注重创新
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创新创业课程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首先要体现创新性。这种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本身的与时俱进和持续改进,更意味着课程设置创新方法等内容,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信息与技能开展创新研究,形成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的思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4)强化实践
创新创业是一种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要增加一定比例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满足经济社会客观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6]。因此,强化双创实践成为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根据创新创业全流程,组织实施内容和形式并重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践导向,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训、实践、实战过程中锤炼意志,掌握创业知识与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创业行为能力和创业心理素养[7]。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1)分阶段
迈克尔·波特教授最早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活动和各类辅助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形成一个链式结
构[8]。这个概念阐述了价值的形成和增值过程。如果把课程体系比作一个生产组织,那么,学生“价值增加”(即知识、素质、能力全面提升)也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因此,理论教学培养过程包括启蒙、研发、工程和市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实践教学培养过程包括市场调查、项目研究、竞赛实训和孵化转化四个阶段。
(2)分层次
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个体需求和目标设定存在明显差异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因材施教,实现由共性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更大选择与生长空间,促进个性发展[6]。
基于此,将培养对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塑造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二是面向部分有创业志向的学生,提供创业方法与创业流程;三是面向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少数学生,培养企业家精神与创业能力。
(3)分类型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由此,设计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体系螺旋上升的“工程图”,组建了“必修+选修+专修”三维度定位精准的“模块池”[9],以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首先是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包括必
修、选修和专修三个模块。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选修模块是为部分有创业志向的学生开设门类众多的选修课程,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专修模块是为少数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系统性创新创业课程,其目标是塑造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其次是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理论教学的四个阶段,建设覆盖市场调研、项目研究、竞赛实训、孵化转化全过程的“四阶递进、分层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必修、选修和专修三个模块。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建设的实践环节,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创新研究;选修模块是为部分有创业志向的学生建设的实践环节,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创业模拟训练;专修模块是为少数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建设的实践环节,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创业实战。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模块设计
1.必修模块
必修模块由分别体现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的四门课程组成。四门课程组合能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架构,拆分后又是四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因此,四门课程建设要对创新创业知识点进行选择、优化和重组,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课程间还要体现难度梯度,层层递进,实现知识、能力到素质的迁移。
(1)思创融合课程
思创融合课程主要围绕教育部“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融入思政内容,塑造学生知行合一、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精神与品格,引导学生借助专业优势,结合时代特征发现创新创业机会,开展市场调查,形成面向专业领域基于实践的市场调查报告和创业计划书。相关内容设计参见教育部“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基于民生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资源短缺、教育匮乏等开展社会调查,设计解决方案,形成社会调查报告,鼓励学生树立社会进步、民生幸福、国家富强的远大志向。
(2)专创融合课程
專创融合课程主要围绕专业核心知识系统框架、核心技术实现原理、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进行设计,融入创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的热点、痛点、难点开展创新研究,熟练掌握创新思维训练方法,能够独立撰写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设计如表1所示。
(3)科创融合课程
科创融合课程主要围绕产品概述、产品调研、产品开发进行设计,融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学生基于现有科技成果开展成果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够根据科技成果或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或服务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设计如表2所示。
(4)产创融合课程
产创融合课程主要围绕商业模式构建进行设计,融入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基于产业、行业、企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构建与优化商业模式,形成具体方案,并能够进行项目路演。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设计如表3所示。
针对理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的产创融合课程设计可以没有差别,但不意味着是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具体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专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特点。
此外,必修模块框架具有极强的弹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专业学时不足或开课条件欠佳,可将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三门课程合成一门专创综合课程,具体设计如表4所示。
2.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的课程门类要尽可能丰富,包括通识选修、专业选修两大类,一是以创意、创造、创新意识培养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心理学等,引导学生接受创新思想,熟悉创业流程,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二是挖掘文、史、哲、经等不同学科专业的优质课程资源,深度融入创新思维方法或创业规律,形成专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基于专业教育的双创知识。同时,实践环节要多元多样,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此外,基于各类学生对于不同专业的兴趣,开设前沿热点方向覆盖启蒙、研发、工程及市场四个阶段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培养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力和多学科思维融合能力。选修模块设计如表5所示。
3.专修模块
专修模块是面向少数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的辅修式课程群和零起点课程群。课程群以创新创业项目选择、运营及管理为主线,依托排列有序、紧密衔接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的专项训练,培养能创立事业、创办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双创人才。
辅修式课程群实行“2+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年级修读原专业课程,在大三和大四年级同时修读原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系统性课程,以学生专业知识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辅修式课程群设计如表6所示。
零起点课程群实行四年制的培养模式。按学科类别划分两大类,一是以管理学专业为依托,以经济社会热点行业及创新创业管理为方向,开设课程群,如工商管理专业(文化创意创业管理方向)课程群、工商管理专业(科技创新创业管理方向)课程群;二是以其他学科应用类专业为依托,以创新创业管理为方向,开设课程群,如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课程群、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课程群。零起点课程群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学+管理学+相关学科”多种学科交叉和专业知识融合。工商管理专业(文化创意创业管理方向)零起点课程群设计如表7所示。
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保障机制
本文所构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课程结构间的鲜明界限,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并持续运行此课程体系,需要多方行政主体团结协作。为此,提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
1.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机制
厘清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各教学单位之间的职责,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及运行方面形成合力,持续改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展双创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推进课程建设、运营、评价、改进、优化等事项;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制度,激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课标设计和实践活动等。
2.建立双创教师培养机制
创新创业教师不仅是具有“专业知识+双创知识+教学技能”的一线教师,还是具有“实践技能+指导帮扶+解决问题”的引导师。因此,组织校内教师参加创新思维方法、创业实践技能等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保障。此外,高校不仅要整合校内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还须吸纳社会企业家、投资人、教育家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开发和教学,形成校内外产学研协同合作机制[10]。
3.建立教学信息共享机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交互、融合、演化,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界限,重构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生态环境。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必须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积极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高校自建课程资源和校外开发的共享课程,建立数据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学分互认的教学信息平台。
4.建立实践教学服务机制
创新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双创教育具有高度的实践导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提供全方位实践指导的载体。高校要联合政府、企业整合优质资源,建设软件开发、工程技术、硬件集成、电子信息、美工设计、文案撰写等公共服务支持平台,实现开放性、针对性、及时性、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机制。
新时期持续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质量就业、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课程体系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亟待进行系统性改革。本文提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体系结构单一化、课程内容同质化、专创融合表面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式化四方面问题,遵循四创融合、价值引领、注重创新、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设计“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构与“必修+选修+专修”课程模块,提出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机制、双创教师培养机制、教学信息共享机制、实践教学服务机制四方面保障机制,旨在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可参考易复制的范式,以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永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五力”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6):81-85.
[2] 成希,张放平.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17(3):37-42.
[3] 黄凌宇,杨冠男.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基于创新创业课程国际比较研究[J].高教学刊,2020(15):46-49.
[4] 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
[5]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6.
[6] 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96.
[7] 沈云慈.基于政校企合作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9):37-42.
[8] 邁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丽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42.
[9] 余国江.课程模块化: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9-102.
[10] 陈文兴.高校“三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2(3):17-24.
[基金项目:202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专业硕士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SJGZ20210052);2022年黑龙江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创新创业‘课赛一体化实践平台建设研究”(SJGZ2022
0057)]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