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志
[摘要] 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重大部署。调查研究是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矢”射向中国具体国情之“的”的重要法宝,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锐利武器。总结把握历次大调研蕴含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方法,提升当前调查研究水平,应该始终坚持以中国现实问题为着眼点、始终以人民为师甘当人民的“小学生”、始终坚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统一、始终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始终与党的工作作风相联系、始终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惠民生。
[关键词] 大调研; 大兴调查研究; 时代价值; 经验规律
[中圖分类号] D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6-0014-05
调研出真知,实践见真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中央把调查研究作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部署,周密实施。系统梳理我们党历次大调研的实践历程,分析总结蕴含其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开展调查研究的规律方法,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具有重要现实启示作用。
党史上的大调研情况及作用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践中,党找到了调查研究这个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矢”射向中国具体国情之“的”的重要法宝,并将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锐利武器,锤炼出一整套调查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学说。
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成为党内践行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鲜明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厘清了中国革命的动力、对象及任务等重大现实问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回击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肯定农民是革命主力军的重要地位;《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弄清了富农与地主、贫农与雇农的问题,为党不断完善土地革命政策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反对本本主义》作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重大科学论断,最早把调查研究提到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这些调研名篇,留下许多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论断,成为党领导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中国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全党第一次大调研是在1941年,调查研究由此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针对党内依然存在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毛泽东将调查研究提到贯彻马克思主义学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来认识,强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代党中央起草《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深刻指出:党成立20年来,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给革命带来的损失严重,尚未被全党同志彻底认识,“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提出设置调查研究机关,作为“中央工作的直接助手”。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关于调查研究的中央文件,随后成立中央调查研究局,毛泽东任局长兼政治研究室主任。调查研究迅速在党内蔚然成风,全党同志取得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共识,深入各根据地开展调查研究,为有力推动延安整风运动、统一全党思想、加速中国革命胜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党第二次大调研是在1961年,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基础。面对因为违背经济建设客观规律而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党中央充分认识到掌握实际情况和调整国民经济的紧迫性,决心再次拿起调查研究这个党的有力武器和优良传统,指出“没有调查研究是相当危险的”。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做系统的亲自出马的调查,而不是老爷式的调查,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1中央领导同志分赴各地摸实情、听民意,为各领域的调整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推动党中央制定“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等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政策,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工作秩序逐步走上正轨,党内民主生活也渐趋活跃,推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重新认识和掌握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此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从我们党的历次大调研可以看出,调查研究是党在关键时候道路抉择的制胜法宝,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困难挑战的成功秘钥。什么时候全党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就蒙受损失。正是由于党一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始终以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豪情与自信,不断战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风浪险阻。
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的时代价值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部署开展全党第三次大调研,再次发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专门文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真理力量并推动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贡献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高度。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亟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亟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实现全党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推动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离不开“两个结合”的必然路径,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只有在调查研究中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进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在调查研究中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而深刻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大兴调查研究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追梦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前进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次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只要一锤接着一錘敲、一步紧跟一步行,我们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大兴调查研究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态度,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党性观念、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十年浴火淬炼,十年勇毅前行,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还将长期存在。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必须继续修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通过调查研究,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自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通过调查研究,以自我革命精神及时消除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创造新辉煌、收获新荣光。
深刻总结规律认识,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历史映照现实,实干开创未来。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找到高质量发展“金钥匙”,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始终坚持以中国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解答中国的问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通过调查研究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调查研究来解决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问题,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展调研,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引领中国人民“强起来”。新征程上,要着眼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积极探索各行各业规律性的东西,提供相应对策,使调查研究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服务。
始终以人民为师甘当人民的“小学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李大钊等党的创始人,是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先行者,毛泽东更是走群众路线开展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到江西兴国实地调查,几个农民一开始态度疑惧,不愿意交往,更不愿多讲。毛泽东便请他们吃饭,晚上又给他们被子盖,他们才慢慢有点笑脸,开始说话,直至知无不言。习近平总书记也是拜群众为师的典范。在主持起草党的二十大报告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亲自部署开展网络征求意见,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854.2万条,将群众所思、所盼、所悟变成党和政府所议、所为、所获。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唯有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传统,“身入”实际,“心至”群众,心甘情愿地当小学生,倾听他们的呼声,感受他们的疾苦,才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把群众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始终坚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统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是认识问题的关键。调查研究,本质上是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毛泽东曾有一个形象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2002年到浙江任职后,面对当地产能落后、发展粗放的问题,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八八战略”,为浙江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科研院所,发现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找到了许多啃掉“硬骨头”、越过“险滩”的具体路径。我们要向党的领袖学习,紧牵“解决问题”这个“牛鼻子”,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手段,由表及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由浅入深抓住问题关键核心,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研究提出可借鉴、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
始终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贯彻落实、推动工作的转化路径和实施方案,才能将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指向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并达成预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通过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落实。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后,习近平总书记直奔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发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之后又到湖北武汉考察,提出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亲自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系统化、具体化。此后7年多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每一个当代中国改革地标,有的地方甚至去了多次,不断推动改革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求真务实深化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做好精准文章,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办法举措和具体行动,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始终与党的工作作风相联系。“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调查研究是以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调查研究的实质,是党的作风问题。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党提出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办法,就是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也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用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率先垂范、躬身践行。2023年4月,在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自西向东辗转千里穿越粤西大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同工人、农民、企业家、科技人员等亲切交流,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既有精准的具体调研,又有广泛的座谈交流,调研之深入、作风之扎实,为全党作出了表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践行“深、实、细、准、效”的要求,深入群众、基层和一线,以务实的作风开展调查研究,细致全面了解情况,精准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始终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惠民生。“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要为人民办事,首先要了解民众的需要,这就要靠调查研究。毛泽东曾多次到乡村调查,了解群众遇到的生活困难,如“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毛泽东一再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推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最终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此次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本质上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深调研、出政策、办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调查研究的过程转化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调查研究作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连着真知与行动,串着信息与决策,系着党心与民心,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要从党的历次大调研中汲取经验智慧,坚持不懈地进行和加强调查研究,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 / 陈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