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政治生活需要、文化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主要蕴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系统全面的辩证思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等。当前,只有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以及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才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简介:曹世红,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100044)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3)01-0022-06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来,[1]“美好生活”得到了广泛关注。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要义和价值蕴含,对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涵维度: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要义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以“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3]2021年11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并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质言之,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要义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一)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物质需要是生存前提,也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只有在解决了吃穿住等基本需要后,才能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物质生活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政治、文化、社会等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转为“好不好”“优不优”,人民对高品质、高标准的美好物质生活需要日益强烈。
(二)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一书中写道“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种合群的、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所以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为了减少冲突、维持秩序,必然制定规则以约束人的行为,这便是政治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的政治生活内容不断变化、日益丰富。从“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古代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华儿女追求美好政治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息。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政治诉求日益增长,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把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可以说,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着力点。
(三)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精神文化生活是塑造人、完善人的重要环节。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基于物质生活需要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需要,它源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产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要求或需要也越来越高。人民不仅期待更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更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文艺精品,还期待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坚定的信仰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追求人的全面均衡發展等。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了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服务创新工作,不断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5]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总之,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不仅构筑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四)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的生产和生活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所独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的生活系统。社会生活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集中概括,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基于此,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也日益丰富,如健康中国、平安中国、体育强国、安全中国等新内容正逐渐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
人的需要不仅丰富多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们期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进入新时代,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须臾不可离的组成部分,生态生活需要也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它使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具全面性和完整性。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是人民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理想生活方式。当前,人民不仅期盼拥有蓝天、绿地、洁净水、清新空气等,也需要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生态资源等。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是人民对美好生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人民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
二、价值维度: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蕴含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学术概念、政治话语、人民诉求,同时也蕴含多重价值。
(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
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字面可以看出,“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同理,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而创造者也是享有者,所以人民也是美好生活的享有者。可以说,人民是集创造者、享有者于一体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推进各项事业的重要遵循,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了系列规划部署,为逐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质言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的都是为了人民,这既体现了维护和实现人民最根本利益,又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进入新时代,正因为党中央时刻把人民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党和人民才能够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我们正处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才能够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基础。
(二)体现系统全面的辩证思维
人的需要是从最基本需要向更高层次需要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在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追求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等更高层次需要,也即美好需要。换句话说,最基本的需要是前提和基础,美好需要是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言,“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8]这里所说的生存资料可以说是人们的最基本需要,它既是奠基性的“基本生活需要”,又可派生出“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基本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统一于人民的生活需要中,而美好生活需要则是基于基本生活需要的更全面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方面的需要也更加多样化、高层次、高要求、高标准。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阐释为“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9]由此可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具有时代延展性、日益完善性与进步性。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要也正是在物质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后,才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由此也彰显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系統性、全面性、发展性。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期盼,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应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体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0]进而在其脚注中写道“人体。需要,劳动。”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需要”“劳动”并列,可见,在其视域中,“需要”与“劳动”具有内在关联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而“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11]人的生命活动是从需要开始的,是人的需要引领劳动,人通过劳动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可以说,人的劳动具有目的性、自觉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如“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至今我们取得的所有辉煌成就都是靠亿万群众不断劳动、不断奋斗得来的。“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12]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有依靠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才能为创造美好生活、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注入强大力量。
(四)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13]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自由”是一种高度自由自觉,不存在任何压迫、束缚、强制的状态。自由发展意味着人不仅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还摆脱了对“物的依赖关系”,从而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换言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智力、能力和意愿发展自身,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每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一种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身体各项机能全面发展、人的兴趣爱好都得到张扬、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潜能的全面激发、能力的全面提高、人的权利和社会关系得到充分实现,人的自我意识和本质力量得到确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状态。
实质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人,其目的是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价值的不断实现,最终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探讨人的发展的主线。而这条主线的本质内涵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层次含义是同一的,因为二者都是探讨人及其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与人的真正自由、人与人、社会、自然等内容。总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人的需要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化话语,其实质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相一致。
三、实践维度: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进路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5]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路径,具体如下: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1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精准扶贫”,继续向贫困开战。随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创新引领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才能不断得到满足。
今后,我们仍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此同时,更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良性循环,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推动力量。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以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暢通人民政治参与渠道,逐步推进民主制度能力转化为治理效能,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进入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逐步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7]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有更多的政治诉求。当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从人民普遍关注的、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能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感与获得感。进言之,只有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政策等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从而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要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法治建设依靠人民、法治成果由人民共享。2020年11月,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利益。”[18]“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是为国定规的神圣工作。科学立法之核心是尊重和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立法问计于民,以民主化、法治化的方式实现科学立法。“法令行则国治。”执法要严格,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维护人民利益、维持社会秩序。“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正司法就是确保人民合法权利权益的实现,让人民在司法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让人民守法,先要进行普法,树立法律信仰,让尊法守法成为全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最重要的是要将社会公平正义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因为只有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才会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与捍卫者。总之,只有不断扩大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注重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依法治国扎根于人民心中,才能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奠定政治基础。
(三)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9]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文化”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并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为了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文化精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高的文化品位,需要多样化的文化风格、更多的文化产品、更高的文化质量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鲜明地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20]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创作出人民需要的文化精品,以此陶冶人民情操,滋润人民心灵,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同时,文艺工作者也要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更要扎根人民,精准把握人民需求,以昂扬向上的创作精神展现时代气象、人民风貌。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艺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逐渐转为“好不好”“精不精”。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仅要坚持文化领域的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前进,还要坚持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不断培育文化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破除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化扶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逐步让更加多样的、高品质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良好的社会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大社会治理力度,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然而当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人民对社会生活不断产生新期待和新渴求。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将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注重教育的量,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则是重视教育的质。只有质量并重、城乡一體的教育,才能让人民感受教育的公平,享受教育的质与量。与此同时,也要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等,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凝聚多方合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其次,要不断扩大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分化明显,加之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所以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择业的体制机制,鼓励支持劳动者积极就业、勇于创业、稳定在业,不断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
再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人民的安全网”,是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的关键。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保障水平日益提高,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作用巨大。今后,我国的社会保障仍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全民社会保障权利实现。同时,也要不断打破城乡二元格局,逐步解决社会保障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以最大程度保障城乡居民的各项权利实现。
最后,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治理离不开人的参与。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不仅要发挥党总揽全局、集中统一的领导作用,还要求社会各类主体共同参与,从而不断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总之,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党和人民的合力作用,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五)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
“生态兴则文明兴。”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从“盼温饱”转向“盼环保”,从“求生存”转向“求生态”,生态环境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对于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明确了“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21]还提出要“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22]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进入新时代,要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就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发展方式,不断降能耗、降物耗、降污染、降排放,以便逐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其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宜居的生存环境。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逐步确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标准;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管考核体制,逐步形成有效监管和有序管控的生态治理格局。
最后,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坚持反奢侈、反浪费、重循环、重环保,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我们的生存家园,以此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和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46.
[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43.
[3][5][7][9][15][16][21][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34.18.9.35.238.361.362.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7.
[10][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422.
[11]赵甲明,韦正翔.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8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4.
[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00.
[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18]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11-18(1).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
(责任编辑 胡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