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秋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急需通过内部审计来保障资产资金的安全,强化风险的识别与防控,促使企业获得良性发展。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风险较高,增加了经营管理工作的难度。基于此,本文首先就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其次就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动因及应对措施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动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
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风险,导致审计效果不佳。其风险动因主要为审计制度建立难度较大、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复合型人才组建难度较大等。因此,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
1.1 概述
内部审计属于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既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问题,又可以促进经营管理的优化,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1]。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为决策识别、偏差纠正、风险防范等,是国有企业平稳良性运行的关键,能够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竞争实力。
1.2 作用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化与多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国有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下提高竞争力,就需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保障各项决策、执行的正确性。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在财务业务活动中,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从而实现经营战略目标。内部审计可以快速、精准识别风险,然后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从而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保障各项活动的规范性、有序性,最终促使其获得稳定良性的发展[2]。第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只有提高综合治理水平,才能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先通过企业内部资金资源的调配,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接下来通过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进行相关工作的指导、规范、约束、监控等,从而做到风险的识别、分析、防控、解决,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尤其是财务活动、业务活动中的风险识别与防控,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依据,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三,内部审计的作用为监督、检查等,是国有企业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与良性运行,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发展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动态化完善,以满足企业的实际运营、发展需求,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
2.1 表现形式
第一,审计范围风险。审计范围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已经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较为多元与丰富,因此就会增加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比如审计工作强度较高,涉及的资金资产较多,因此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3]。第二,审计质量风险。由于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属性不同,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临的审计质量风险也相对较高。比如财务风险、业务风险等,且包括风险识别、跟踪、分析、防控等多个方面。在工作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处理的事项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就会引起审计质量风险。
2.2 基本特征
第一,风险动因与表现形式多元。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工作难度较大,任务量较重,很难实现全面、精准控制,因此风险动因就表现出多元化。再加上内部审计如果控制不到位,且未能做好防范与处理工作,还会表现出多种形式,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开展。第二,可预防性。内部审计风险属于可前期预防、监督、控制的,从而保障内部审计的精准、全面。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基于完善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技能,然后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总结与分析,积极运用科学、先进的手段进行防范与控制,从而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
2.3 动因分析
第一,审计制度建立难度较大。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有效保障。然而审计制度建立难度较大,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市场外部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较广,强度较高,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且在统一、标准、规范的管理下运行,无形中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再加上内部审计与其他工作的属性不同,因此制度体系的建立难度较大,且无法做到不断完善、不断革新。第二,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也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动因之一,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自然较多。与此同时,这些数据信息还關乎着企业的资产资金安全与未来发展。一旦出现任何失误,或者遇到任何风险,将会出现丢失、损坏等现象,因此整个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才能突破“信息孤岛”,保障内部审计的精准性、可靠性,为经营决策、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依据。而如果实现国有企业内部所有部门、所有工作的信息化,就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较长的时间,且需要在系统、平台的建立之上开展。由此可见,整个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很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第三,复合型人才组建难度较大。新时期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需要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然而现阶段,复合型人才组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时期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人员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然而在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中,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协调配合,进行经验探讨、实践总结,不利于审计人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人员的任务繁重,在知识补充、技能提升、实践磨炼方面,很难做到全身心投入。再加上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法律、会计、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审计人员在长时间的学习培训、实践积累下提升自我,因此组建难度较大。
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建立审计制度
第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需要先得到领导层、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且加大各项投入力度,展开企业内部的宣传引导,营造浓郁的氛围环境。作为领导管理层,需要始终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前沿,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审计制度体系的价值。然后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为审计制度建立给予更多的支持与保障,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从而提高审计水平。此外,还需要借助会议、宣传栏、企业网等多种途径,加大企业内部的宣传引导,营造浓郁的工作氛围,引起全体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主动参与。第二,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原则,才能不断完善,发挥其价值作用。其一,分层原则。所谓的分层原则,就是指建立企业层级、部门层次等差异性制度,以满足不同层面的工作要求。其二,功能原则。所谓的功能原则,要基于内部审计的复杂性、专业性等特征,结合国企内部的實际情况,通过操作方面、原则方面、规则方面制度体系的建立,满足各项工作的需求。其三,分期原则。所谓的分期原则是指建立长期、中期、短期的制度体系。这样就可以满足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的动态变化需求,对于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指引、管控等。第三,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增强审计执行力,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其一,国有企业需要先通过内部审计职能结构的完善,由专业的人员负责审计工作,且主动与其他部门人员保持沟通交流。同时,还要做到岗位、职责、权利的明确,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其二,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并且联同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在科学、严谨的规范下,调动每一位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全身心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其三,积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并且在规范的制度体系下进行约束、指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
3.2 加快信息化建设
第一,国有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且加大各项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信息化的全面覆盖与落实。在信息化平台或系统的建立中,可以由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审计人员共同参与,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引入市场上的系统平台,通过程序开发与完善的手段,满足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需求。第二,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或系统建立之后,还需要做好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从而保障经营管理的实效性,实现风险的有效预防。比如将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等应用其中,降低病毒入侵、人为攻击的发生率;定期进行软件的杀毒与升级,以及硬件的检修与维护,降低系统故障率;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的云端备份,防止数据信息丢失。第三,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与其他工作紧密协调,并且实现数据共享,才能增强审计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搭建信息化、数字化的网络平台,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协调,通过数据信息共享与互通,为相关工作提供真实、全面的依据,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3.3 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一,国有企业要注重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引进,且加强对人员的资质、能力审核。此外,还需要开展岗前培训,帮助人员快速熟悉工作流程、要求、方法等,为审计人员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第二,国有企业可以与高校、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人才的引进与充实。第三,新时期的国有企业,还要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从理论学习到技能培训,从线上学习到线下培训,从小组研讨到外出深造,实现会计、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基于每一位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促使其主动参与,进行知识补充、技能提升、经验丰富,最终组建一支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队伍。
3.4 发挥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第一,在内审职业精神的发挥与强化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出发,要求其始终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保持独立客观、真实精准的态度。同时,需要主动维护企业部门的合法权益,做到真诚、爱岗。其二,从独立自主职业精神出发,要求内审人员要始终保持独立自主、客观真实的态度,且自主参与到学习教育中,能够承受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其三,从敬业精神出发,要求内审人员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价值,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第二,在内审专业能力的发挥与强化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国企内审人员需要熟悉工作内容、要求、流程、方法等,并且做好风险评估、识别、跟踪、处理等工作。其二,内审人员需要主动参与到学习培训中,通过财务、税务、审计、风险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了解,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来高效胜任本职工作。其三,内审人员还要主动与其他部门人员保持密切的互动交流,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与服务。
4 结语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可以提高综合实力,保障其良性持续发展。然而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存在着一些风险,且风险成因较多、表现较为多元,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此,就需要通过建立审计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三个角度,进行审计风险的应对与防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与作用,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婷.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135-137.
[2]王晶.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内部审计,2022(12):55-57.
[3]刘航.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J]. 大众投资指南,2022(15):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