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传霞 孙莹 马世岷 范春春 王冬玲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新时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任务,也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大的完善和发展空间,有必要在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发展策略进行探究,这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效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国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愈发重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日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修订和完善(截至2022年9月,我国已制定了1455项条例,包含2万余项指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实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制定与监管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
2.地方标准研究力度持续加大。近几年,我国各地均积极围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补充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标准、加工工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规范以及国家标准未覆盖的检验方法与规程,以此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更契合时代发展与当地实际情况,提升标准化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官方网站相关公示信息的统计汇总,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8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颁布了地方性食品安全标准(共319项)。从数量上看,西部和东北地区制定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数量较多,东部和中部地区相对较少;从内容上看,地方性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地域特色食品产品标准方面。
二、食品安全标准化的问题分析
1.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受到认知、法规、行业、市场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未能全面覆盖食品原料生产、环境设施管理、行业人员管理、质量安全检验等方面,从而严重影响了标准化管理的实效性,阻碍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2.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待优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重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制定,确保其内容的科学性。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对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比例较低,以大米为例,日本现行食品标准中针对大米的限量值规定有570余项,而我国仅有43项,相差较大。其次,部分标准指标的设定不够合理。食品安全标准应结合居民膳食暴露评估数据进行制定,但在以往设定食品安全标准指标的过程中却存在盲目套用CAC标准的情况,导致部分指标不符合我国居民的膳食习惯,从而影响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3.标准化管理监管力度不足。监督力度不足、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也是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未能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形成监管合力,未能提供多元化的监督管理渠道等,这些问题导致标准化管理的执行情况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发展策略
1.丰富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内容。新时期背景下,应积极拓展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覆盖范围,丰富标准化管理的内容,以此增强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和发展。
(1)原料生产标准化管理。参考无公害要求,制定食品农产品生产标准及食品农业标准体系,从产地环境、加工技术等方面出发对农产品原料加工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并针对每个环节提出具体的标准化管理要求。比如,参考无公害要求,对农产品种植区域的水源质量、土壤质量、空气质量提出明确要求;要求种植户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对施肥用药、采收、包装与运输等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以此实现食品原料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性。
(2)环境设施标准化管理。生产环境、加工条件、生产设备状态等因素会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重视和实施食品生产环境设施的标准化管理。在生产环境方面,食品生产企业应将加工厂房设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并在厂房内配备完善的清洁、消毒设备;对于需要在无菌环境下生产的食品,必须配备相应的除菌设备和隔离防护措施;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要及时进行集中回收和科学处理,以免造成接触性的交叉污染,从而影响食品品质。在生产设备方面,用于食品加工和处理的生产设备必须达到相应的国家安全检测標准,确保生产设备不会影响食品品质;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各生产环节的加工质量符合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
(3)行业人员标准化管理。食品加工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食品生产人员的标准化管理。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在招聘环节要确保应聘人员经过健康检查且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录用上岗,对于特殊岗位必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以此保证上岗员工的业务能力。其次,食品生产企业要定期开展生产人员身体健康检查、标准化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安全管理和食品健康管理条例学习与考核等管理工作,确保食品生产人员的健康水平和业务水平,保证食品的生产品质。
(4)安全检验标准化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能够给予食品安全管理更全面、更扎实的数据依据,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必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标准化管理。首先,参考一些专业食品检验部门的要求和标准,积极建立具备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农药残留等关键性食品安全指标检验检测功能的标准化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为科学高效地开展食品安全检验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基于行业发展水平和现阶段食品安全检测需求,积极引进标准化检测仪器,确保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精度。最后,主动开展标准化检测,明确检测仪器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以及食品检验各环节(抽样、样本预处理、样本运输、样本保存、样本检测、检测数据处理等)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性,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2.科学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指标。食品安全标准指标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对于食品安全管理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为了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对食品安全标准指标进行科学的制定以及合理的优化调整。
首先,应对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归集,找出重复指标、交叉指标,明确缺失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形成全国范围内适用的通用型安全标准。同时,清理标龄较长、门槛过低、与现有工业水平和食品安全需求不符的指标,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指标的时效性。
其次,应结合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系统梳理现阶段食品中的危害因子,提出针对性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标准指标。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食品安全标准指标时,加大地方标准的审查控制力度,确保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最后,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通行性。在食品安全管理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通行性将直接影响我国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性。我们应正视发展差距,取长补短,积极将国际标准或先进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指标引入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中,这样既能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水平,增强食品安全管理效力,又能为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奠定良好基础。
3.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化监管机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标准化相关建设工作顺利落实,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丰富工作监管渠道,通过多方协同监管全面保障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
(1)媒体监管。媒体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实现社会监督的主要手段。因此,食品安全标准化监管机制的建立必须重视媒体监管,充分引导和发挥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比如,利用权威媒体定期曝光违规食品生产企业、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等,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进行约束整治;利用新媒体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观念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监督举报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識,通过舆论压力迫使企业进行整改。
(2)行业监管。借助消费者协会、食品行业协会等非政府性组织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来监督食品企业的生产行为,引导食品行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发展不仅是为了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约束和管理,更是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行业协会的成员主要为食品行业领域的专家和意见领袖,更加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能够从制定、评审、发布、效果跟踪等多个环节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构建提出更专业的指导意见,通过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研讨会、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方式,行业协会可对食品安全标准化的落实推进提供有效的监管和引导。消费者协会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其对于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执行工作提出的监管意见往往能够直接体现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因此,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监管功能可使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发展更符合市场需求。
(3)社会监管。社会监管即由消费者直接进行监督,一方面应通过建立有奖举报机制、丰富监管举报渠道等,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监督举报意识,创造便利的公众监督举报条件,以此提高社会监管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督举报信息的核实、处理效率,并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对调查处理结果进行公示。
作者简介:徐传霞(198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