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化数字化战略,传播吉林地域文化

2023-06-26 20:09丁丽华
文化产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吉林吉林省数字化

丁丽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划,尤其是在文化建设这一重点领域提出了较多新政策和新思想。现基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对吉林省区域文化的开发及传播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大纲为方向,结合国内优秀案例,提出适合吉林省区域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策略。

纵观人类历史,每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深刻的社会生产变化。在文化领域,印刷术的发展对出版业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摄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影的产生和高速发展,而互联网的产生以及科技的进步,让人们进入了多屏幕互动时代。在多种技术蓬勃发展的年代,人们逐渐接触到直播、短视频等一系列全新的数字化文化新业态。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文化与科技的全方位融合是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战略需要。

文化数字化战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已经明确发文指出,要加快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并探索构建数据产权交易、跨境传输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要加快建立“国家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和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发展,必须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数字经济”进行有效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系列意见,将“公共文化+数字化”这一概念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数字技术能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文化生产、消费方式,推动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精确对接,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改变传统的文化生产、消费方式,实现文化的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将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转化,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提高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文化企业可以积极发挥创意、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机构可以对文化遗产相关数据的关联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努力建成中国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对我国文化遗产资源的全面收集。目前,中国已建成了基本的、地方性的文化遗产数据库,并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遗产信息保护体系。

吉林地域文化数字化呈现及传播现状

吉林地域文化开发及传播现状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市文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综合传播力指数TOP10为:济南市、武汉市、福州市、洛阳市、烟台市、青岛市、南宁市、长春市、绍兴市、厦门市。

榜单显示,各城市文旅新媒体账号内容大多聚焦本地文旅资源,既有展示当地文旅特色的景点推荐,也有各类美食推介,还有对本地人日常生活的介绍。吉林省近几年在地域文化开发及传播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1.以内容挖掘为主的新媒体传播

一是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其中,《土地长歌》被国家旅游局评为“新时期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杨靖宇》的女主角倪茂财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吉林广播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全城热恋》展现了吉林的地域文化及青年形象;音乐舞台剧《满韵清风》对吉林地域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展示。

二是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双百”扶持计划,建立新媒体营销矩阵,持续赋能吉林省文旅行业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提升其运营水平。截止到2022年年底,吉林省已经整合了452个新媒体账号,涌现出长春文旅、长白山旅游等优质新媒体账号62个,挖掘出优质文旅自媒体账号300余个,覆盖粉丝超过3800万,通过曲艺、乡俗、非遗歌舞等多种类型的文化表现形式,向全国乃至世界多角度展现了吉林省的文化风采。吉林的一大批文化旅游产品“破圈”,如延吉的“弹幕墙”、长白山的“雪花飘飘”、延边的朝鲜族美食、长白山的冰雪之旅等,都为广大网民所熟悉。

2.对吉林地域文化元素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一是在冰雪品牌建设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由吉林省首倡推动的“冰雪丝路”正式上升为国家级项目。吉林省成功推出“长白天下雪”“冰雪国风秀”文旅新品牌,冰雪活动品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冰雪市场份额、产品销售额、游客接待总量均保持在全国第一。

二是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长白山神庙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園立项名单;吉林省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发掘出2600多个抗联遗迹,并出土了大批遗物,为东北抗联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吉林省汪清县“传统粉条:老手艺留住家的味道”成功上榜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三是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多样化。省内重点乡村旅游项目以及优质旅游线路数量分别增长25%、131.6%。其中,有25条线路被评为“全国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东北三省中名列前茅。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发挥吉林红色资源优势,推出了“新时代吉林十年成就”“三地、三摇篮”“红色引领、融合发展”3个主题20条精品旅游线路。持续释放融合潜力,首届“吉林红·点亮创意生活”活动引领红色文化创新,“精彩夜吉林”打造文旅夜经济发展样板,电视剧《人世间》取景地成为旅游打卡热地。

吉林省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

一是文化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吉林省极为重视文化数字化发展,推出文旅百科全书信息平台、文物数字保护工程、云端考古等多类数字化建设项目,且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在省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一万两千多次群众文化活动,如“吉林村晚”“农民文化节”等群众乐于了解和参与的活动,惠及了3800多万名群众。

二是建成了“吉林文化云”和“吉林智慧云”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并开始运行。这类平台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一个全省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业务协作”“综合服务”“移动终端”和“服务资源”四大服务模块。此类平台的建设符合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总体需求,其主要功能有:文化信息展示、活动报名参与、文化活动地图、图书查询等。

三是建设了吉林省旅游百科咨询平台、图书馆网上互助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现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与服务。2022年,吉林省博物院同多部门共同策划开展了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并尝试运用“云+”相关新技术举办活动,以传递“博物馆的力量”,并向社会发布了“漫话吉博”吉祥物——吉博宝宝。

吉林省地域文化数字化呈现及传播策略

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繁荣发展,数字化技术同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可以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全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聚焦数字化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情况,提出要建立健全文化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强化对数字资源的统筹管理。根据吉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同向发力,全力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

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需要把保存的音频、视频、图文等艺术资料、艺术档案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为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具体来讲,一方面,吉林省要加强资源管理,建立文物数字档案,对文物安全进行评估,推动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另一方面,尝试利用AI技术复原文物,建立一个包含中国博物馆所有馆藏文物的数据库。

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

1.创作高质量的文化内容

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以“吉林舞台剧”为依托,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民族生活为题材,深入实施“民族题材”的“文艺精品工程”。在“十四五”时期,力争创作出5~8部具有本省特色、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文学作品。

推进精品旅游表演项目的开发。尝试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将吉林的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吉林特色的演艺品牌,重点支持1~2个大型、优秀的旅游演出,支持至少10个以上优秀传统剧目,努力打造出多个具有吸引力的剧目品牌。

加快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深入挖掘、整合优势资源,采取多种方式筹资,加强管理,积极建设高质量演艺场馆,将发展重心前移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优质舞台艺术阵地的建设,为全省优质艺术创作人才提供广阔的活动场地。

突出产品新体验。积极开发综合度高、承载力强、互动性好且能够满足游客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新业态,持续提升以产品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抓住数字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推动智慧文旅的建设,开发和推广云旅游、云展览、云演艺等虚拟现实体验项目,推动一站式、全流程线上旅游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以提高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加强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设有特色的“红色小镇”,开展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构建红色旅游产品的基因。

2.文化资源创新性发展

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办好“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等多种群众可以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进家庭”活动,陆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化志愿活动,如“春雨工程”,打造和推广志愿活动品牌。利用全省文化资源,加强民间艺术组织的创建工作。

将“小吉”这一小程序发展为一个全面的旅游服务平台,把“综合导览”和“趣味文创”两大功能有机融合在一起,尝试融入新世代用户喜爱的直播、VR等新互动形式中,打破次元和圈層的限制,使过去单一的参观方式转变为在数码展览中心观看高清晰度的数码影片,并进行现场体验的复合参观方式。

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加强文艺创作生产,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人文风采、优秀典故等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彰显出新时代的风采。要加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完善奖励制度。构建完善的、科学的、理性的文学作品评价体系,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形成分层、内外有别的传播体系

1.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优化旅游“双线”空间布局,构建“长春—长白山”双门户,打响“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暖冬来吉林赏雪”两个品牌,坚持文化与旅游互为补充,冰雪避暑相互促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打造吉林红色研学旅游品牌,着力打造杨靖宇烈士纪念碑、四平战役纪念馆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点。

二是融合吉林地域文化进行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吉林省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吉林特色城镇空间形态设计、新建铁路客站等地标建筑的设计等。

三是打造“文旅+博物”品牌。实施品牌聚能计划,把博物馆的参观学习纳入全民基础教育体系,促进博物馆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是实施避暑休闲旅游产品八大工程。打造“避暑+特色小镇产品”“避暑+风情观光产品”“避暑+森林休闲产品”“避暑+农业体验产品”“避暑+医疗康养产品”“避暑+运动赛事产品”“避暑+研学旅行产品”,统筹规划吉林省各地区的优质旅游资源,推动全域协同创新发展。

2.搭建内外有别的传播体系

一要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打造吉林省博物馆的特色品牌,提高博物馆学术研究水平,建立博物馆基本陈列动态调整机制,推出吉林特色的展览精品。

二是要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展示和推广力度。支持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提高吉林省非遗项目的声誉度,深入挖掘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办吉林故事讲堂。

三是加强精准宣传推介。扩大市场范围,对省内的优秀旅游基地给予政策支持,建设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宣传推广自制的实体及数字化文旅产品。尝试同优质新媒体合作,运用快手、抖音等平台,对吉林的旅游品牌进行宣传,全面提升吉林省的形象。

可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形成的产业体系将会释放巨大能量,人类社会已经或即将步入受其影响、控制的时代。因此,作为拥有丰厚人文历史底蕴的省份,吉林省应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文化数字化的重要性,深入挖掘省内特有的地域文化,搭乘数字化技术东风,提高地方文化的“软性”,为文化的智能化发展积累动力。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吉林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实践教学研究”(GH22002)。

(作者单位:吉林动画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

猜你喜欢
吉林吉林省数字化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吉林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