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兰 许文婷 韦忠宇
南宁学院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综合实践能力强即是指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强,而对于食品类专业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工程学科而言,要使学生的基础知识足够扎实并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主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特别是现代产业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基于符合时代背景的岗位胜任力人才特点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要。
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阶段,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体系等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南宁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坚持服务经济发展的特点。南宁学院于2021 年成功申报食品质量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在筹建产业学院的过程中,本文研究组成员走访广西各地多所高校,对各兄弟院校食品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做了对比和研究,总结出目前广西很多高校在对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普遍存在以下两点现实问题。
实践能力是工科类学生基本技能,很多课程在实验实训环节设置不同程度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各课程围绕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但产业学院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应基于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辅助岗位胜任力、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才能满足学生从校园向就业岗位的快速融合。当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围绕教材内容为主的实验项目设置,基于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分解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方式,尚未逐级递进形成统一。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为主,师生难以跟上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仪器更新换代新技能要求,较少接触到行业岗位的胜任力培养。各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以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判定最终结果,多方面课程评价制度欠缺。以上各因素制约了综合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保障,具有合格岗位胜任力的毕业生占比还有待提升。
近年来,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在发展高层次人才计划中各有举措,广西顺应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浪潮,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很多普通本科高校重视职业教育高职升入本科。以南宁学院为例,2021 年南宁学院招生专升本学生2757 人,高考入学招生本科生3900 人,专升本占比41.4%,其中食品类专业共招生专升本63 人,高考入学招生食品类本科生71 人,专升本占比47%;2022 年南宁学院计划招生专升本学生2900 人,食品类本科生计划招生60 人。从以上数据可知,专升本的招生规模大,本科教育专升本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内部需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又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和教育的需求。然而,专升本学生升学后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以专升本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学生升本前后因专业差异而存在的知识面断层,学生专科期间部分基础课程未设置而缺少的相应的基础知识,学生相近专业实践能力的重复学习等方面,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存在未能因材施教的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以生物、化学及管理学等为支撑学科,以现代检测技术、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为主要手段,为全社会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市场化提供科学的技术管理保障,属于研究食品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与消费者健康及市场需求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交叉性学科[1]。现代产业学院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优化产物,有着学校、企业两大稳定资源的先天优势和物质基础,对实现校企产教融合多方协同育人,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需求,推动应用型院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面向产业岗位实践能力的要求分析,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化学、生物基础实验能力,食品加工能力、食品分析检验能力、食品品质控制方法能力等,各实践能力逐级递进、相互融合,本文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框架图
上图显示,对能力的培养划分成“学科基础实践能力”“专业核心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及“岗位胜任实践能力”,各个能力在分类策略培养中相互递进,交叉融合,完整构成一个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高质量合格的毕业生。教师在培养中经过情境递进让基础实践能力形成统一,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实验素养和实验能力;经过相互渗透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各个学科融会贯通,让实践能力系统化;经过双平台双师教学,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学习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分析方法和学习岗位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最后,将创新应用实践能力,通过相互融合和多方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五大类的实践能力培养设计相对独立又形成统一,以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全面能力质量要求在渐进教学中完成。
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是考验学生是否真正达到本专业培养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分解到各个课程中,按照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各课程的能力的培养相对独立。本文认为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改进。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方式融合。以学生为中心是使教学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尝试多方式教学形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等是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实践案例应立足专业,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际岗位真实案例中学习实践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
二是不可千人一面,形式统一,应立足于递进式因材施教。如在高考招生和专升本招生培养上,生情差异较大,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高考招生的生源相比于专升本的生源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培养时间少,实践技能较弱。而专升本的生源在专科阶段已完成一轮整个专业的实践技能学习,在实践能力上优势突出,但相对于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过程中,为得到更好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两类生源的人才培养应略有侧重,因材施教,保证毕业生达到培养质量。
南宁学院从学校层面,采用认定创新学分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各类竞赛、科技创新、论文发表、作品展、社会实践及证书认证类获取相应的创新学分,以完成毕业要求的创新学分规定。大部分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长选择一定的项目来获取学分。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综合实践能力出发,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能力综合考虑,本专业为学生打造渗透专业相关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各类项目,包含“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项目、食品检验技能大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
此外,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课程实践能力,以及完成各类赛事和项目,学校设置“开放性实验”,根据不同实践能力需求,学生可在课余申请相应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教师,以此来提升自身能力,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激励。从学生选课效果上看,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课外实践课,对主动获取知识有规划。
实习是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分为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两阶段[3]。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从学生企业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得到体现。本文在此基础上,部分课程因采用双师双平台教学,通过“体验式”的培养,使学生提前接触实际工作岗位和案例分析,在实际岗位中培养其胜任实践能力,为今后毕业综合实践和实际实习无缝衔接做好铺垫,也为面向岗位能力需求的就业形势锦上添花。
另外,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尝试与以往毕业前夕实习有相应的调整,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提前至双平台课程教学完成后,让学生直接在教学第二平台的企业完成实习,把实习时间提前一年,经过实习完成后回校继续学习毕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论文。学生把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实践能力和遇到的疑惑带回后续课程解决,能很大程度提升后续课程教学的质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的积累也需要更新。然而,由于高校因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时更新先进的设备,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也有一定的限制,以至于部分实践课程实践条件和实践教学能力不能及时更新。这就需要高校在建立校企合作时,考虑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双师”模式,即校企合作授课,打造一支由校企两平台双队伍共同授课,让高校教师高深的理论+企业高级工程师高超的技能,共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此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也能在企业接触新设备实践新技能中完成课程学习。当然高校教师队伍也应积极投入培训学习,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技能和实践综合教学技能,在知识更新中尽快适应科技发展,以胜任双平台双技能的现代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保障实践能力能教学。
实践教学平台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目前校内设有实践实训基地包含化学分析实验区、仪器分析实验区、食品理化分析实验区、食品营养与配餐实验区、食品加工实验区、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区、食品仪器分析与品质控制实验区、现代质量技术与管理实训室、学生毕业论文实验室等,满足传统实践教学要求;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8个,未来还即将建设现代食品加工厂。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等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是学生充分体验和学习实践技能的重要条件之一,使学生在接触更专业精密先进的教学条件中培养严谨的实验精神。在现代产业院背景下,校企实习实训基地还能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岗位中体验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感受企业教师不同的教学模式。经过实际岗位体验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今后进入就业岗位后的胜任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有质量保障。这也是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产(政、行、企、科)、教深度融合目的。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评价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具有规范教学流程、引导教学发展、促进教学整改、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的具体作用,对于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具有现实的价值[4]。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下的现代产业学院而言,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5]。本文探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多方面的评价制度,通过“课堂评价→课程能力培养评价→专业能力培养评价→岗位胜任能力培养评价”四方面,与上文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框架图”相对应的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而学生在评价中的各类成绩,由“平时成绩+考核成绩+评价成绩”三方面组成最后的成绩评定。(如图2 所示)
图2 实践教学多方面评价图
在教学评价设计中,课堂教学的评价由“学生能力评价”和“同行评价”组成,其中学生能力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实验课堂的实践综合表现,同行评价主要评价课堂效果。课程能力培养评价主要由“实践动手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组成,实践动手能力是学生实践的严谨科学性培养评价,案例分析能力是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评价。专业能力培养评价主要由“双平台双师评价”和“岗位案例分析能力评价”组成,该部分讲求实事求是对学生不同课程不同平台上的实际岗位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评价。最后,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评价,以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中的各方面表现做出教学培养总体评价。多方面的教学评价是为了反馈教学实际效果,以更好地反哺教学,让“教”与“学”都有质量保障。
本文以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在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探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对应的岗位胜任力提升路径,经过实践能力分解、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条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设计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以期得到教学双赢。综合实践能力是工科类学生专业学业成绩的体现,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能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的顺利衔接。学校对工科类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应用型现代产业学院下政、企、校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全方位保障人才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路径,以提升人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