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旭影 郑玲莉
正值秋收时节,浙江省青田县仁庄镇愚公生态农场的负责人徐冠洪十分忙碌,他家100 余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稻鱼共生基地里迎来了大丰收,每亩地预计可收获100千克田鱼和500千克稻米。
“今年虽然是个干旱年,但是我们基地的稻米收成相较去年增长了,这片地预计增长10%左右,每亩500 千克不成问题。”不一会儿,徐冠洪就用机器收割好了一亩地。
“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带来的喜悦不仅如此,稻子熟了,稻田里的鱼也长大了。在之前半个月,已有一批田鱼被捞起。肉质细嫩、鳞片柔软的田鱼在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县里提倡百斤鱼万元钱。在百斤鱼这一块,我们是超过目标的,基本上能达到亩产100千克鱼左右。”徐冠洪自豪地说,愚公农场真正实现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现年50多岁的徐冠洪曾当过中学物理教师,在20世纪末随着出国热潮到过欧洲。2005年恰逢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身在海外的徐冠洪看到了家乡稻田里的希望和未来,决定回国创业,他租赁50亩闲置土地创办愚公生态农场,开始从事稻鱼共生产业。
由于缺乏种养技术,收成总不见好,前三年的经营都非常不理想。徐冠洪虚心向农业技术专家和周围老农学习种养殖技术,专攻稻鱼共生有机循环农业。“现在这整片区域专门发展有机循环农业,稳产稳收,每年都有增收的趋势。”徐冠洪告诉记者。
除了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徐冠洪还在仁庄、方山等地建立青田田鱼原种保护中心进行培育繁殖,较好地保护了田鱼原种的纯正性。经过11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徐冠洪不仅大幅提高了水稻、田鱼的产量,稻鱼基地也从原来的5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240多亩。
徐冠洪还尝试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民加入稻田养鱼产业,并且通过东西部合作帮扶工程,把青田田鱼“远嫁”到四川省古蔺县,为他们提供鱼苗,带去技术,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徐冠洪结合青田实际编写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农户的田鱼孵化与育苗技术,还通过开展示范、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带动了3 000 多户农民从事稻鱼生产经营,让众多农民年增收4 000多元。
从学习实践到传承推广,不知不觉间,徐冠洪成为青田稻鱼共生文化的传承人。2022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开幕式上,他作为农民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向世界展示青田稻鱼共生的独特魅力。2022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他荣获了“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水产养殖一等奖。
徐冠洪表示,荣誉是肯定,也是动力,今后要继续做好生态农业,当好农遗保护者、传承者和发展者,为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