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 彰显课堂本色

2023-06-25 19:30夏丹丹
考试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夏丹丹(198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傅家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教学的意义和根本目标,特别是如何组织更高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全面地参与学习,实现全面化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当前教学情况,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真正协调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在化繁为简的同时彰显课堂的本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实现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9-0071-04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师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目前,虽然“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但是仍有语文教师受制于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的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背诵和记忆基础知识,在这一形势下语文教学的范围比较狭窄,学生也难以实现个性、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受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限制和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灵活和多元,基本上依然是以单纯的语言教授为主,多媒体、小组合作等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很少,且大多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难以融入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去,无法自由、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致使学生仍将语文学习看作一种压力和负担。

(三)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机械重复

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以生字词、段落与篇章的抄写为主,要求学生在大量抄写中实现背诵和记忆,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现实需求,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作业内容的多元化、实践性和趣味性,最终导致学生在机械重复的作业当中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在落后教学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用最终的测验成果、考试成绩等来对学生做出评价,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实时评价,这样一来语文教学评价就会显得比较片面,而且也不够客观,教师则无法依据评价来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二、 “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为了明晰“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思路,教师首先需要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以及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根本宗旨,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关键性的思维工具。在此基础之上,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把握“双减”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实质,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指引,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寻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和氛围,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并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

三、 “双减”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

(一)多维解读教材,牢牢把握教学基础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全面、深入、多维解读,明确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从而对全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据此来设计教学方案,确定结构、层次都清晰分明的教学内容,夯实课堂教学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本课是围绕母爱无私、细腻为主题展开的描写,作者将“同一个母亲”的行为,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相同的,她“啰唆”,嘴里总是念叨着什么,可是当我们离开母亲后,却又会时时刻刻想念母亲的唠叨。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述母亲对自己爱的呢?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带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对母亲表达的情感,作者介绍了母亲的工作,通过对工作环境的描写,如,狭小的厂房、闷热的工作环境、震耳欲聋的嘈杂等,作者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母亲却能够“安稳”地工作多年,作者又通过对母亲动作、神态展开介绍,“母亲”的动作熟练,是长时间在这狭小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习惯,疲惫的眼神不仅让作者感到震撼,甚至还让阅读的学生感到心疼。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父母挣钱的情境,所有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都奋不顾身地辛苦工作,教师要结合课文的立意,渗透感恩教育,深入体会课文的价值。

(二)优化课前预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学习,这是“双减”政策的要求之一。因此,在此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课前预习环節,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提前安排课前预习的任务,发布预习导学案,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点和方向,让学生提前学习新课程,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记录下自己不理解和存疑的地方,完成预习导学案,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最终在正式的课堂学习中才能更有目的、更为专注。

例如,在教授《母鸡》时,教师可以先设置预习任务清单,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完成预习任务,预习任务清单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改变学生以往“潦草阅读”的习惯。如,作者是否讨厌母鸡?课文中哪部分体现了这一点?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母鸡的叫声的?为什么会这样描写呢?作者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通过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边注释边阅读课文,待正式上课后,教师可以设置检查环节,邀请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第一个问题,作者是否讨厌母鸡呢?学生回答:讨厌,在课文第一至三段中可以发现作者讨厌母鸡;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有“嘎嘎”“咕咕”两种叫声,教师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描写呢?是因为在写作时忘记转换词了吗,还是有其他原因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学生犯了难,教师可以点拨学生从课文五、六段中寻找答案;针对最后一个问题,这是对整篇课文的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篇课文再次回顾,指引学生感悟作者的描写。通过课前预习的准备,本次教学过程十分顺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能够得心应手。

(三)优化教学方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 融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现阶段,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可以使知识讲解、课文阅读、习题解答等过程更加顺畅高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辅以技术手段,推动“双减”政策要求的落实。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利用AR技术、电子白板、多媒体、微课等技术手段改变知识呈现的形式,转变学生的接受度、学习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创造更直观的教学情境,使语言具有独特的生命与活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最终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草原》时,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草原的景象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中公园里面草丛的景象,抑或者是从图片上见到过草原的一面,如果只是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很难体会到作者眼中那壮阔的草原景观。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如,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壮阔景观,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草原,搭配蔚蓝色的天空,羊群、马群在草原上奔跑,这一景象让很多学生向往。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课文,结合作者的描写,深刻感受草原绮丽的风光之美。

2. 注重对话交流,增强课堂深层互动

课堂教学本身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没有给学生互动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和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和形式,注意使用多维度提问以及平等对话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互动,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思维突破限制和约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语言,提高思维和语言能力,最终落实“双减”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在教授《琥珀》时,这篇课文属于科普类文章,为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琥珀,以及琥珀的形成过程,在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认识琥珀,对刚刚接触琥珀的学生而言,他们有很多好奇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问答活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生:琥珀里面除了蚊子还会有其他的昆虫吗?

师:当然有,琥珀是松油包裹昆虫的一种化石,而里面昆虫都是随机被附着的,比如有些琥珀里面是小蜘蛛,有些琥珀里面是蚂蚁,甚至还有的琥珀里面是蝴蝶。

生:为什么琥珀的形成需要这么久?

师:那就要从形成琥珀的物质来说起了,想要将松油变成化石,需要很長时间的积累,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煤炭、石油,都是经过千年的变化才能形成的。

如此,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关联生活情境,丰富知识现实意义

生活和语文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语文,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拓宽教学理念,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包括熟悉的现象、事物、问题等,实现生活情境的创造和还原,充分体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知识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从现有的认知经验中更深入地了解语文,实现更为轻松和高效的语文学习。

例如,在教授《太阳》时,本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太阳的有关信息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是小小天文爱好者。对此,教师可以先让这些小小天文爱好者说一说太阳的特点,如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什么是太阳风暴、太阳光需要多久能够抵达地球等。在小小天文爱好者说完这些比较专业的内容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太阳对人类以及地球生态环境的作用,学生表示: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物将会灭亡;太阳光能够使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太阳不仅可以为地球提供热量,还能提供光源,人类还利用太阳的光发明了太阳能。通过渗透生活元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也认识到了太阳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四)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目标

目前,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重复和机械的作业。因此,简化和优化作业是“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明确作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以减轻负担为根本宗旨,来制订作业目标、确定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将作业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保证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之余有发展爱好、实现个性发展的空间,从而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达成减负增效的目标。

1. 设计实践性作业

传统的语文作业大多是书面化的,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抄写等,缺乏实践性,因此很难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实践应用,在动手中动脑思考。对此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进行积极调整和转变,从现实生活出发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的指引之下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亲近自然,运用课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做作业来观察生活、动手操作、收集资料,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将作业视为一种压力和负担。

例如,在教授《鸟的天堂》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一项社会实践性作业。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简易鸟窝,制作鸟窝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自设计,从材料、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考虑,有些学生会选择用一些柔韧性强的树枝编制成“碗”状的鸟窝,并在鸟窝底部放置一些柔软的枯草,这样小鸟窝在鸟窝中就不会冷了;还有一些学生在爸爸的帮助下,用木板搭建了“小房子”,这种鸟窝更加美观、结实,细心的学生还会在鸟窝外边刷上不同的颜色,不仅能够防水,还能通过鲜艳的颜色吸引鸟儿的注意,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将鸟窝放置在适合的位置上,拍照留念,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观察是否有小鸟进入鸟窝。也可以将制作好的鸟窝带到学校,在教师的帮助下,放置在校园内的树枝上,为鸟儿提供居住场所。这项作业趣味性十足,可以改变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在完成这项作业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谈一谈这次活动的感受,帮助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 设计层次化作业

不同学生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转变统一化的课后作业,设计并实施层次化的作业,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因此,“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班级内的每个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进而针对学生间的差异来设计层次化的作业,包括三个不同的难度层次,让学生依据自身需求、能力来选择并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最终让学生可以从作业中获得适应性的发展、进步。

例如,教授完《草船借箭》后,教师将本课知识点进行整理,依据知识点的难易来设计作业,如,“拼写”作业相对简单,那么这层作业可以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不仅要书写正确,更要书写美观。

擂台( ) 更正( )

忌讳( ) 呐喊( )

再比如,用某一字组词,这类作业也相对简单,同样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擂:( ) ( ) ( ) ( )

更:( ) ( ) ( ) ( )

最后,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这类作业由学生选做,基于自己对本课学习的收获来选择做不做。

如:将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对下面的句子缩句。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情況进行相应的批注。

(五)“推陈”“出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多元的评价能够鼓励学生对知识学习保持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立德育人,所以“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推陈出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准确规范地评价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包容,即通过对学生不同方面的评价,包容学生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引导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在提问环节中加入评价,如,请同学们回答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主要讲述了四个季节的景色。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做出评价。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看来在课前做足了功课,那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学生回答:按时间顺序。教师再次做出评价:非常棒,大家对课文的理解很到位,那么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随后学生回答:对照结构。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这样做出评价:这位同学给出的答案有些偏离正确答案,说明这位同学思考了,但是没有找对思路,哪位同学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呢?学生:总分结构。师:非常棒,课文是按照总分结构来写的,前面回答错误的同学不要气馁,老师相信后面的问题你一定能够回答正确。

四、 结语

综上,“双减”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是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力动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认真了解“双减”政策的核心精神和内在要求,促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状态,促进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珍.构建板块式教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5):27-28.

[2]肖金英.“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2(6):35-36.

[3]张胜,董战荣,宋文杰.化繁为简 多层评价: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设置及评价的思考与探索[J].山东教育:小学刊,2007(10):22-23.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措施探究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