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牧歌之音

2023-06-25 00:02孙甜鸽
艺术广角 2023年2期
关键词:现代性乡土

摘 要 丁莉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研究(2015—2020)》以现代性为眼,纵观农村影像的构建手法与审美认知,在审视艺术表现与社会进程的关系中,彰显了深切的乡土情怀与深沉的现实思考意识,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现代性;乡土

农村题材曾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得以繁荣的重要元素,这与我国深厚的农业文明积淀、悠久的现实主义文艺传统密切相关。然而,该类型创作近些年来逐渐式微,体量与质量整体下滑。在《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引导下,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虽然有所回升,其间亦有佳品出现,但整体艺术水准亟待提高。基于这一现状,丁莉丽教授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研究(2015—2020)》(人民出版社,2022)一书,对近年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现状作出了深刻分析,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及时、实用的参考意义。

全书立意高远,眼光开阔,案例丰富,分析细致,整体研究价值较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贯穿全书的文化视角——作者立足于现代性的大潮,通观了近几年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市场表现,在分析其产业困境的同时,整体上具有一种关注农村社会进程与人的生存的深沉意识。整部书的布局和创作目的都指向农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影像创造前景。这样一种历史的、宏观的思维站位与文化视角,展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辽阔的胸怀,也赋予了该书深刻的文艺批评价值。

一、现代性的思维坐标

现代性是作者思考、写作此书的深层坐标。作者在观照乡村现代化建设与乡土传统的纵横交错轨迹中,对反映这一社会形态的电视剧艺术予以分析评判,视野开阔,论述深刻。

对于2015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整体创作,作者于开端便给出了判断,也奠定了本书的讨论基调——与农村社会发展喜人的物质成就及快节奏相比,该类题材电视剧创作水准并不令人满意。作者较全面地罗列了此类艺术表现的不足之处,诸如内容单薄、母题过时、审美风格粗粝、价值观念生硬、样板化创作、想象失真、悬浮创作,等等。不过,此类评论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指向了更深处。创作主体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掌握未能直抵关键,无法洞悉社会百态下的矛盾与痛点,其艺术处理与现实便形成了相对的错位关系。因此,对农村现代性认知的浅陋或片面,使创作不仅难以包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千面万象,更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上流于匮乏、苍白。应该说作者的批判是在一种系统的、社会的、历史的眼光下完成的。通过现代性之眼,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各类问题也被置于一个有深度、有秩序的空间中。

在批判的基础上,作者在第一章“农村题材电视剧何为”中,给出了该类电视剧整改的基本方向——提高产业竞争力、审美价值与传播效应,同时,也明确展现了更高质量的电视剧创作在现代化表现中的任务要点。如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与深度表现,对农村民众精神脱贫紧迫性的认识与传达等。全书中间章节的详细分析便基本围绕以上任务而展开。

此外,作者还关注到农村现代化进程对人所造成的精神困惑与伤痛。对于农民而言,城市的崛起不断促使农村边缘化,物质与精神上的落后之感难以避免。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现代化生活的高压造成了心灵的疲惫,而旧日熟悉的农村面目渐改,记忆中的故乡逐渐成为一个面容模糊的想象物。这种凝滞而无处安放的心情成为现代社会中特殊的乡愁意识。当前电视剧创作普遍忽略了此种情感现实,而作者的关注可谓触及了现代化症结的精神内核,触角细腻,见解独到。

在宏观的眺望之余,作者细腻地以现代化为眼对农村影像进行了近景审视,入微、针对性地剖析了电视剧创作中的诸般问题。凭借细致的影像分析,农村社会发展的弊病得以高清化呈现。在第三章“影像农村:‘现代性视域中的时代镜像”中,作者详细地展开了一组现代性农村影像的归类、批判、展望,确立了该书的研究方向:明确当下围绕农村现代化所形成的影像聚落形态,分析这些影像表现手法对社会精神的认识与谬误。

以现代性为轴,作者将纷杂的农村影像基本归为新旧两类,并在两类影像中分别指出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表现问题。新农村即表现现代化建设的一类,作为当前农村影视题材的主力军,此类创作整体表现水平不尽人意。作者明确指出该类创作的通病:创作者往往将现代化设置为创作的前置目标,这样一种比较功利的创作前提造成了创作过程的紧张感。创作者多着意于对现代化外在形态的渲染,因而无法舒展地描绘复杂的社会变动实体。因此,作品的创作目的比较外显,并往往依靠牺牲逻辑、人物形象等方式达成,创作者的工具思维随之暴露,造成了剧作质感虚假、现代化观念空乏等问题。作者将这一类型创作命名为“样板空间”,概括相当准确。

旧农村则指关注乡村物质贫瘠与精神痼疾的一类题材。此类题材的电影数量较多,电视剧创作相当缺乏。相对于新农村在现代化表现中的表层化、悬浮化而言,此类题材以批判为主,补充了新农村题材未能触及的暗面。作者不无痛惜地指出,这类题材创作延续了现代文明批判的传统,触及了一些真正的社会痛点,恰是文艺工作者应努力掘进的领域,评论比较深刻。

当然,现代性并不仅作为一种批评的武器,作者于此出发,也尝试思考问题的落脚点。在指出前两类题材的不足之际,作者建设性地提出,立足于农村本位,发扬农村文化特色,探索审美现代性的建构问题应成为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方向。作者借助乡村牧歌的审美风格来阐述其理想,并列举了当前影响较大的李子柒与丁真的文化现象作例。应该说,這是作者在现代性思维据点上的独到性见解。

作者强调,在乡村牧歌的美学表现中,探究农耕文明的现代性之路应成为重点,这一点是较为务实的提法,一方面充实了关于乡村牧歌的具象想象,另一方面也非常符合返乡就业等政策精神,为文化产业与乡村社会的结合勾画了一条联通的路径。当然,尽管李子柒等文化现象亦具有争议,而现代化进程的表现难题亦不足以借此全然覆盖,但考虑到该类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作为一种可行的美学风格尝试,乡村牧歌的提议反映了作者敏锐的文化嗅觉与热情的文化建设心态。

二、社会进程的图景呈现

除却一种整体性的思考之外,作者还针对性地呈现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图景,以典型、生动的对象分析支撑起了社会进程的宏大理念,融巧妙的思维结构、工笔式的批评技法、饱满的美学氛围为一体,展现出其独到而圆融的批评功夫。在第三章“影像农村:‘现代性视域中的时代镜像”与第四章“农民形象:时代面容的审美呈现”中,作者分别展示了整体性的乡村图景与局部性的个体形象。

不同于电视影像所呈现的具体画面,整体性的社会图景凝聚着特殊的审美想象,具有朦胧之美。作者致力于截取一些重大的社会改革场景以尽力勾勒乡村图景的边线,辅以具体的生活事件作色彩填充,在张弛有度的谈论中绘制出了一幅错落有致的农村图景。按照作者的梳理,当前农村电视剧呈现的影像风景基本具有三种形态: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旧乡村的荒芜图景、理想的乡村牧歌风光。这样一幅图景对应着作者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全面理解,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建设态势,农村社会建设局部虽然充满着反复与矛盾,但整体前景是光明的。

如果以一种欣赏绘画的视角进入作者的影像布局中,农村社会这卷巨幅图画将呈现出鲜明的风格差异。新农村建设的影像群常显粗糙,画风统一而单调,缺乏精致的渲染与成熟的笔法。旧乡村图景的色调较为灰暗,在整个乡村图域中也显得占比较少。乡村牧歌风光虽然色调光明柔和,但边线不清,内容也较为模糊,整体上仅作为一种印象式风景而存在。在此种天然形成的图景比对中,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地域文化表现上的失重现象自然显现出来,这也是作者甚为关注的。

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绝大部分取材自北方生活,东北文化更是与农村文化画上了约等号。整体荧屏画风因而显得极为相似,美感度下降的同时,影像也失去了其文化传播与想象启迪的重要功能。相较于东北文化在全国已形成的深厚的影像记忆,南方农村并不具有一种对应的文化图景,更遑论各种风土人情、民俗遗产的展示。这不能不被看作是当前电视剧创作的空缺与遗憾。《青恋》一剧在这方面就表现得比较出色,作者在第七章特别开设了个案分析,指出《青恋》在风情格调与文化形象上独具新意,将其看作是当前南方农村叙事表述的标杆。

在个体形象方面,作者建构了比较完整有序的图景体系。以建设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分工为轴,农民群体可基本分作引路人(老农民、新农民、基层官员)与落后分子(先富能人、后进农民、跟班式农民)两类。此外,作者还自觉关注到女性角色(花木兰、空洞形象、受男权桎梏的女性形象),并从社会学角度意识到妇女生存面貌与社会进程有直接的相关性。其形象分类既遵循了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基本人物范畴,又兼顾了女性批评的个体优势。该章写作见情见智,在人物分类与阐述上极富创见,对当下电视剧人物塑造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以其中的跟班式农民形象为代表,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关注有力打破了“先进”与“落后”的二元划分手法,并触及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通病。色彩鲜明的改革弄潮儿与落后分子通常是农村题材创作中着墨最多的部分,并常以对立、斗争的方式构成故事的主要逻辑。与此同时,普通农民常成为支撑故事发展的工具,缺乏生气。这类创作恰恰抽离了农村生活最真实的血肉感。社会改革并非抽象的理念,其对象正是复杂的人。农民群体作为现代化文明要引领的群体,他们身上的可改造性与一些难以消除的文化特征正是构成社会图景的真实肌理。他们被改造,同时亦推动历史发展,这样一种辩证交互逻辑的具象化是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任务。同时,在理念支配之下的农民群体往往服务于剧作的粗暴逻辑,因剧情需要而迅速转换阵地,时而进步,时而落后,成为传统与启蒙的双重指涉与分裂载体。

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指出不仅触及了农村电视剧创作对现代性的理解弊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彰显了作者在文艺批评中的历史眼光与坚定的人民意识。作者批评将农民群像化作导演手中之泥的技法,其谈论严肃而深刻。

另外,作者对于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关注不仅局限于该类题材自身,更结合了当下女性意识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他题材类型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式,视阈相当开阔。作者警惕性地指出,乘着女性意识的发展东风,一批包裹着女性解放、女权思想外表的剧作内里仍然腐朽落后,是旧封建思想的回魂,对此应严加辨析。作者还呼吁更多的文艺创作者从根本上反思女性的出路问题——尽管女性问题与主旋律的联合是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通用策略之一,然而这并不应该成为回避,乃至牺牲女性生存之思的理由,只有加强对现实主义的深耕,才能唤起更多的共鸣与认可。

三、批评中的建构意识

作者在全面分析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优劣时,还有意识地延伸了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建构性思考,在意识引导与举措构想中都表现得尤为积极,做到了推陈出新,破立并举。

在意识引导方面,作者在批判既有创作的不足之余,一方面能够始终立足于农村本位,在包容农村社会生产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不以高姿态凌驾于题材之上,在审视过程中保持目光的客观与平和,具有自觉的乡村切近意识,为整个批评思考提供了开阔的前提。另一方面,作者能直面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包括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等大的层面,以及其中的社会痛点与改革症结问题,诸如伦理观念的断裂修复、精神脱贫、女性生存出路的探寻等。应该说,作者在现代性视角上对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较深刻的思考与期望,表现出了可贵的现实主义姿态。

作者还具有比较明显的建立乡村乌托邦的意识,这是全书的思想亮点所在。相较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工程量,农村社会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文明伤痛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作者提出乡村乌托邦建设的构想,反映出了其对文化之根的灌溉心态与责任感,对于缓解当前农村现代化困境当有參考意义。

首先,乡村乌托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文化回归意味,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辩证守护。农业文明作为中华文化的底色,中国人自古就有浓重的乡愁情结。应当说,现代化致力于改变的是落后生产力及其附属的陈旧传统,而对农村这片孕育了华夏民族精神的土壤应注重其养分保护,包括根植于农业文化基础上的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观念。在现代化建设中辩证地融合传统资源,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与当下乡村建设政策指示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应注重培植乡土文化特色,避免文化创作陷入伪现实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中。

其次,乡村乌托邦的提出致力于强调新时代乡村文化的超越性力量,在守护传统中又彰显文化自信。乡村的边缘化一方面造就了文化心态的隔绝与疏离,促使乡村想象只能停留在模糊不清的层面上;另一方面,农村的现代化变革又拉扯了这种想象,模糊的记忆在乡村巨变中更有错位之感。作者对这一心灵安放问题不无担忧,因而提出乡村乌托邦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目标。作者一再强调,目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普遍缺乏超越性的精神,因而无法形成文化认同,这本质上反映出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认可的缺失。乡村乌托邦的提出背后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寻根心态与现代化经验反思,使乡村文化振兴有了明确的提升方向与更开阔的价值。

最后,作者对于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讨论始终立足于产业化基础上,具有必要与自觉的市场意识。农村题材电视剧归根到底是作为文化商品而存在的,其社会效益的实现必须通过市场表现来达成。因此,关注收视率等商业因素具有现实层面上的决定意义。在第六章“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市场拓展空间”中,作者从题材的拓宽和类型的杂糅、目标观众的扩大和风格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拓展和营销策略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际的分析与探索。

作者明确提到了几点重要的举措与建议,锐利之余不乏诚恳:其一,就创作者而言,应坚持对农村题材与其他题材创作的一视同仁,而不带有成见与偏见。这是指部分创作者对于农村题材抱有一种卑下、远离的态度,似乎农村题材创作的问题在于题材本身。这一心态从根底上破坏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生存环境,对其长远发展不利。其二,创作者应有意识地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不能为了呼应主旋律而进行命题作文式的创作,试图获得豁免权,摆脱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劣势的责任。其三,政策制定者应该尊重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一般文化商品的属性,不应该对其提出过多的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包括制定各类保护政策与强压政策。其四,作者还以个案分析的方式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详细的抓手。在第七章中,作者细致分析了《初心》《平凡的世界》《青恋》这三部代表作品,其中关于部分问题的深入阐述可以作为电视剧创作的重点创新方向。如农村题材电视剧口碑在不同播放渠道间脱节的问題,电视剧价值的多元化创造问题,对政策的灵活领会与表现问题,以及地域文化与农村剧的突破问题,等等。尽管这几部作品在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中表现较优,但作者对其口碑成因采取了多侧面的分析,做到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为后期同类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可靠的借鉴标准。

综合全书来看,作者尽管对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出了较多批评意见,但从根底上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态度是积极与鼓励的,这根源于其自觉的人文关怀心态。作者对于农村生存现状与文化断裂之痛的感触伴行于文字间,这种贯穿性的文化寻根立场促成了此书写作的问题意识与建设热情。

【作者简介】孙甜鸽: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青年学者。

(责任编辑 刘艳妮)

猜你喜欢
现代性乡土
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观念
清季乡土教科书的编撰与审定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乡土中国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芬芳乡土行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