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视域下的茶具设计研究

2023-06-25 23:10:39杜敬卿陈国栋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

杜敬卿 陈国栋

【摘 要】目的 基于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性转化,研究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新思路。基于“从遗产到资源”的视角,以“文化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架构“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念模型,并运用于“和合礼茶”主题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茶具创新设计的耦合,不只是传统元素的移植和嫁接,而是立足于演化之后的创生:“共生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同质异构”的地域文化基因。通过对“台州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的深入剖析和凝练,支撑了我们在茶具设计过程中对台州“和合文化、山海文化”符号的重构、转换和意象化表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符号;和合文化;茶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7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文化在我们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现出来。”人类学家萨林斯的观点为当今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意义的阐明做了一种铺垫。[1]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深化的“后非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创新领域的“活用价值”日益提升。非遗创新性传承与当代茶具设计的耦合,尝试观照与考量地域文化精神在当代茶具设计领域的适度表达。通过对台州非遗资源的整合,以当代设计语言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样式,探索并实践非遗从“原生”到“再生”的蜕变,使非遗以文化产品的方式重新融入现代生活空间,从而发挥“设计服务大众的最大效能”。[2]

一、茶具设计的流变与趋势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西汉王褒《憧约》中已有“烹茶尽具”的记载。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二十四种煮茶、饮茶器具,表明唐时饮茶用具已从酒器、食器中逐渐分离开来,自成一个系统。整体来看,茶具的发展和茶叶的利用方式、工艺水平、审美及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从早期的煮饮,到唐代烹煎、宋代点茶,直至明清的散茶瀹泡,茶具经历了由兼用到专用,由粗趋精、由简趋繁,至今功能及风格多元并存的演变过程。[3]在“品茗”被视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的文化背景下,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的茶器具,成为展现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趣的物质载体。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文化步入复兴。茶具的使用面临着由功能性消费到符号性消费的转变。对仪式性、叙事性需求的回归,使得茶人对于“器用”本身的关注,拓展到场景、空间及情境层面,寻求“茶、器、人、境”的整体协调与统一。反观当下,茶具设计一方面囿于传统工艺美术曾经创造的高度难于逾越。另一方面,日益加深的商业动机彻底改变了中国“茶艺”的面貌,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制造过程中,茶具面临同质化严重、设计风格杂乱无源、产品语义表达欠缺的问题。[4]经调研,62%的人认为当下的茶具设计缺乏新意,79%的人表示希望看到兼具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审美习惯的茶具产品。源于“阿里指数”的数据表明:由多件茶具搭配成组的“茶具套组”,以“使用便捷、功能齐全”的特质,采购及供应指数近三年均排在“茶具”这一类目榜首,而具有传统风格的中式茶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见表1。

在传统地域文化保护与重塑的背景下,基于当下生活方式和茶事体验习惯,充分挖掘并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从而赋予茶事过程中“物”与“器”更多的象征意义,恢复日用产品与地域文化的断裂关系,成为当下茶具设计的重要课题。

二、“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视域下的创新设计理念

(一)“台州非遗”文化资源分析

台州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浙东唐诗之路”交汇处,自古便是我国瓯越文化中心地,历史底蕴深厚。孕育了形态多样、地域特征鲜明的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表1。

1.以台州干漆夹纻造像、翻簧竹雕等为代表的“融合型”传统技艺类项目

台州地处“百工之乡”云集的浙东南。西有以木雕著称的东阳,南有以石雕著称的乐清,匠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交流,造就了了干漆夹纻、翻簧竹雕、针刺无骨花灯、一根藤木作、彩石镶嵌等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技艺项目。这些项目造型优美精巧,寓意吉祥美好,对材质和工艺的运用娴熟自如,体现出高度成熟的造物智慧,对于现代设计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2.以台绣、玻璃雕刻等为代表的“创生型”非遗项目

台州是中国古代沿海通往日韩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是古“海上丝绸之路”东线的发祥地之一,始终站在海外交流的前沿。台绣在传统地方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西方传入的“天主堂花”的特点,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抽+拉+包+雕”等刺绣针法相结合的“雕平绣”技法。省级非遗台州玻雕技艺则是对清末时期进入中国的玻璃加工工艺的本土化改造,折射出台州传统技艺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特质。

3.以海洋剪纸、温岭大奏鼓等为代表的“地标型”非遗项目

台州三面环山, 一面濒海。天台山文化、海洋文化的并存激荡,深刻地影响了台州的民间艺术。温岭大奏鼓、海洋剪纸、送大暑船仪式、鳌龙鱼灯舞、渔民号子、海产加工技艺等以海洋文化为母题的项目;以三门石窗、新前采茶舞、竹纸制作、杨家祭冬等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项目。鲜明地体现出了地理因素、自然资源在非遗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台州“山海文化”特色的非遗资源集群。

整体来看,这些项目空间区域分布均衡,体现了台州地区瓯越文化、山海文化的融汇与碰撞。在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曾经根植于传统“农耕海做”生产方式的非遗正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与自身转型的多重考验,保护与发展工作形式严峻。

(二)文化资源整合视野下的非遗创新设计

在原生土壤逐步缺失或变异的当代语境下,单个项目“样本式”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往往遮蔽了非遗“外显形态”背后的内在关联:即在地文化的“同源、共生”特征。[5]“文化资源”的视角则更多地传递并强调了“文化遗产”的资源意义和价值。因为非遗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响,更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如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艺术审美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品牌资源等。[6]这些资源既可以作为技术资源,还可以当做智能资源。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知识、象征符号、艺术形态、生态材料和文化空间,是当代设计重要的文化基础。同时,从本质上来说,设计作为造物活动,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资源,而是以“建设生存方式为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创造各类事物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7]因此,在“发展与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后非遗”时代,弥合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须秉持“从遗产到资源”的理念,通过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流行范式,基于当代审美取向进行设计,将其融变成新的文化、新的社会肌体的一部分,使其溶解在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8]基于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涉及三个层面(见图1)。

一是台州文化精神的挖掘。时代与地域风俗环境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种类和形态。从文化的角度来说,非遗项目的千姿百态是地域文化精神“同质异构”的结果。非遗的同源性、共生性、互赏性特征,背后是交叉传承的文化基因,承载着共同的地域文化记忆。这种基因成为一种感情的纽带,使人们找到强烈的文化归属感。[9]对台州非遗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加以挖掘和梳理,是创新性传承得以展开的根基。

二是视觉符号的整合与衍生。基于地域文化的现代设计战略,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地域特色文化的提炼、设计符号的转换及现代设计方式的呈现。[10]台州非遗文化资源中的视觉符号的提炼,是指将非遗资源中的造型、材质、工艺要素或“抽象的概念、文化或者精神”等感性符号因素,转换成具象的符号或形态。如图形、文字、色彩、材料、造型与结构等基本视觉元素,在重组、创意、抽象、隐喻等现代设计手法的介入下,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之中,从而唤起使用者对其特有文化的记忆与想象。[11]

三是品牌形象的统一塑造。由于大部分台州非遗项目分布分散,聚集度低,缺乏对于地域文化的系统研究作为支撑,故未能形成文化品牌资源的规模效应。非遗的创新性传承,可以通过标志性品牌的塑造,集中优质文化资源,围绕特定的文化品牌展开设计和推广,以實现“有效整合文化资源,达到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12]

三、“台州非遗”文化符号的挖掘与提炼

(一)台州非遗中的“和合文化”符号

台州文化精神的核心实质是一种和合的文化。[11]“和合”历来就是台州非遗最重要的表现题材,不同的非遗创作者赋予了“和合文化”迥然各异的视觉面貌和文化内涵,体现出清晰的演变脉络。在刺绣、竹木石雕作品中,则常可见到“荷花”(和)、“食盒”(合)的谐音象征图形;无骨花灯“绣球碗灯”则用相互扣合的“碗”来表现家庭关系的“和合”;在天台“一根藤”花窗中,甚至仅用一根首尾相连、连绵不绝的“和合藤”来传达和合永续、生生不息的理念,体现出传统民间美术高度凝练的象征性和装饰性技巧。这种抽象衍生、自由想象的能力,给我们当下的设计造物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见图2。

(二)台州非遗中的“山海文化”符号

台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明代台州学人王士性在《广志译》中,描述“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海滨之民”。清末民初学者喻长霖有云:“台郡山海雄奇,士多磊落挺拔”。“负山枕海”的地理环境为民俗传统的地域化生存提供了天然屏障,培养了台州人“刚”性与“灵”气兼具的文化品格。[12]体现在非遗上,一是海洋主题性项目众多,如温岭大奏鼓、海洋剪纸、送大暑船仪式、海产加工技艺等。二是与山、海元素密切相关的意象符号的大量应用,如山石、海浪、水纹、云气、渔猎等图形符号的频繁出现。三是造型风格率真自然,兼具精巧富丽和疏朗轻松的格调。如果说和合元素是台州文化的精神内核,“山海”视觉语言的应用就是台州自然地理元素在非遗中的视觉化体现。

四、“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视域下的茶具设计实践

本次实践,我们把茶具套组的主题设定为“和合礼茶”,以“祥和、雅致、吉庆”为基调。茶具的设计不局限于单件泡茶工具的造型,而是对“和合”主题茶席的整体设计与构思。通过对茶壶、茶杯、茶盘、茶席的整体设计,把“品饮”衍展到“礼茶”的茶事体验中,适度融入仪式感,突出作品的地域文化内涵。追寻茶之生活的呈现与表达,领悟“茶意器韵”之味象。[13]

(一)台州“和合”文化符号的重构与品牌塑造

在视觉符号的挖掘上,对台州非遗项目中频繁出现的“和合”元素加以归纳重构,以更加简约的形态语言传达“和合、山海”主题。因为传统的“和合二仙”的图案形式比较复杂,并不符合当代简约、明快的审美习惯,因此,我们参考了台州“一根藤”木作格心的结字方法,以合体字的方式设计字型,并搭配线条化的山海形态,构成抽象简约的和合视觉符号。后续这个图形将以品牌logo的方式出现在产品和包装物料上,成为品牌化延展的核心。此外,在茶壶的造型中融入荷花和食盒的意象,以呼应“和合”的核心主题。见图3。

(二)造型语意与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合

产品语意设计将“形态”(美),“功能”(用)两种信息进行整合, 使用户不仅能方便地使用产品,还能够有效地享受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14]优秀的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还应作为产品意义的传达手段。“和合茶礼”套组通过对现代“工夫茶”茶具的使用情景的反复模拟,力求兼顾形态功能(外延语意) 和感性认知(内涵语意)的平衡。

一是泡茶具的设计。泡茶套组由一壶四杯组成,创意源于“和合文化”符号中“荷”与“盒”的形态。壶为容量300ML左右的直身广口“三弯流”硬提梁样式,可适用于大部分茶叶。提梁造型及壶体、杯体的表面棱纹是对荷花花瓣形态和纹理的模拟,且具有良好的防滑、保温效果。铜质提梁增加了顶部配重,经打样试用,倒茶时手部的受力点到壶重心的最小角度约30°,相较于盖碗和侧把壶,该握持方式对这个容量的壶重体验最为友好省力。见图4。

二是茶盘的设计。80cm长,30cm宽,5cm厚的排水式实木茶盘,整体比例修长,造型简约,符合泡茶时的人体尺度需要。茶盘下部内收的弧面造型,侧面看如同船的形态,与壶杯的外形相呼应,且便于茶盘的取放。经过反复打样调试,落水槽的宽度和间距均为6mm,排水平面高度差为10mm,保证了茶水的顺畅流排。同时,落水槽优美流畅的曲线线条则源于对台州“山海”元素的抽象表达。

三是在茶盘的设计过程中引入“香道”,突破了传统茶盘置具承水的单一功能。茶盘的右上角区域设置了一个放置卧香的香槽,内部覆盖防火棉,槽内可放置线香,铜质香盖透气孔的造型是对天台非遗“和合藤”经典图样和山海形态的简化。在品茗过程中,山水相照,烟云氤氲,颇具动态美感。见图5。

(三)色彩、材质与工艺的意象化表达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重视色彩的象征、比附意义,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讲究视觉意匠,突出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受。[15]不论是朱金漆木雕、彩石镶嵌、无骨花灯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还是温岭大奏鼓、黄沙狮子、台州乱弹等曲艺的服装道具。台州非遗的配色既符合传统程式化的“五色”理论,又具有浙东南地域文化特色。除了常见的赤、黄、金等传统色以外,木作器具还常采用海洋贝壳类生物制作的螺钿工艺或彩石镶嵌工艺,呈现出光泽晶莹 、富丽夺目的视觉效果。本作品选用饱和度稍低的朱砂红为泡茶具主色,局部点缀铜质。茶盘选用台州传统木作常用的红木材质,表面采用天然大漆处理,还原原木色泽。茶壶选用透气性能较好的陶,表面施岩沙釉,触感亲和温润。呈现出热烈喜庆、鲜明愉悦的视觉效果。

“和合茶礼”套组风格雅致端庄,造型方圆有度,动静结合,功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第十八届全国设计大师奖中获铜奖,并获国家专利两项。

五、结语

“台州非遗”文化资源整合创新视域下的茶具套组设计研究,在对茶具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研基础上,结合对台州非遗文化资源的分析、梳理、整合,提出3点创新思路:一是挖掘提炼能够体现台州文化精神的视觉符号,结合现代设计的手法加以重构与品牌化塑造;二是通过功能语意与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合,寻求茶具形态、功能和意义传达的平衡;三是借由色彩、材质、工艺的意象化表达,实现茶具使用过程中情景氛围、文化内涵的互融。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茶具设计造物的碰撞耦合,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进现代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

[2]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J].民俗研究,2014(2).

[3]朱郁华.中国茶具的历史发展及美学风格的嬗变[J].江南大学学报,2000(3).

[4]张世炜.以“莫愁壶”为例探析城市地域文化背景下现代茶具设计的新思路[J].包装工程,2019(10).

[5]黄仲山.京津冀一体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传承与协同保护[J].中华文化论坛,2017(1).

[6]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柳冠中.事理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8]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

[9]簡圣宇,梁冬华.第七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暨“地域文化与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12(1).

[10]明慧.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中州学刊,2013(9).

[11]周蕾,杨君顺.整体设计中的产品语意体系研究[J].包装工程,2009(3).

[12]杜淼,刘岩芳,过仕明.我国文化资源整合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情报科学,2013(12).

[13]袁乐辉.论日常“茶颜器式”的茶意与美育的自觉教化[J].茶叶通讯,2020(3).

[14]韩军,舒贝宁.日用陶瓷——茶具产品语意设计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5).

[15]陈晓敏.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J].艺术百家,2008(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YJC76001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Y19G020003)。

作者简介:杜敬卿(1983—),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开发;陈国栋(1980—),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设计创新。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符号的由来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变符号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