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
创造了票房神话的电影《战狼2》有这样一幕剧情:特种兵冷锋逗留的非洲国家发生叛乱,叛军大开杀戒,血流成河。期间,他得知有一位陈博士被困在五十五公里外的医院,而叛军则不惜一切代价要抓住这位博士。危急时刻,冷锋及时赶到,救下了她。
陈薇,就是女主陈博士的原型。
1966年,陈薇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中共党员,安全生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她姿容秀丽、智力超群、多才多艺、活泼开朗,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孤独艰辛、默默无闻的科研报国之路。
人生抉择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清华大学读研时,一次,陈薇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取抗体,被这里的尖端课题和科研设备所吸引,产生了投身其中的强烈愿望。硕士毕业时,有别于其他同学,陈薇放弃了光鲜靓丽、收入不菲的白领丽人工作,拒绝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作出了一个重大抉择:参军,去地处荒凉、廖无人烟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科研。
无论做科研还是做什么,只要我们选择了一条孤独求索之路,就不能有攀比之心,看到他人花团锦簇,而自己只能忍耐寂寞,在领域里日复一日地攻关克难。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完美爱人
陈薇是天之骄子,却有质朴的情怀,没有绞尽脑汁去攀龙附凤,她的择偶非常简单、随性。在火车上浪漫邂逅了麻一铭,收获了一生挚爱,无比幸福美满。他放弃了自我更好的发展前途,为她料理各种琐事:他排除众议,坚定地支持她投笔从戎;需要加餐或买东西,她一个电话,他就赶紧为她的团队采购;不肯让她做家务,认为是对她才能的“浪费”,觉得她做别的事情更有价值;当她因实验失败而崩溃时,他在精神上慰藉她的心灵……他用实际行动诉说真情,为她撑起了永远安心的“避风港”。
艰险“玩毒”
临产前两天,她坚守在实验室。初为人母,纵然对儿子万般割舍不下,陈薇只休了一个月的产假,就飞去美国。那几年,她很少在半夜12点之前离开实验室,甚至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非典”时,为了和疫情抢时间,陈薇和同事们不顾实验室里负压缺氧的环境带来的剧烈头痛,进之前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使用成人尿不湿,以减少出来的次数,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长达100多天的时间,她没有见到自己的家人;跑遍了全国83个“非典”定点医院,在高危人群中指导用药、收集数据,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西非埃博拉暴发时,陈薇率领团队走进塞拉利昂,走到志愿者中,危险重重。最终,她们取得了临床试验的成功,为疫区人民筑起安全屏障,让国际社会受益。
新冠爆发,在武汉短短的三个月,陈薇头发花白不少。陈薇团队研发的“雾化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数据,成为国际首个公开发表的新冠疫苗黏膜免疫临床试验结果。“专利是我们的、原创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在任何场合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陈薇的话掷地有声。
“放养”子女
陈薇曾经在她的演讲中提过,她不愿意给予孩子太高的要求。
她是这样对孩子说的:“ 我从来不奢求你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希望你是快乐的、健康的、富有爱心的。”
麻恩浩作为家属,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言,特别提到了妈妈从来没有对自己要求过高,尊重并且支持自己的选择。
对他的唯一要求不过是:“你这辈子做好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欢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欢干的事业。”
这种看似“放养”的教育,其实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天性,“任由”它发展,因势利导。
在一度热播的刑侦剧《冷案》中,女儿林慧,从小品学兼优,考上了名牌大学。她的父亲林老师,奉行高压教育,从来不准女儿违拗他的意志。林慧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半点发言权,最终被父亲推向了堕落的深渊。林老师惋惜地说:“林慧曾经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作品啊……”
在《奇葩说》中,黄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時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作为人母,一方面,我们收一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孩子不是我们最伟大的杰作,鸡娃不如鸡自己,努力拼搏,让自己成为孩子引以为傲的榜样;另一方面,在亲自教育中适当保留一些“松弛感”,让子女去选择他们热爱的事物,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光与热。
一生都与病毒短兵相接,陈薇接受采访时说:“这么多年来,我不知道埃博拉危险吗?我不知道新冠危险吗?我没有家庭吗?不是的。既然把你放到这个位置了,也带出这个团队了,你这个旗帜不能倒,你这个精神不能退。而且我们现在又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到极致呢?姓军为战,强国为民,我是一名军人,这身军装时刻提醒我们,要成为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要成为为人民守护岁月静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