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国际经贸关系博弈日趋复杂,这些都深刻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大调整、大重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保产业链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破题的关键。本文在总结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总的来看,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但同时也存在不稳定、不强大、不安全问题。未来要坚持系统施策,统筹发展和安全,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夯实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产业链配套,巩固制造业传统优势,进而塑造中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产业链 供应链 产业安全 制造业
作者简介:魏琪嘉,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地缘冲突不断,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极大冲击,全球产业链体系加速演变,进入变革重构期。从国内看,我国要素条件已经发生显著改变,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环境也正在发生明显变化,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际国内环境的叠加演变,使得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金碚,2021)。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链稳定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意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破解影响产业链稳定的突出难题。
一、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
(一)我国拥有极具韧性的产业链体系
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拥有最完整最大规模工业体系的国家。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形成行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长的工业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7.4%,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其中,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余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佚名:《工信部:中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央视网,2017年2月17日,https://news.cctv.com/2017/02/17/ARTIrkyoHMyzN6V5aUTSFDZB170217.shtml。)另一方面,我国产业链体系正在不断升级。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的地位持续快速攀升(宋华、杨雨东,2022),部分领域已经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是亚太地区供应链枢纽,成为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全球三大中间品贸易中心之一。根据2019年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与世界: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我国已经成为全球65个国家的最大进口国和33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国。加之近年来的产业迭代升级创新,我国不仅在传统产业领域优势尽显,而且在集成电路、高铁、5G、新能源、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量子计算机、智能电网等高技术领域崭露头角。创新水平持续提升,自主品牌不断涌现,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在5G、高铁等一些关键战略性技术领域甚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完备的产业体系叠加不断升级的产业链集群网络,使得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具有极强的韧性。
(二)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及人才池
庞大的劳动力及人才池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前提。一方面,我国仍然拥有数量可观的劳动力大军。截至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为8.8亿人,高居世界第一位,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8.8岁,平均劳动力成本总体低于国际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总的来看,我国人口红利依然存在,短期内不会完全消失,一支有纪律、有组织、肯吃苦、肯耐劳的现代优秀产业工人队伍依然是我国稳定供应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人才库且“人才红利”持续释放。我国已经建成规模庞大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和工程师人才队伍。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至9.91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总量已经达到2.2亿,每10万人中就有15467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 数据来源: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一支有技术、有知识且规模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21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达到562万人年,较2012年增长70%,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75.3人年,较2012年增长76.8%。( 数据来源:科技部。)另外,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总计拥有1.12万所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高技能人才,截至2020年,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3588万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总的来看,我國不仅拥有数量可观的劳动力大军,而且初步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
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是我国保障供应链稳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底气所在。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超大消费市场。国内市场的大小对提升国家产业链竞争优势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强大的国内需求不仅能够促进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而且对构筑产业链集群,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很强的驱动作用。目前,我国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14亿人口以及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其背后蕴含着广阔的市场需求。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1万亿元,经汇率折算约为6.83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仅次于美国的7.41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市场仍在蓬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消费需求升级扩容奠定了良好基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9109.44元增至2021年的47412元,增长了1.48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则由2010年的13471.45元增至2021年的30307元,增长了1.25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的消费需求将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2021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08辆,( 数据来源:工信部。)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为500辆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我国汽车消费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之,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保障供应链稳定、提升产业链水平的制胜法宝。
(四)我国拥有日益增强的创新发展动力
创新发展是保障供应链稳定、提升产业链水平的根本动力。一方面,我国产业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张其仔,2022)。近年来,我国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强化科技投入。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278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4%,分别较2010年增长2.95倍、提升0.7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研发经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对我国产业创新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重大技术创新领域,我国正在实现由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转变,这为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产业链安全奠定扎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创新政策机制日臻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也在持续完善。近年来,我国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推动实施“揭榜挂帅”“挂图作战”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引领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力度,加快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速度,促进产业及创新能力从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从量的累积向质的飞跃转变,有力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政策机制的发展使得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些优势条件都是我们保持产业链稳定的底气和定力所在。
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不稳定、不强大、不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保持产业链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仍然任重而道远,难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不稳定、不强大、不安全。
(一)产业链不稳定
产业链不稳定突出表现为制造业中部分传统行业特别是生产加工环节出现向海外转移的苗头。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制造业成本刚性上涨。以劳动力成本为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截至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数据来源:同③。)明显高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受此影响,近年来部分制造业传统优势行业正在加快向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以寻找“价值洼地”。加之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实现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因供应链过于集中而产生的风险,也在主动谋求建立供应链备份系统,进一步影响了我国产业链的稳定(刘佳骏,2022)。此外,许多传统产业的产业链环节环保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大,随着环保约束不断强化,一些原本稳定的产业链也面临着较大压力和挑战(宋玉洁、乔翠霞,2022)。
(二)产业链不强大
产业链不强大突出表现在产业链整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经济体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即单位出口产品中主要的“增值环节”(如“微笑曲线”两端的设计、研发、物流和销售环节)主要集中在国内,在国外的增值部分(如加工、组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度相对较高的产业环节)所占比重较小。我国制造业产品增值分布规律恰好与这个特征相反。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我国产业链整体水平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中国工程院《2015年度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48%,与美国的36.67%、日本的36.07%、德国的38.76%比较,差距非常大,而且自2002年开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制造业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模型测算结果也显示,就连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的电器、机械装备等行业,其全球价值链(GVC)下游度指数也一般处在大于1的状态,( 作者根据全球价值链模型计算而得。)说明这些行业整体上仍然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
(三)产业链不安全
产业链不安全突出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风险明显上升(张杰、陈容,2022)。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虽有长足进步,但总体上依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研究,2021年我国29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23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美国的0.571、欧盟的0.552。(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正常情况下,我国凭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大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国际化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一些国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对我国实施产品“断供”、科技“脱钩”等威胁、讹诈,加之我国研发基础薄弱、共性技术研究缺位等问題,一些重点行业研发创新受制于人,我国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大幅度上升(程都,2021)。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我国产业发展必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很多都依赖进口,其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杨威等,2021)。(数据来源:中国工程院。)其中,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以及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芯片设计软件EDA都依靠进口。一旦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出口管制,必将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三、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总体思路
保产业链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应把大力振兴和发展制造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导向,准确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保持产业内部合理的比例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没有制造业基本盘的稳定就没有产业链的稳定(黄泰岩、片飞,2022)。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半程,服务业比重上升,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制造业基本盘发生了松动,较为突出地表现在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长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徘徊,制造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对优质要素吸引力下降。因此,要保产业链稳定,首先就要把制造业的基本盘稳住。在尚未完成工业化之时,如果制造业比重持续、过快下降,且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无疑将会加大产业安全风险,一旦外部环境发生风吹草动,整个国内经济系统抗风险能力将十分脆弱。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在更高层面、更大行动上进一步重视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从具体思路上看,主要体现为“树导向”和“定比例”。
(一)“树导向”,将大力振兴和发展制造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导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如果缺位,就无法带动经济顺畅循环。产业过度服务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前车之鉴,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胜枚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关键发展阶段,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只有长期重视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把产业体系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才能确保经济安全。从价值链角度来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企业组织优势、产业技术优势、国际话语权优势,可以在传统“微笑曲线”两端实现价值链的大循环,而我们则必须在很长时间内依靠多元渠道、多种层次来实现价值链大循环。因此,无论是我国的产业升级,还是价值链增值,制造业无疑都是其中的基础部分,传统产业也必将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绝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行业另起炉灶。
同时,制造业事关民生,与人民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更是吸纳就业的关键力量。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具有特殊国情的大国,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与民生相关的供给必须首先做到国内生产体系能够保证基本供应,否则,将会面临极大的供给风险和价格风险(魏际刚,2022)。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克服不利条件影响,及时生产出足够的防疫用品,为率先遏制疫情在国内蔓延,顺利推进复工复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彰显了制度优势,而这一优势的背后则是党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奋斗积累形成的强大制造业生产能力和完整、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二)“定比例”,处理好制造业内部的若干比例关系
一方面,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将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保持在合理区间是紧迫的、必要的、必然的(黄群慧、杨虎涛,2022)。之所以说是紧迫的,是因为当前已经出现了“去工业化”危险信号。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18%,比2019年下降了0.62个百分点,比2015年下降了3.33个百分点,( 作者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而得。)这种势头必须下大力气加以遏制。之所以说是必要的,是因为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共识。从当前各国竞争策略看,发达国家加快谋划促进“制造业回巢”,纷纷采取税收、产业、贸易政策强化本国产业的“制造”色彩。例如,德国虽然已经完成工业化,但也提出了要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23%提高到2030年25%的战略目标。之所以说是必然的,是由我国当前已经积累的发展基础决定的。从国际来看,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为30%左右,( 同①。)位居世界第一,仍然是世界制造中心。在完成工业化的进程中,今后这一比重虽然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只要我们保持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不动摇,把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地留在国内,让生产能力有“用场”,让各类产品有“市场”,我国就仍将成为国际各类优质要素的黄金用武之地。此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也是有能力、有把握实现的。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保持在25%以上,( 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而得。)尽管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完成,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数量仍然充足,质量还在提高,通过不断优化政策、优化环境,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任务。
另一方面,在制造业内部也必须保持高中低端产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片面追求产业的高端化,中端产业、一般产业也不等于假冒伪劣,更不等于粗制滥造。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物质产品层面,就是要能够与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相匹配。保持中端产业、一般产业的合理规模,从供给侧看是满足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从需求侧看则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需要。
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举措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围绕巩固产业链、补齐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强化产业链,抓紧补齐短板,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产业链稳定安全。
(一)坚持机制稳链,保持传统产业链韧性
一是持续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负担。进一步降低用地成本、融资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企业实际税费负担,将阶段性优惠与构建长效机制相结合,同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把产业链供应链的主干环节留在国内。二是强化对生产制造业企业环保技改的支持力度。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既定目标,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节能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技改资金使用上,要统筹用好国债、地方专项债和政府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把鼓励企业开展环保技改与开展研发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增值税抵扣方面研究相关优惠政策,助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三是加快完善机制,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采用工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元宇宙等先进生产方式,有效提高工厂的智能化水平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供应链抵御突发事件冲击的能力。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要素生产率,丰富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围绕有效需求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二)坚持生态拓链,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
一是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备份系统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原则,分门别类做好供应链战略顶层设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推动进口替代在部分条件相对成熟的行业试点示范。二是发挥优质企业的重要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市场主导的原则,支持优质企业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培育“链主”企业。支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拥有“杀手锏”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构建强大的国际化经营和资本运作能力,持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是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坚持“链主守正、链企出奇”原则,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资金、信息、技术、品牌等方面的正外部效应,推动整个产业链网络的持续进化和不断升级,增强吸纳外部冲击能力,依靠产业链内生力量来维护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三)坚持主场保链,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业链布局
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激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因地制宜解决制造业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拓宽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稳定、安全发展的战略纵深和回旋空间。二是打造各具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潜力,利用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打造各有优势的产业链集群,同时发挥产业链集群内部的集聚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更好提高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从而赢得全球竞争。三是分类构建多圈层产业链格局。针对亟需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先期打造以国内循环为主的产业链,重点掌握关键要素、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全球市场,最终达到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无缝衔接并占领全球产业链制高点的目的。对于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坚持“走出去”原则,发挥地理邻近的优势,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合理布局生产基地和生产能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体系,同时积极嵌入欧盟、美国等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在更多环节更多领域占据主动地位,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四)坚持科技兴链,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一是夯实工业基础。聚焦产业共性技术和工业“四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做好制造业创新体系配套,探索建立工业研究院,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鼓励建立合作型研究开发联合体。在重点领域稳步突破“卡脖子”环节,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探索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攻克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多措并举,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补齐进程。加强关键基础材料与下游产业的相互衔接,充分调动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基础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研人才管理体制,完善科研人才流动机制,加快建立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面向长期的人才评价机制,集聚大量高层次人才,充分激活创新活力。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提升原始创新水平,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建立健全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力量,完善国家科技力量的总体布局。
(五)坚持人才强链,充分激活人才红利
一是打造良性人才生态体系。搭建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形成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培养、实习、就业全链条的良性循环,为优化制造业工艺提供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支撑。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构建适合人才发展的宜居宜业环境,形成产业人才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构建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生态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支持政策,引导大量人才回流实体经济。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强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比重,逐渐缓解人才供需结构矛盾。推广柔性引才政策和“人才飞地”模式,以“周末工程师”、兼职挂职等方式加强人才的空间优化配置,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用机制。三是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红利的无缝衔接。围绕产业链发展强化人才链建设,有效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三链衔接”。围绕企业难点痛点问题,建立以产业园区、研发平台吸引人才的机制,提升各类人才的薪酬待遇,提供宽松环境,吸引高技能人才从事制造业。
参考文献:
1.金碚:《以自主可控能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
2.宋华、杨雨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探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3.张其仔:《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新进展、新挑战、新路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4.刘佳骏:《制造业外迁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协同关系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5.宋玉洁、乔翠霞:《中国制造业OFDI的国内价值链质量效应:兼论效率与稳定性》,《世界经济研究》,2022年第5期。
6.张杰、陈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风险研判与维护策略》,《改革》,2022年第4期。
7.程都:《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11月(上)。
8.杨威、郑腾飞、李红宇:《我国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經贸导刊》,2021年12月(下)。
9.黄泰岩、片飞:《习近平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经济学家》,2022年第5期。
10.魏际刚:《从战略高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学习时报》,2022年5月27日。
11.黄群慧、杨虎涛:《中国制造业比重“内外差”现象及其“去工业化”涵义》,《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3期。
责任编辑:郭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