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探讨

2023-06-23 06:58陶小祥段瑞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高产

陶小祥,朱 芬,段瑞华

(1.连云港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 连云港 222000;2.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我国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以增加总产。要提高单产需要提高品种的单产,高产育种是水稻育种的终极目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稻麦育种时,不能单纯追求丰产性状目标,应兼顾优质及增强抗逆性状,注意降低生产成本(适应机械化)及农艺措施改进(抗除草剂、耐密植、养分高效利用等),使育种目标更符合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现根据水稻育种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1 优化穗粒结构

目前,江苏省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常规品种为18×104~20×104穗/0.067 hm2,穗粒数120 粒/穗,千粒质量25~26 g;杂交稻单位面积穗数16×104~18×104穗/0.067 hm2,穗粒数150粒/穗,千粒质量27~28 g。如果将常规稻的穗粒结构进一步优化为20×104穗/0.067 hm2左右,穗粒数130~140 粒/穗(实粒),千粒质量25~26 g,则产量水平可在现有单产600 kg/0.067 hm2的水平上提高100~200 kg/0.067 hm2。杂交稻18×104穗/0.067 hm2左右,穗粒数160 粒/穗(实粒),千粒质量27~28 g,则单产可达800 kg/0.067 hm2。在新品种的选育上,重点是稳穗数、攻大穗。

2 优化株型

在水稻理想株型的选育方面,如矮秆、叶挺、叶厚、株型紧凑等,已取得显著成绩。未来具有增产潜力的株型育种方向为培育小叶大穗、提高粒叶比、在高氮比情况下增加结实率等,优化的重点是大穗小叶,提高粒叶比。

3 优质稻米的选育

“稻强米弱”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优质稻米主要体现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当前育种的目标是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及食用品质。在外观品质上应注重垩白率的优化,垩白的存在及程度受遗传控制和温度的影响。水稻开花后,在高温下灌浆增加腹白,而在低温下则减少腹白或无腹白。然而现有水稻品种中,IR20不论在何种环境下灌浆垩白粒率都没有,IR8 即使在低温下灌浆垩白粒率都在50%以上,江苏省的武育粳3 号水稻在不同环境下灌浆其垩白粒率都在40%~70%。有研究认为南方高温逼熟的水稻品质不佳,但泰国茉莉香米含有Wxin 基因,直链淀粉含量18%~22%,垩白粒率5%以下,整粒米率65%,胶稠度85 mm,食用品质极佳,表明高温地区同样能种出优质米。

美国将水稻品质育种列为第一目标,要求外观好,整米率高,中等直链淀粉含量(20%~24%),中等糊化温度,米饭软而不黏,实施的“茉莉花”香米阶梯改良计划目标为培育矮秆、感温、适合直播的香米。

4 做好“抗逆”品种的鉴定和筛选

水稻育种不仅要选高产品种更要选稳产品种,稳产品种在各种自然灾害情况下产量少减或不减,要求品种有“抗逆力”,诸如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技术人员利用抗性的基因杂交配组,把高产优质性状与抗性性状结合起来,选育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目前生产过程中最需要水稻品种具有抗稻瘟病和抽穗-扬花期抗低温2个性状。

水稻稻瘟病是生产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病害。迄今为止,已有100 多个水稻主效稻瘟病抗性(R)位点被报道,其中35个已被克隆。Pi9 对来自13 个国家的40 多个稻瘟病菌株均表现出很强的抗性,Pi9对从我国收集的792个稻瘟病小种的绝大多数表现抗性只有7.55%能侵染Piz 的亲本clolA51。目前已知Pita、Pib、Pitapia、Pitapi3 以及近几年克隆的Pigml、Pigm、Pitr等对稻瘟病的抗性广谱。

实践证明,仅携带一个R 基因的水稻品种抗性频率为46.88%,携带2~6 个R 基因的水稻品种抗性频率为62.5%~94.4%;携带7个R基因或以上的水稻品种表现为全抗病。在育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携带上述广谱抗性基因的品种材料,并利用人工接种及分子标记技术将它们鉴别选育出来。

直播稻推广以来,由于播种迟,生育期也随之推迟,遇到不良天气,往往造成减产。特别是在水稻小孢子母细胞分裂时,若处于15℃~19℃条件下将出现高度小穗不育,开花结实期遇到连续3 d 平均温度低于20℃结实率下降,造成“翘头穗”。抗低温的育种比较困难,筛选出抗该时段低温的品种材料,明确该抗性是否能遗传,从F2代开始,除选择高产类型外要尽可能加强对低温耐受性的选择,在F3以株系为基础设置低温鉴定圃进行评价和选择。耐受性的记载方法是鉴定技术中最关键的一项,在成熟阶段根据每株系总体表现型的优劣予以评分,一般分为1~9级,1~3级表示耐低温,7~9级表示完全耐低温,其他性状如株高、分蘖力等也要记载。

表1 水稻的植株性状与高产潜力相联关系Tab.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traits and high yield potential of rice

5 选育方法的改进

今后水稻育种方向以水稻种质源为基础,拓宽水稻有利基因资源发掘范围,发掘新的抗病、抗逆、高产优质且营养高效利用的基因。以常规育种技术为根本,实现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的整合,提高育种效率,以微量、快速为原则发展特性,早世代定量化快速鉴定技术[1]。具体流程如下。

(1)杂交配组时选准有目标性状基因品种材料作亲本。

(2)重视F2代选择。F2代是选择成功与否的临界世代。

实践证明,F2 代的许多性状如果表现不理想,企图在F3或更高世代发现优良单株的机会是很渺茫的。事实上,F2没有出现有希望的单株,即使继续选择也无效。因为它是由不同亲本构成的一个难以分清的材料[2],有许多不合乎要求的分离群体,尽管其中有微乎其微的好单株。由于这些原因,育种人员必须尽可能使F2 群体增加出现理想单株的概率。一般认为每组合F2 单株栽插6 000~10 000 株对于发现和选择是足够的(如果有几个组合的亲本起源或选育目标相同F2群体株数可适当减少),选择方法为先选组合,再选单株。

(3)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发品质等性状,快速微量在低世代品种材料中鉴定选择。在F2~F5 代尽快把水稻抗病性、穗质量、穗粒数、着粒密度、千粒质量、粒形、穗长度、垩白率、遗传率高的性状在早期世代中直接选择。实践证明:在F2 代对粒形、垩白粒率、株高等选择效果是明显的。水稻许多性状的遗传比较简单,在数量遗传中主基因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而且许多数量遗传性状很快得到固定,在F2、F3 的大群体中早期选择切实可行。

(4)加速育种进程,具体见表2。

表2 改良后的加速育种程序Tab.2 Improved accelerated breeding program

播后20 d开始(秧苗5叶期—6叶期)短日处理,下午5时开始遮光,翌日上午9 时揭开,处理延续到50%植株抽穗为止,中间不能脱档,短光处理70 d 内开花的植株在大田种植生育期在130~150 d。从F3 代开始均可采取直播,直到F6 代进行品种产量比较为止。在F4 代应完成所有米质性状的测定及穗粒结构、株高、生育期等调查记载。

(5)穗系(株系)采取直播,种子多时可播3~4 行,种子少可只播1 行,每行200 粒以上至F6 进行初级产量试验。F6 代将有希望的组合各选25~100 个优良株系进行产量试验。再选择优良株系进行多点产量比较,直到参加区域试验,在产量试验中,除直接收割计产外还要测定收获指数,做到实产及收获指数匀高[3]。

初级产量试验每品种材料直播6 行,小区行6 m,产量比较试验,每品种材料播12行10区长6 m。初级产量试验每区收中间2行,产量比较试验每小区收中间8行重复3~4次。

总之,要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进行配组时,要选准带有目标性状基因的品种材料作亲本。进行选择时,要抓住F2 的关键世代,选择构建单位面积最大籽粒数的性状[4]。选择抗逆的品种材料,选择优质品种材料时,要尽早在早期世代完成,F4 应完成所有米质的测试,从F3 代起要充分利用水稻“三性”加速世代进程。

6 结语

只有通过科学的育苗方式才能选育出水稻优质高产品种,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水稻品质的提升,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元素有:带有目标性状基因的品种材料,构建出单位面积最大籽粒数,提升水稻的世代进程。

猜你喜欢
稻瘟病抗性高产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