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
我园创办于1957年,当时幼儿园的组织形式是全托,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形成了和谐的师幼关系。这段独特的办园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积极稳定的情感对幼儿健康成长的独特价值,体会到了良好的师幼情感联结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此,在1995年我们开启了“幼儿情商启蒙教育”的研究,在教育现场不断实践、反思,逐渐明晰了对师幼情感联结的认识。于是,关注师幼情感联结成了我们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基本认识
1.幼儿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
我国情感教育研究先驱朱小蔓认为,作为“情本身”的人的发展,首先是从情绪情感发育开始的,情感具有动力性,婴幼儿的言语及动作的发育,往往是在养育者积极正向的鼓励下不断重复、强化形成的。有研究者认为,学前教育是伴随丰富且细腻情感体验的人之根基教育。幼儿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学前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情感教育。可以说,幼儿年龄越小,情绪情感在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影响就越明显。
2.教育的基础是人与人的情感关系
《礼记·学记》提到,“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说的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202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大规模测评项目数据显示:社会与情感能力对学生学业表现、教育期望、公民参与、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均产生重要影响,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好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业成绩、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强的幸福感。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在其附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关键指标“品德启蒙”“师幼互动”部分都涉及了良好的同伴和师幼关系,在“师幼互动”部分明晰了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行动框架与路径,阐释了“师幼互动”七个考察要点。只有当幼儿喜欢教师,希望能与教师亲近,渴望与教师交流思想情感,教师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幼儿的发展才有质量保障。
3.师幼关系不只是教学关系
师幼关系的发生基于幼儿园这个教育场域,但是一旦建立这种关系,就不局限于幼儿园了,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会延伸到家庭中。庞丽娟教授在《教师与儿童发展》中谈到,“师生關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具有情感色彩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对幼儿的学习、学校适应、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产生影响,良好的师幼关系还能够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等。师幼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师幼关系是年龄、身高、认知、经历等差距最大的“师”与“生”的关系,懵懂的幼儿在这对关系中尚处于被动状态,需要教师主动亲近幼儿,投入更多的情感,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源于教育教学的发生,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融在一日生活中的,所以师幼关系不只是教学关系。
4.在教育现场认识师幼关系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评估指南》专设“师幼互动”关键指标,明晰了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行动框架与路径,而且将不少于半日的连续性班级自然观察作为对师幼互动的基本评估方法。2021—2022年,我们连续两年在4个园区对68个班级开展一日活动现场观摩,从物质环境、班级心理氛围、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儿童发展四个方面,引导教师分析班级幼儿一日活动质量。在“班级心理氛围”方面,我们从“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基础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对师幼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第一,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在平常的互动中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教师每天与每个幼儿都要有走心的情感互动,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第二,要善于在一日生活中捕捉“关键事件”,通过分享交流建立师幼间、幼幼间的情感联结,用共同的故事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第三,幼儿在生活活动和过渡环节是否有自主性极大地影响着其对集体生活的认同感,也体现教师对幼儿身心特点的了解和内心感受的理解程度;第四,一日活动的构建和组织要在“丰富情感体验、拓展已有经验”上多思考,多种多样、有意义的活动才能将师幼推向深度互动。
在一日活动中关注师幼关系,使我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师幼关系是教育中其他人际关系的联结点,如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师幼关系为联结点的。因此,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有利于保教质量的提升,还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引发管理变革,促进幼儿园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现实中师幼关系的样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1.现实中的师幼关系样态
在多次进班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与幼儿的情感是从初步建立关系到深度联结的过程:从教师对幼儿的单向影响、幼儿对教师的单向依恋走向彼此信任、彼此认同、彼此欣赏、互相关爱,最终在交互影响中走向共同成长。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了师幼美好情感联结的画面:师幼间主动分享有趣的事情;教师与幼儿相互寻求安慰,都会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教师与幼儿彼此都能够读懂对方的眼神、手势等,并能默契配合;教师与幼儿都会情不自禁地向对方表达爱意,如拥抱、牵手、逗笑或相互帮助等。同时,我们也发现师幼关系在当前幼儿园师幼比、园区规模化发展背景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重视师幼间的教学关系,相对忽视师幼间的人际关系
长期以来,幼儿园各项活动的组织方式以教师说、幼儿做为主,幼儿的自主性难以发挥,做个“乖孩子”、当教师的小助手成为幼儿评价自己在园表现的重要依据。教师把控活动的内容与节奏,师幼间的互动容易陷入“命令”与“执行”,教师将社会角色放在了教学关系上,忽视师幼关系首先是两个独立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系,其人格应是平等的。
(2)教师重视与幼儿集体的互动,相对忽视与幼儿个体的交流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在时间安排、组织方式上,教师都会从幼儿集体的角度去思考,幼儿个体的兴趣、需要往往被忽视。教师与幼儿个体互动的频次较少,互动的方式有待优化。
(3)教师对幼儿个体的了解不够深入
教师希望关照每一个幼儿,但现实是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主动积极,有的回避退缩,有的乖巧听话,有的调皮捣蛋……教师该怎样与不同的幼儿互动呢?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呢?怎样才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呢?这就必须回到一个专业性的问题上: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兴趣、需要。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欠缺。
2.师幼关系的影响因素
了解师幼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优化。
(1)教师和幼儿的个体情况影响师幼关系
教师的成长背景、个性、教育观念等影响其与幼儿交往的方式、风格,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信念、价值观影响其与幼儿交往的投入度;幼儿的个性、行为特点、家庭环境影响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方式。师幼关系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师生关系,它在建立初期,教师掌握主动权,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所以需要教师主动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兴趣和需要等。
(2)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影响师幼关系
家长对教师和幼儿园的态度影响幼儿对教师和幼儿园的态度,家长如果对教师和幼儿园有负面评价,会导致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愿意与教师亲近。教师也很容易将幼儿与家长绑在一起,往往由于与家长的沟通不畅,导致不愿意亲近幼儿。
(3)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影响师幼关系
幼儿园对一日作息时间的安排、活动内容的选择、保教质量的评价等都会影响教师选择用怎样的组织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用怎样的状态面对幼儿和家长。这就需要幼儿园的管理者引导教师看到师幼关系在保教质量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师幼关系呈现的问题思考管理机制的变革,与教师共享经验,研究优化举措,助推教师、幼儿以及幼儿园的发展。
三、促进师幼情感联结的实践探索
1.主动亲近每个幼儿
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联结而成的。这些时间片段正是教师主动亲近每个幼儿,和每个幼儿进行有效互动的好时机。为促进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我们梳理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教师宜说宜做、不宜说不宜做的要点。教师可对照这些要点主动优化自己的言行。晨间入园时,主动与每个幼儿拥抱,通过身体的接触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爱;午睡时,把难以入睡的幼儿抱在怀里,让他能安心午睡;午睡起床后,给每个幼儿梳他喜欢的发型;对缺勤的幼儿及时给予关心和安抚。不仅教师这么做,保安叔叔和食堂的叔叔阿姨都会主动亲近每个幼儿。保安叔叔能叫出每个幼儿的名字,还学会了用各种方式与幼儿打招呼;食堂的叔叔阿姨提出“餐点要有幼儿视角”,不能总以成人的“我以为”代替幼儿的想法,他们主动到各班倾听幼儿对食堂餐点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在幼儿园里,每个成人都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助力者,每个成人也因与幼儿有良好的情感联结而内心更加丰盈,教育成了让教师生命自觉和能量增长的过程。
2.营造美好的情感氛围
同伴之情是幼儿园里重要的情感资源,我们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让幼儿在共同经历中加深同伴情感,使教育场域中的心理氛围不断优化。在我们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在最醒目的位置张贴着一张班级师幼合影,还有一面独特的签到墙,让大家随时了解同伴的入园状况,发现有缺勤的小朋友及时给予关心。例如,中班的揚扬因腿骨折缺勤,孩子们在刘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微信连线询问扬扬情况,与扬扬分享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还为扬扬设计助行设施……同伴间的亲密互动,让幼儿有了对班级的归属感,更喜欢同伴和教师了。
我们还采用各种策略,让家长喜欢幼儿园,信任幼儿园的教师,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家园共育。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实现家园关系的双向奔赴。我们将家长资源纳入课程资源,还根据家长希望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的特点,制作班级活动的视频提供给家长,快速真实地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状态,并引导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教育期待;我们还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的游戏,体悟游戏对幼儿生命成长、情绪情感发展的独特价值。春暖花开时,我们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来一场春日歌会;秋高气爽时,大家又会再次相约秋游,在户外开展有趣的亲子活动。家长对幼儿园建立了美好的情感,便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家园共育,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我们高度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尽可能满足幼儿个体的独特需要。有一天,杨老师观察到,从来不哭的俊俊偷偷地哭了,杨老师及时安慰她,并耐心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前一天晚上比较晚的时候,俊俊被妈妈叫起来去做核酸,没休息好,情绪有点低落。在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俊俊的情绪好转了,并对那天深夜为大家做核酸的医务人员产生了感激之情。小玖不敢在大家面前分享,教师尊重他的意愿,根据小玖喜欢画画的特点,鼓励他把想与同伴分享的内容画下来,小玖变得越来越喜欢画画,也愿意与同伴分享了。
我们体悟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冲突,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幼儿的积极情感得到传递。面对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我们采用梯度入园、家长陪伴、让幼儿带喜爱的玩具上幼儿园等策略,使幼儿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面对中班幼儿的升班焦虑,我们开展了“你好,彩虹班牌”等活动,让幼儿感受中班“友爱、团结、欢乐”的集体氛围,享受和小伙伴一起成长的乐趣;面对大班幼儿幼升小的焦虑,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幼小衔接活动,让幼儿自然做好入小学的准备。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幼儿成长中的小事,需要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去体悟,以共行者的身份帮助幼儿积蓄成长的能量。
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修改相关制度,让幼儿对自己经历的事有掌控感。我们调整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让幼儿自主安排活动,不再是教师催、幼儿赶的状态;我们改变设定游戏地点、玩法、人数的做法,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地点、材料、伙伴,走出活动室,与不同个性、不同年龄的同伴一起游戏,从而有更丰富的人际交往体验和更多样的情绪体验;在建立了幼儿自主就餐的制度后,幼儿不再被教师催着吃饭,进餐更愉快了。只有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活方式,关注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关注幼儿的发展,才能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这也是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3.抓住关键事件,激发情感共鸣
师幼情感联结走向更深层次,必须要满足主体自身的精神需求和体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我们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关键事件,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与人、自然、社会相处,如何与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老师,因疫情在家中隔离。幼儿问:“张老师怎么了?”“张老师去哪儿了?”班主任曹老师趁机组织幼儿与张老师视频联系,幼儿非常关心张老师的生活、身体状况,纷纷向张老师询问情况。张老师一一回答了幼儿的提问,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此后,幼儿经常通过电话、微信视频问候张老师,在得知张老师隔离结束即将回到幼儿园时,幼儿在曹老师的支持下,策划了“张老师回园欢迎仪式”。张老师回园那天,幼儿在幼儿园的门厅举行了欢迎仪式,当毫不知情的张老师走进大厅时,幼儿涌向张老师,齐声说:“欢迎张老师回来!我们好想您啊!”张老师紧紧地和幼儿拥抱在一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时隔一年,张老师回忆起这一幕依然非常感动,她说:“我一个人从外地来到成都工作,有时会寂寞,没想到孩子们这么爱我,所以我很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现在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就是好朋友的关系。”
杨老师结婚了,请幼儿吃喜糖,他们开心极了。不久,杨老师怀孕了,幼儿发现杨老师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杨老师主动与幼儿分享怀孕的感受,还把产检得到的小宝宝的发育情况告诉幼儿。幼儿十分关心杨老师和她肚子里的小宝宝,户外活动时,他们会用小椅子围成一圈把杨老师保护起来,不让玩耍中的小伙伴碰到杨老师和小宝宝。在怀孕的十个月里,杨老师引导幼儿开展了许多探索生命的活动。杨老师请产假生宝宝后,活动依然在继续,幼儿通过视频看到了初生的小宝宝,分享了小宝宝满月的欢乐,看到了小宝宝长到一百天时的样子。家长反馈,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幼儿时刻关心着杨老师和她的小宝宝,对自己的妈妈也有了更多爱的表达。杨老师将这个过程记录了下来,并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十一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术年会上进行了分享,她深感教师要用自己丰沛的情感与幼儿联结,这样才能丰满师幼彼此的精神世界。
我们还抓住身边的社会事件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活动,如疫情防控、冬奥会、大运会、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等。教师和幼儿一起开展了“成都地铁”“飞机冒烟了”“趣味冰壶”“防疫志愿者”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们形成了陪伴幼儿关注社会时事的习惯。在成都大运会前,家长与幼儿一起探寻成都的各大体育馆,感知成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幼儿作为成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上个学期末的家长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更活泼了,交往能力更强了,有更多的朋友了,更自信乐观了,责任心更强了。家长还赞扬我们幼儿园的教師有阳光、温柔、亲和等特质。师幼情感联结既是教师“育人”的过程,又是“育己”的过程。教师的精神逐渐丰盈的同时,其专业幸福感和价值感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