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与直接依据,对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各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并成立中、小学音乐教材编订委员会,1934年,设立音乐教育委员会,负责编订与审查音乐教科书。1940年9月,教育部再次对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并颁布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与修正高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①,内容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材大纲与教学要点四部分,其中教材大纲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也是音乐教材内容编写的总原则。
抗战胜利后,音乐教育事业处于恢复阶段。1946年,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②编辑出版的《中學音乐教材》紧扣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并积极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为因战争而被迫停滞的普通音乐教育带来了一股暖流。近年来,教育界愈发注重普通音乐教材的编写工作,本文对《中学音乐教材》加以回首具有现实意义。
一、教材的编辑、出版及使用情况
(一)编辑过程及原则
《中学音乐教材》编写者为戴天吉、钱仁康。据编辑例言所述,该教材的编写工作约在1940—1941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在基本完成了主体部分的编写后,曾在中学使用并修订多次,但在准备交付出版时,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被迫停止。抗战胜利后,为满足音乐教员的需求,编辑者们对教材进行重新增订后,正式出版发行。③
在编辑例言中阐述了教材的编写原则:第一,“乐理、唱歌、欣赏并重”④为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1940年,部颁音乐课程标准的教材大纲指出教学内容应从乐理、唱歌、欣赏三部分进行,由此说明该教材的总体编写原则与课程标准相符。第二,在唱歌部分,歌曲选曲、布局排列与歌词三个方面为编者的主要考量因素。首先,歌曲应有优美的旋律、适当的音域与完整的结构;其次,歌曲的顺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理念,具体依照音阶、调号、节奏、音程、音域的难易和时令的先后与作者的年代等因素作为安排的依据。较为难得的是,编者对歌词十分关注与重视,认为歌词须有文学价值并用国音国韵,词意应与歌曲情感相协调,词句的组织和词类的虚实,也要与歌曲曲调的句法与节奏相适应。与部颁课程标准中教师要授以高尚、有艺术价值、高深的乐曲,须注意学生音域等要求相符。第三,欣赏材料应与歌曲部分紧密相关,培养学生对纯正音乐的兴趣。以留声机唱片作欣赏最为理想,但编辑者考虑到抗战后的实际情况,所以在选曲上多用名家作品,并与欣赏材料联系,使学生在不易有感性听觉的背景下,也可先对音乐的形式与作曲家风格有初步的认知。
(二)代序
《中学音乐教材》代序由当时11位政界、文学界、教育界、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名士联名推荐⑤,“同人等关怀乐教,欣闻该书刊行问世,乐为推荐于各校音乐教师诸君之前,此启”。推荐者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颇有建树,而且长期心系和关注普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黄炎培曾组织全国教育联合会并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马思聪曾为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等等,他们的推荐提高了教材的社会认可度。
(三)出版与使用情况
《中学音乐教材》(全称《增订实验 乐理·唱歌·欣赏合编中学音乐教材》),由音乐教育协进会编印,印刷者为中国印书馆。教材版权页中注明了出版时间与版次,后期的出版只标明了初版与当次版本的出版时间。现将本人收集到的出版信息与定价情况进行统计:
该教材最早出版于1946年8月,仅上册,共54页,为32开本,之后连续再版两次。1947年1月,上、中、下三册同时出版,教材为16开本,页数分别为67页、71页与75页(共213页),并在两年间多次再版。1947年1月还出版了包含上、中、下三册的合订本,版权页中记为非卖品。通过笔者对目前所能收集到的版本进行梳理和比对后发现,1946年版与1947年版在内容上有较大的不同,改动内容大致为歌曲曲调的勘误、歌曲调号的重编、曲目次序的变换、歌曲对应欣赏材料的变化。1947年1月后出版的教材,除封面变化外,在内容上基本一致并无明显修订。据编辑例言所述,教材暂分三册,每册可用一学年,编者考虑到抗战后学生音乐素养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初、高中暂时通用,待学校教育逐渐恢复正常后,再编为正式教科书。
教材出版后,受到教育部的认可与推介,1946年10月7日发布第26016号训令:“令国立各中等学校、各省市教育厅局处,据音乐教育协进会呈汇编印之《中学音乐教材》上册一书令仰酌采用由……内容尚属充实新颖,颇合於中等学校音乐教材之用。”⑥并在训令后附音乐教育协进会会址。此外,经济学家戴延曾先生曾发表长文,向华北音乐教育界介绍该教材,他在文章结尾讲道:“这部《中学音乐教材》,是一部非常值得介绍的书,不仅在学校方面补救了教材荒的遗憾,并且在整个中国的音乐教育上,它是一支强大无比的生力军。”⑦
该教材出版后受到了各地教员与学生的欢迎,所采用地域扩展至边远的省区和海外的华侨学校。⑧据统计,截止1949年,音乐教育协进会已在约13个省与20个市,设有发行书谱刊物代理处。
二、内容与特点分析
《中学音乐教材》的内容由唱歌、欣赏、乐理三部分组成,共有75首歌曲,每首歌曲后附有乐理或欣赏知识一节,其内容与歌曲密切联系,因上册单独增订了7首歌曲,但未补充音乐知识的内容,所以共有68节音乐理论知识。
(一)唱歌
唱歌部分有独唱曲与合唱曲,均配以钢琴伴奏,以五线谱记谱,较为规范。歌曲多采用大调调式,其难易程度从1个调号逐渐递增至4个调号。歌词若以古代或近代前人之诗为词的皆署名,曲调多借用外国曲调皆有署名及出处,而近人所作词或作曲皆不署名。按歌曲的作词作曲方式可分为直接选用西方歌曲、运用西方曲调填词、编者改编原曲调并作词或填词和编者作曲四类。
第一类为编者直接选用西方歌曲的曲与词,以此方式编写的歌曲数量共33首,是全部类别中占比最重的。其曲调的选择主要来自经典的西方艺术歌曲、外国民歌、歌剧选段等,在旋律上几乎没有做任何改变。如选用的艺术歌曲有《土拨鼠》(原曲为贝多芬《土拨鼠》Op.52 No.7)、《野玫瑰》(舒伯特《野玫瑰》)、《摇篮歌》(勃拉姆斯《摇篮曲》Op.49 No.4)、《菩提树》(舒伯特歌集《冬之旅》第5首)等;选用的外国民歌有《珍重再见》(夏威夷民歌《珍重再见》)、《班超》(荷兰爱国歌曲《谁人脉中含荷兰血》)等;选用的清唱剧/歌剧选段有《英雄今日得胜归》(亨德尔清唱剧《犹大·马加比》第56首)、《铁砧合唱》(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巡礼者合唱》(瓦格纳歌剧《唐豪瑟》)等等。歌曲的结构以乐段、二段体、三段体为主。
在歌词方面,编者根据原有歌曲歌词大意进行翻译。翻译家薛范先生曾提到:“3册教材中,有32首曲子是钱仁康翻译配歌的。”⑨钱仁康先生也谈到了自己翻译外国歌曲的经历:“最早是在1947年编写《中学音乐教材》时翻译了几十首欧洲民歌和古典歌曲。我把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第56曲《英雄今日得胜归》译成一首七律诗,刚好符合原曲的结构……还把C.赫尔洛松的诗(F.阿布特作曲)译成三首七绝,贝多芬的《土拨鼠》、舒伯特的《野玫瑰》、门德尔松的《如果我在草地上》、肖邦的《少女的愿望》、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等古典歌曲和一些外国民歌,则都译成语体诗歌。”⑩
以《野玫瑰》为例,歌词第一段译为“路边一朵红玫瑰,荒野中的玫瑰。生的鲜嫩生的美,少年见了奔若飞,心中好不欣慰。玫瑰,玫瑰,红玫瑰,荒野中的红玫瑰。”钱仁康先生的译词在准确表达歌词大意的基础上,注重结构规整,歌词以国音用韵、朗朗上口,并与原曲调句式和节奏的相符。“路边”“少年”“红玫瑰”“荒野”等实词都位于重拍位置,而“的”“了”等虚词放于弱拍位置,使得歌词在被译成白话文时还可以与曲调相协调,正如编辑例言所述,在词句的组织和词类的虚实上皆有设计。在第二、三段的歌词翻译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歌词十分生动且富有感情,采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少年与红玫瑰的形象,同时也为学生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钱仁康先生考虑到歌曲是为教材编写,所以在歌词翻译时更注重其生动性、通俗性、音乐性、文学性,并有意识地译为“语体诗歌”。
第二类为依照西方曲调填词或作词,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依曲填词”,以此类方式创作的歌曲在该教材中也较为常见,共24首。对于曲调的选择具有两种形式:第一,原曲调有歌词但是编者只采用了曲调,将原歌词删除,填入了自己的词作或是诗词填词;第二,原曲调为器乐曲本身无歌词,没有原词的提示,编者依曲填词。如在二部合唱《西江月》中,编者将宋代诗人周敦儒的词填入了莫扎特所作的曲调中,使原本西方的曲调有了国韵色彩。还有如《大风泱泱》(编者作词,原曲:海顿旧奥国歌《上帝保佑弗朗茨王》)、《凯旋进行曲》(编者作词,原曲:威尔第歌剧《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归鸟》([东晋]陶渊明诗,原曲:苏格兰民歌《水边和山崖》)、《更漏子》([唐]温庭筠词,原曲:奥特威《梦见家和母亲》)等。
选取西方的器乐曲曲调并填词的以《渔翁(一)》为例,编者直接选用了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的曲调,因该曲为教材上册第一曲,为适应学生演唱编者将G大调改为C大调。编者依曲进行了填词:“老渔翁,驾扁舟,过小桥,到蘋洲,一箬笠,一轻钩,随波逐流。秋水碧,白云浮,斜月淡,柳丝柔,菊满渚,酒满瓯,快乐优游。”歌词与原曲小步舞曲三拍子的节奏特性相符,并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其他作品还有《从行》选取的是舒曼器乐曲《士兵歌》等。
“依曲填词”是学堂乐歌时期最主要的创作方式,这一方式在该教材中也大量运用,可见其影响一直延续20世纪40年代的教材编写。如教材中的《更漏子》与李叔同《送别》的原曲调都为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汪毓和先生曾讲道:过去认为“选曲填词”的方式,主要仅限于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这一时期,尤其随着萧友梅创作学校歌曲的兴起,这种方式被逐渐取代,但经过对“五四”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分析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歌曲都是“依曲填词”的。这使得我们看到这种方式其实一直渗透在之后的教材编写与歌曲创作中。该教材的部分创作方式,正是学堂乐歌这种形式的延续,进而再次证明汪先生所講,这种形式在“五四运动”后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延续”。
该教材主要的两位编辑戴天吉与钱仁康曾共同出资校印《忍寒词》,说明二人都对国韵诗词颇为研究与重视,他们的教育思想理念也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中。
第三类创作方式为编者对原曲调进行改编,进而作词或填词,共有7首歌曲。如《长门怨》的曲调是编者根据俄国民歌《工人歌》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其歌词则是李白的组诗《长门怨二首》。以《杜宇》为例,这首歌曲原为挪威作曲家约纳森(J.E.Jonasson,1886—1956)的《杜鹃圆舞曲》,经编者改编与填词后,使之成为了一首富于中国风格的二部合唱曲。编者保留了圆舞曲原有三拍子的特征,高声部为旋律声部。当高声部为持续高音时,中声部以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为主,做音型化的旋律补充。这首圆舞曲原是描写杜鹃鸟婉转与轻快的叫声,原曲在听觉感受上是动态且欢乐的,但是通过编者的改编与填词后,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却与之前迥然不同。歌词第一句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归去,归去,夜深闻杜宇,归去,归去,游子牵离绪”,而之后的“心事沾泥絮”“听:啼过小楼西,含凄苦,断续声声,漫道不如归去”,更是将这种在深夜月明时游子思乡的惆怅情怀饱含深情地表达出来,使得歌曲整体变得浪漫与感伤。编者在创作这首合唱曲时,并没有将声部的关系复杂化,而是以简洁的方式铺陈意境,更多考虑到的是二声部配合的实用性。
第四类是编辑者作曲,分为编辑者为诗词谱曲与编辑者作曲、作词两类,共12首歌曲。这类歌曲结构短小清新,基本以乐段为主,并多以古代景物景象为主题。如《古树》([唐]许凝诗)、《赤壁》([唐]杜牧诗)、《兰》(沈心工词)等。如歌曲《采莲》,这首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旋律平缓,以下行音阶和模进为主,作曲者对乐句间强弱的处理较为细腻,音乐从弱起发展逐渐增强至第四乐句将情绪烘托到最饱满,此时歌词中的诗词已完整表达,但作者在尾声部分将第一乐句“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田田”重复,力度标记为弱,与前一乐句在强弱上形成对比,并在结尾作渐慢的艺术处理,使得歌曲有绵延不绝的韵味。再如歌曲《赤壁》,这首歌曲也是乐段结构,旋律多呈拱形起伏,其曲调与汉字字调相吻合,曲调与歌词意味相符,并配以柱式和弦伴奏,习唱这首歌曲就好似对这首中国古诗的吟诵。
(二)欣赏
该教材的欣赏部分共计52篇,内容全部为西方音乐史知识,包括音乐家及主要作品、西方音乐体裁、当代演唱家与演奏家、乐器与乐队四类并与唱歌部分紧密关联。其中较为有特色的是对音乐家介绍的写作,编者精通西方音乐史,选取的人物是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威尔第、韦伯、李斯特、瓦格纳。直至现在我们在学习西方音乐史时还是以这些主要人物进行展开。在人物介绍的写作上生动易懂,首先编者会以音乐家最突出的身份和特征作为章节的标题,如:“音乐之父巴赫”“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歌曲之王舒伯特”“批评家兼作曲家舒曼”“钢琴诗人肖邦”“幸福的音乐家门德尔松”“三B之一的勃拉姆斯”“韦伯与德国歌剧”等等,标题内容准确凝练,使得学生从标题中便可对音乐家身份有明确认知,同时在每节的左上角都附有一张音乐家头像的人物素描,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人物写作行文流畅,以叙述故事的方式详细讲述音乐家生平并高度概括音乐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对西方音乐体裁的介绍系统、全面,遵循由易到难的编写原则,如民歌与艺术歌、奏鸣曲、摇篮歌与催眠歌、协奏曲、组曲、赋格、前奏曲、交响曲、绝对音乐与标题音乐、交响诗等体材的介绍。当代演唱家与演奏家部分的介绍也是该教材欣赏部分的一个亮点,它使得学生还可以了解当下乐坛活跃的音乐家,使音乐史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动态、有趣。对当下乐坛关注的意识与理念,也贯穿在该会发行的期刊《音乐评论》中。
(三)乐理
该教材的作曲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和声、曲式、复调四类,共16篇。乐理部分包含五线谱的由来、唱名法的由来、音阶、音程,如在“音阶”一节中,讲述了半音阶、全音阶、音级名称、关系大小调、平行大小调、和声小调;第二,和声部分有和声学的意义、和弦的构成、四部和声、和弦的连接、终止式、转调、和弦外音等;第三,曲式有乐段、二段体、变奏曲式、再现单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最后,还有对位法的讲解。从内容上看,编者对中学生作曲理论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到当时学生们的学习与教师的水平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间可能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但编者有意识地将复杂的作曲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与循序渐进的思路写作并辅助相关图示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及代表人戴天吉
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创办于1945年,成员有戴天吉、钱仁康、马思聪、丁善德等,会址在上海建国西路二五八街七一号。该会从事的音乐活动主要有教材与杂志的编辑与出版、广播音乐节目、成人音乐教育、音乐评论和举办音乐比赛。后因出刊人的离开,该协会于1951年解散。?輰
教材版权页注明戴天吉为音乐教育协进会的代表人,到目前为止,笔者对戴天吉其人所知有限,在此笔者将收集到的关于他音乐活动的史料进行梳理,作抛砖引玉,期待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第一,戴天吉为私立上海音乐院的学生。1940年戴天吉主持的“乐艺社”歌剧演出委员会负责歌唱剧《上海之歌》的第二轮演出,在“兰心大戏院”连演五天九场。戴天吉曾因拒绝参加学校的亲日活动而遭到开除,同样遭到开除的学生还有沈湘、茅愛丽等。1949年4月,以戴天吉为首的音乐教育协进会主办了一次儿童音乐比赛,包括钢琴与弦乐两个组别,此次参与并获奖的学生有刘诗昆、黄晓和、盛明耀。在上海音乐学院建院55周年庆祝活动的报道中提到,旅港校友戴天吉曾送给学校作曲指挥系原声盒式磁带140盒。第二,该会创办的《音乐评论》中,戴天吉曾发表诸多文章。如:《论传统对音乐的观点:儒墨二极端及其影响与流弊》(1948年第21期)、《音乐的评价:论音乐在社会机构中应处的地位》(第22期)、《音乐会述评:廖玉玑、周广仁联合演奏会》(第33期)、《歌曲“常春藤”释义》(1949年第40期)等。
结 语
抗战后的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在努力恢复战前音乐活动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中学音乐教材》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该教材对抗战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复兴所做的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关注提升教材的质量成为主要的编辑理念,内容系统严谨、兼容并包,按照唱歌、乐理、欣赏三部分进行组织,具有对30年代音乐教学模式的恢复性质,对抗战后普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社会价值。
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社会发展迅速变化、思想十分活跃、意识形态多样、国际化交流频繁的整体性的转折时期。在中国近代音乐史的研究中,立足于该阶段进行探究与考证的研究成果较少,但这一时期以其自身的转折性以及对后世的延续性等特点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视角。
① 张援、章咸《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66-369页、第372-374页。
② 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可参见白思洁《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活动考(1946—1949)》,《人民音乐》2022年第7期,第46-49页。
③《中学音乐教材》编辑例言,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1947年版。
⑤ 推荐者包括:黄炎培、赵景深、沈从文、储玉坤、马思聪、黄汪颐年、马思宏、丁善德、戴粹伦、谭抒真、张定和,参见《中学音乐教材》代序,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1946年版。
⑥ 《教育部公报》,1946年第18卷第10期,16-17页。
⑦ 戴延曾《介绍〈中学音乐教材〉》,《大公报》(天津),1946年9月23日,第6版。
⑧ 《音乐教育协进会工作报道编印音乐教材》,音乐教育协进会《音乐评论》1948年12月第32期,第16页。
⑨ 丁旭光《大音博乐融中外:钱仁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4年版,第66页。
⑩ 钱仁康《谈歌词的翻译》,《音乐艺术》1999年第4期,第58页。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三次修订版)2019年版,第50页。
同,第64-65页。
留生《“孤岛”时期的张昊及其歌唱剧〈上海之歌〉》,《音乐探索》2020年第3期,第98页。
常受宗《发扬上音的爱国传统》,《音乐艺术》1997年第3期,第21页。
《封面及插图说明》,《音乐评论》1949年8月第32期。
《深厚的感情 热切的期望——记上音校友热情洋溢的祝贺》,《音乐艺术》1983年第1期,第120页。
钟毓文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