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蹈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3-06-22 14:05:36崔晓宁
艺术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舞蹈教学非遗

摘要: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教育改革的中心由教育转向产教,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校企合作是由校方和企业共同建立的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此,在“非遗”舞蹈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模式死板、教学内容僵化、与市场脱节、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还能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动向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精准对接市场,不断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调整校企合作模式,推动“非遗”舞蹈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文章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在“非遗”舞蹈教学中的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舞蹈教学;校企合作模式;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1-00-03

“非遗”舞蹈教学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是保护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将传统“非遗”舞蹈与现代市场信息相匹配,积极落实我国的就业导向政策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不仅要遵守合作原则,以学生发展为先,保证三方的共同利益,还要深入调研市场信息,保证市场信息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共同搭建毕业生实习就业平台,并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1 “非遗”舞蹈教学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原则

“非遗”舞蹈教学开展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推动“非遗”舞蹈面向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校企双方实施合作模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双方必须自觉遵循以下原则。

1.1 健全各项法律条款,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条款是保护学校、学生合法权益和企业利益不受侵害的直接手段。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政府搭建平台、校方和企业联合推动的合作模式。在合作期间,企业必须时刻精准把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需求与校方沟通,促使学校调整教学方向与重点。同时,在学生实习期间,企业必须签订包含安全保险、劳动报酬等内容的合同,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另外,校企双方应制定合理合规的实习管理办法,保证学生在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长足发展[1]。

1.2 明确合作办学原则,坚持学生成才为先

“非遗”舞蹈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开展校企合作来说,学校应本着诚信办学的原则,强化师资力量,優化舞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要积极拓展与“非遗”舞蹈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培养出一批适应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校方寻找合作企业时,也应本着谨慎的原则,结合多方面的调查结果,考察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诚信度、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信力[2],选择有担当、有严谨法律意识的目标企业。在洽谈合作项目时,校企双方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反馈,及时关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妥善解决相关问题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首要任务,杜绝任何一方违约、不履行义务、损害共同利益的情况。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目标是要实现学校教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逐渐深化“非遗”舞蹈教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3 优化联合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校企合作双方必须优化联合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为此,校企双方必须制定专门的实习管理手册和管理办法,约束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行为,保障学生的实习工作进度和人身安全。学校应与企业之间建立联合沟通反馈机制,定期派教师代表对学生开展慰问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发展动向,明确双方的管理教学责任。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也应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和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综合分析,及时优化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方与企业联合管理,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自主创业和自我择业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1.4 双向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高的师资团队是校企合作的先决条件。双向增强师资力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教师有理论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和思想觉悟较高等优点,但缺少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在与不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带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同时,能了解市场信息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在“非遗”舞蹈传承方面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另外,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能让高校学生在就业前接触到一些歌舞团,积累大型节目演出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3]。

2 “非遗”舞蹈校企合作现状

从校企合作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非遗”舞蹈教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2.1 师资结构不完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非遗”舞蹈传承者较少,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非遗”舞蹈教学是以人为主导,通过面对面教学实现“非遗”舞蹈的传承,导致“非遗”舞蹈的传承者较少且很难被挖掘。再加上“非遗”舞蹈的受众较少,迫于就业压力,许多高校学生不得不选择主流的舞蹈类目,很难从一而终地系统学习,导致“非遗”舞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非遗”舞蹈传承困难。在校企合作时,企业往往根据市场的需求信息选择,小众的“非遗”舞蹈往往没有一个好的展示平台。

2.2 实训基地投入少,深入合作发展困难

“非遗”舞蹈的教学传承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往往高校和企业在学生实训期间没有提供一个完善的实训基地,导致校企合作的层次较浅,难以进行有效的深入合作。校企合作的直接路径是校企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培养人才。然而,由于“非遗”舞蹈教学的师资队伍构建不成熟,“非遗”舞蹈较为小众,难以吸引大量的学生学习,校企双方投资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本很难快速回笼[4],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很难落实。实训基地合作主要是为学生、学校、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其能实现深入合作,推动“非遗”舞蹈文化创新发展,打通和拓宽“非遗”传承的渠道,但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不明朗的市场发展前景让校企合作双方望而却步。

2.3 对市场信息不了解,难以掌握市场动态

我国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凸显,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非遗”作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无形资产,目前仍不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非遗”舞蹈受众范围较小,难以形成有规模、面向市场的宣传信息,大众对“非遗”舞蹈不了解,导致“非遗”舞蹈难以实现有效推广。另一方面,“非遗”舞蹈教学注重传承,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创新发展。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口,供给侧改革也要求“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为前提。

2.4 合作机制不成熟,管理系统难以建立

高校与企业之间虽然达成了合作关系,但缺乏有效的合作管理机制。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学生有极强的自主能力,而校企双方没有建立相关的沟通监督机制,导致实习时企业对学生的相关情况并不了解,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和相关的奖惩措施不完善,校企之间互相隐瞒,管理效果不佳。

3 “非遗”舞蹈教学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改革

“非遗”舞蹈教学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要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校企合作特色培养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非遗”舞蹈推广宣传难、市场信息闭塞、受众较少的问题。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和就业情况对“非遗”舞蹈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就业结果导向,不断调整“非遗”舞蹈人才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舞蹈创新能力为重点,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共同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非遗”舞蹈人才。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能力培养方案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非遗”舞蹈教学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加强校企双方的师资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双岗交替、双向培养”。学校应积极促进教师在“非遗”舞蹈传承方面的创新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发展和最新的市场需求。“非遗”舞蹈教学不仅要传承中华文化,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参与“非遗”的创新与发展。壮大“非遗”舞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共同推动我国“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5]。

3.2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是保障校企合作的前提。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建立校企合作的职能管理机构,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得到有效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应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教学方向;企业应积极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权益,积极与各大歌舞团、活动团体等进行联合培训,帮助学生做好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的衔接,丰富学生的实习经验。校企双方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可以加强对舞蹈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各自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管理监督任务,顺应市场需求,推进“非遗”舞蹈市場化发展进程。

3.3 组织市场信息调研,时刻掌握市场需求

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自主择业,制定符合自身方向的职业规划方案,企业与校方之间应做好舞蹈教学与市场信息的精准对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了解“非遗”舞蹈行业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在实习期间因势利导,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办学方针和办学目标顺应企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拓创新。学校和企业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渠道,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校企双方应转变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深度培养社会需要的“非遗”舞蹈传承人才,融合人才培养环节,将应用型舞蹈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建立“双创”平台,积极开展“非遗”舞蹈创新项目,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就业的新模式[6]。

3.4 推进产教融合方案,共同搭建实习就业平台

深入推进“非遗”舞蹈的产教融合方案是优化“非遗”舞蹈教学校企合作的最佳路径。为促进校企合作更为密切,推进产教融合方案的实施,校企双方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搭建可靠的实习就业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就业。同时,校企双方应增强合作意识,建立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优秀毕业生资源库,实现实习学生包括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各大企业招聘、实践教学功能管理拓展、活动演出、实训基地信息建设等多方面的信息互动,加深学生的职业感和专业意识。积极拓展学生的实践就业渠道,建设综合性“非遗”舞蹈文化创新基地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全面实现建设成果共享,推动“非遗”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7]。

4 结语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推进校企双方合作是“非遗”舞蹈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对“非遗”舞蹈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紧迫,而高校作为“非遗”舞蹈教学的主要阵地,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是必然之举。校企双方应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以市场信息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完善校企合作的共同管理之地,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非遗”舞蹈传承人才,解决“非遗”舞蹈传承难、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未来,校企合作必须以优势互补、联合开展、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寻求共赢,为优化我国“非遗”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世强,罗钟,刘石军.校企合作模式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理念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体育科技,2021,42(3):156-158,160.

[2] 尹丽琴,王成德,丁旭.校企合作模式下体育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52-253.

[3] 王亚坤,朱亚成,武传玺,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4):116-120.

[4] 张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9(9):34-35.

[5] 刘杰,王雨露.基于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高校羌族舞蹈教学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8):39-41.

[6] 朱晓忆.“非遗”民间舞蹈在地方高校的传承与教学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1,4(2):109-110.

[7] 何好,姚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岭南非遗舞蹈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3):118-122.

作者简介:崔晓宁(1981—),女,山西长治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幼儿舞蹈创编。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舞蹈教学非遗
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研究
浅析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46:33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41:47
呼和浩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48:45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35:25
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0:48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