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荣 吴欧怡
摘要:乡村是负载人类文明起源、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地缘—血缘”关系的乡土社会地域综合体。近几年,面对自然灾害,乡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压着内在隐患,在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的枷锁之下,乡村的生态空间受到了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严重挤压和蚕食,“生态—生产—居住”结构比例趋于不平衡。而“三生空间”的博弈效应体现在景观层面,表现为乡村生态景观的恶化、土地景观格局支离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的外部表征等,乡村人居环境的脆弱性不断加剧,城乡生态服务功能逐渐衰退。乡村生态韧性研究对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和增强乡村将来面临内、外部冲击时的适应力、恢复力与应变力。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韧性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韧性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的内涵与规划及保护的主要原则,指出其规划与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策略,希望对乡村生态景观的规划与保护有所裨益。
关键词:韧性视角;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3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中,传统的刚性景观规划使乡村生态景观建设陷入可持续发展困境中,具体表现为景观格局的破碎、生态景观恶化、生态服务功能的式微等。因此,迫切需要把生态底线保护思维转到预防和建设上来,开展多元复杂、系统冗余生态景观的动态演变构建[1]。
韧性理论首先起源于西方国家,国内韧性理论、评估和计划落后于国外。目前,国内外韧性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城市尺度下的社会生态规划、风险应对等方面,乡村韧性研究呈空白状态[2]。韧性理论的提出,为定量测度村庄生态景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乡村生态系统的规划提供了一个较为宏观的视角,能够促进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因此本文对韧性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与保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为乡村生态景观的韧性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1 韌性理论的研究进展
1.1 韧性理论的嬗变
韧性理论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最初应用于机械和物理学领域,接着生态学家霍林1973年在《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一文中,首次把韧性这一概念引入生态学领域,并且改变了机械思维中对韧性“本意”的描述,使其成为生态系统在面对外来干扰时所拥有的必有维稳结构,甚至可以从中获利,由此产生了“生态韧性”这一理念[3]。
1.2 国内外关于韧性乡村的研究
目前,国外韧性理论大多是针对国家、区域与城市,其指出关于韧性乡村的理论、评价和应用研究乏力。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大环境中,韧性视角是破解乡村衰落问题的较优路径和手段,以韧性乡村为对象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概念和理论上看,韧性乡村就是在维持生活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系统内生态、经济、社会各要素对外界干扰的吸收能力进行合理调度。各界学者在乡村社区尺度上开展研究,对韧性的影响因素、乡村发展建设和灾害防控的理论进行探讨。然而,由于韧性乡村的理念、内涵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还不完善,因此韧性乡村在现实中的运用还有一定的难度[4]。
我国乡村韧性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对国外韧性理论进行引借和初步探究的阶段。针对中外在社会制度、经济体系、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不同,迫切需要建构一个立足于我国国情的韧性乡村理论体系。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韧性评价和提出韧性策略方面。弹性是解决乡村衰落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弹性是指乡村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增强乡村弹性能够使乡村获得全新发展[5]。
2 韧性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的内涵
2.1 乡村生态韧性的概念
乡村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人和自然生态的互动,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和谐论,人与自然一起构成了多元的生态和文化。同时,人类在乡村演变中孕育出的生态智慧文化,塑造出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稳态[6]。乡村生态系统具有不高于某一阈值的生态恢复力,所以乡村生态韧性建设要注重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的修复,用尽可能少的人为行动,促进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自吸收和自恢复。自组织能力强调文化景观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多重作用,能为各个维度韧性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7]。
2.2 乡村生态韧性的属性特征
各界学者从多要素研究韧性本质属性问题以及用于多领域韧性的刻画和度量。其中,由Bruneau于2003年提出的“4R”属性特征——鲁棒性(Robustness)、冗余性(Redundancy)、智慧性(Resourcefulness)、快速性(Rapidity)逐渐成为学者的韧性研究共识[8]。
3 韧性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及保护的主要原则
3.1 动态适应性原则
演进韧性思维更加重视在不确定影响因素下的韧性,乡村韧性水平呈非线性变化,所以在生态景观韧性的优化中,要重视对系统动态的认识,提高干预的有效度,为应对难以预料的干扰与损害,应增强生态空间在受到外界扰动和影响时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韧性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生态景观优化目标是其运行方式不再仅以单一固化的乡村景观生境为导向,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此,迫切需要以动态的适应性规划方法解决乡村生态景观危机问题,要求计划从单一目标走向多元目标,通过对多重目标的动态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功能。同时,要把确定静态目标与规划动态过程结合起来,预测乡村的不同发展阶段。应保证采用更具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视域,以回应现代性带来的冲击,增强乡村生态景观系统的风险响应能力,推动乡村环境持续良性发展。
3.2 整体性优化原则
系统科学中将整体性定义为“各种事件、过程、结果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由各个要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乡村的整体性,反映了地理因素和村民生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韧性理论的框架,它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包括物质系统与社会系统两个部分。要使韧性规划处于一个完整的整体框架之中,应将系统中对生态景观产生影响的各种等级和分类指标进行整合。
3.3 生态自然法原则
韧性理念和乡村景观规划在生态韧性上的契合点,主要是以乡村原自然联系性为基础,增强其生态适应能力、可转换性,增强生态景观抗干扰力。计划期间,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体现重要生态价值等,合理设计自然板块,还原地域景观格局。
4 韧性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及保护存在的问题
4.1 乡村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乡村生态水平的高低会受到环境基底、经济体系、政策扶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道路硬化、沟渠清淤、道路绿化等虽然已经基本得到推广,而普通村落和生态文明村、休闲乡村在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实际情况来看,以生态环境脆弱为显著表征的村庄,主要分布在传统单一经济体系、政策规划执行不到位、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的区域,普遍存在水体污染、绿化缺失的情况。
4.2 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当下,在进行大面积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将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单独规划的问题,即仅关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本身具有的美学和景观功用特点。单一方面的规划建设,不仅使最后落地的生态景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导致建设成本增加、自然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将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考虑,实现二者的同步规划。只有从保护环境、景观建设、文化传播、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协同设计,才能打造出生态景观,且使其具有对抗多类型冲击和压力的韧性能力。
4.3 生态建设缺乏统筹
生态建设需要政府、乡镇组织和村民从不同方面配合,包括上层规划、组织实施和宣传、行动响应和各层信息反馈。当前乡村景观的生态规划比较完善,而村民对政策及举措的知情度和响应度还不足,使生态建设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与此同时,缺乏反馈,也导致乡村生态建设后继乏力。
5 韧性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及保护的有效策略
5.1 多元生态产业激活乡村生态景观动态演进
若仅仅采用静态恢复手段对乡村生态景观系统进行要素植入与硬件完善,那么生态景观就無法和乡村生活有机融合,最终就会走向没落。这就需要根据乡村的“人、文、地、产、景”五种资源,对其生态景观韧性进行优化,为景观建设过程中的原乡要素和新触媒之间的交互提供路径,让乡村拥有自我“造血”能力,切实支撑生态景观不断发展。同时,须关注乡村生态景观的文化、形态等方面,形成不同的发展特征,促进产业重构,形成与地域生态景观韧性开发特点与规律相一致的产业机制。
5.2 人文艺术介入乡村生态景观韧性发展
“艺术+生态+风景”激活乡村生态景观韧性的途径就是以艺术为沟通媒介进行干预,在“人、文、产、地、景”的各个方面赋予生态景观韧性创新力。“人”是指与村民对话,指导他们树立起对乡村生态价值的再认识,凝聚建设生态景观的集体意识,增强乡村的凝聚力;“文”是指在旧文化中继续创造新文化,即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实现农耕生态文明和现代生态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突出乡村的地域生态文化特色;“产”是要生态景观的经济效用,注重生态产业和生态景观的双重驱动,包括生产过程景观和互动式参与项目;“地”则是将大地景观具象化,强调回归大自然的一种土地情怀,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地景艺术融入林地田间,表现独特的乡村地方美学,如木头窝村用作物色彩进行构图打造了稻作艺术;“景”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艺术创生,其强调以地方传统生态美学为依托,经过弘扬、浓缩、重建地域特色风貌,促成生态环境、乡土文化、当代艺术的有效融汇。
5.3 多元因素构建乡村生态景观韧性发展动力
在乡村建设中,村民占据着主体地位,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态及其他景观综合体,就是乡村生态景观中的精髓。如果乡村生活主体与生态景观改造主体相分离,就只能使生态景观起到临时引导作用,只有增强当地村民的生态保护和自主参与意识,才能对乡村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内生驱动力。另外,村落的自组织能力与其人口结构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乡村自组织的培育中,须着力抓好乡村教育、人才建设,以及吸引青年人才回流等,增强乡村自治能力。
乡村的非线性发展,决定了其需要多主体参与合作。为此,以韧性理论为框架,乡村要建设多层级、社会协同治理的多元化模式。换言之,应在“他组织”与“自组织”耦合的发展格局下,共同促进乡村生态景观韧性能力的优化,充分调动地域自然生态资源,建构“从上至下、从下到上、横向介入、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使乡村生态景观得到最佳改造和持久发展。此外,要引进教育机构、专家以及各种非营利组织等主体,提高村民的生态理念水平与知识技能,积极推动村落形成自组织机制。
6 结语
韧性理论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能够实现和各个领域学科的有效结合。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生态景观受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未来应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乡村生态景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整体而系统地反映出乡村生态景观的韧性现状,从而采取科学且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乡村生态景观优化策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应魁,翟斌庆.社会生态韧性视角下的乡村聚居景观演化及影响机制:以新疆村落的适应性循环为例[J].中国园林,2020,36(12):83-88.
[2] 魏艺.“韧性”视角下乡村社区生活空间适应性建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1):50-57.
[3] 李红波.韧性理论视角下乡村聚落研究启示[J].地理科学,2020,40(4):556-562.
[4] 王敏,汪方心怡.韧性视角下传统乡村聚落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分析与启示:以堰塘冲田系统和基塘系统为例[J].住宅科技,2021,41(2):39-44.
[5] 陶慧,杨洋,田大江,等.韧性视角下乡村遗产地的空间实践与适应性重构:以河北省清西陵为例[J].中国名城,2022,36(11):64-72.
[6] 颜文涛,卢江林.乡村社区复兴的两种模式:韧性视角下的启示与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22-28.
[7] 邱明丽,刘殿锋,刘耀林.乡村韧性理论框架与测度体系[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8):107-114.
[8] 李建建.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微景观打造相关问题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1):48-49,64.
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荆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吴欧怡(199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