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和北朝石刻艺术风格比较

2023-06-22 22:04胡坚强
艺术科技 2023年3期

摘要:南北朝石刻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精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南北朝历史过于割裂和保护工作的缺失,学界并未对比研究南北朝石刻的艺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与北齐义慈惠石柱相似的还有南朝的南京萧景墓石柱,二者合称“南北石柱”。文章首先介绍北齐义慈惠石柱的历史及其意义,接着分析南朝萧景墓石柱的历史及其意义,最后对比义慈惠石柱和萧景墓石柱的异同。艺术是表现文化的一种形式,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文章希望通过比较南北朝石刻艺术风格,为石刻的价值研究和保护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南朝石刻;北朝石刻;文化遗产价值;风格对比

中图分类号:J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03

1 北齐义慈惠石柱的历史及其意义

1.1 北齐义慈惠石柱的历史

义慈惠石柱地处河北中部,大约建于北齐时期,是先前北魏战乱中受害者的集体安葬地。564年,由于官路西东移,河北的正义坊和僧宅被迁往离新路较近的地点。在555年至557年间,佛教组织开展救济饥饿者的活动,给被迫服徭役的痛苦民众带来了慰藉。559年,地方官吏向朝廷递交了公文,并取得了朝廷对佛教慈善组织活动的承认。正是基于这个文件,在562年,尚书省同意建立一根纪念柱。学者刘淑芬的调查显示,有些高僧在这一时期也曾居住在救助难民的禅宗机构,但并没有长期居住。所以,佛教慈善的义道和僧坊主要作为慈善机构援助苦难的俗教徒。对于我国北方的佛教追随者而言,6世纪中叶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不少人认为“末法”的时代将要来临。而我国北部同一时期爆发的战争也让人更加确信“末法”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应该做点什么。

1.2 义慈惠石柱的造型

北齐义慈惠石柱,是一个仅由石料构成的特殊纪念碑。它大致由五个主要石柱组成:一块圆形基座石、一个镂刻成十二瓣莲花形状的长方形石柱基,自下往上依次排列的八棱石柱,以及另一条覆盖整个石柱顶、水平向上摆放着的长方形石柱顶板,最上面是一所3×2开间的小庙宇[1]。它们都由石灰岩刻成。柱身面上并未刻凹槽装饰,只是镌刻了三千四百余字的颂文,除了记载它的历史背景,还有和石柱有关的那个宗教团体和二百名捐资人的姓名。义慈惠墓石柱柱础上的莲花形状,在墓表雕刻中主要用作柱顶。柱础覆莲纹上面并没有装饰狮形动物,只是用另一个看上去没有太大装饰作用的石台基支撑住了一个中式的小佛殿。

1.3 义慈惠石柱的装饰及其意义

如同傅熹年等人所认为的,柱屋顶主要作为其上微缩建筑物的台基。假设这些图形都和复杂的建筑设计有关,则这种圆形结构又通过什么和佛寺建筑设计产生联系呢?这样的表現方法,侧重于对形式上和祭坛的方形台基有关的象征物进行重“叠”[2]。在我国传统木结构框架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结构框架中立柱的设计定位。六根柱子构成六个小圆圈,将六个小圆圈看成一个大圆上六个均匀分布的点,而石柱刚好位于大圆的圆心位置。石柱顶端的柱顶石近似方形,其位于六个点组成的五角星的正上方,且其长边与五角星组成的五边形的两条边相平行(见图1)。

1.4 义慈惠石柱的造型及其意义

匠人们也许是想让大家意识到,石柱和佛教中被当作重生标志之一的两个巨大莲花具有关联性[3]。图中的另外两个莲花图形也同时呈现在了侧门立面上的墙上。它和一个莲花蕾互相对接排列着,因为台基石座上的那一朵巨大的莲花和二侧门的两个莲花花蕾上也各立有一个很醒目的圆形中心。圆环图中两个交点位置上的圆形石柱,分别象征相对放置于台基底面上的另一朵八瓣莲花。最后来看,圆环图实际上完全就是为了形成一朵八瓣莲花而设计的。

这些自从6世纪中期以来居住在河北地区的居民认为神经历过轮回转世,后来在修建房屋时,也普遍采用南亚的传统原始宗教建筑最常用到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形式被当地民众赋予了原始宗教信仰的意义。旋转的圆圈常常用来表示四季轮回,时光流逝。莲花瓣之间的位置,就是通过这个旋转的八瓣莲花之间的零点五圆结构进行调整产生的,并且其也能表示轮回转世时间的循环,表达了人们对于顺利跳出这种轮回的祈盼。

2 南梁萧景墓石柱的历史及其意义

2.1 萧景墓石柱的历史

中国现有的南北朝墓葬大多没有陵阙,只是在神道两旁置附翼的石兽,然后在左右立墓表和石碑。而南京与萧景陵墓神道柱上仅剩的这一石幢的建筑,形式结构简单秀美,装饰用的石块虽多但几乎没有融入复杂的建筑结构,是西汉以来陵墓表中最精致漂亮的一种建筑。而萧景墓石幢柱原由两根立柱东西相对并列而立,现只剩西柱。柱身全长42米,饰有瓦楞纺线24道,柱身上部近边中央圆盖处正中有一正方形柱额,其脊上反刻两行楷字——“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字体隽秀、笔力遒劲。沿长方形柱额脊的侧部纺线,雕刻出了披衣袒胸、科头跣足、手执莲花的“礼佛童子”形象。而柱额的下面部分则分别浮雕着三只怒发冲冠、袒胸露腹的负重土象。下方两侧分别还装饰着一圈绳辫纹和一周蛟龙纹。底座上正中为两个雕刻着衔珠双螭纹的圆形支盘,底座下中心为四个方形底座,四周均雕刻有张嘴或吐舌状的飞天神怪动物纹饰。

2.2 萧景墓石柱的造型

陵墓中原仍留有石辟邪石柱二,以及神道石雕石柱一,其中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风化不能正常复原,于是又埋入该墓遗址土表中[4]。神道石柱为我国目前除南京石柱外在市区保留完整的、最具时代意义的南朝陵墓石柱。石柱的额门上有“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字样。额门右边镂雕缠枝式的披衣袒胸、赤脚执花舌唇兰僧像。石柱盖为仰莲式。石柱身饰瓜棱纹饰共二十道,最前端为双螭,柱下有双螭石座。该石幢柱造型优美,雕琢细腻,额文笔画秀健,为华表石雕中的上品。西石兽角均已完全剥损,东石兽无角,顶有凹入在其背。头上的鬣齿毛向上耸起,下颌长舌向下垂,舌尖微上卷,须下拂,全身毛发卷曲,尾长拖于地,两尊兽面雕像栩栩如生。膊部上刻勾云纹,衬以羽翅纹饰,极为精巧细腻,是现存南朝石兽雕塑群中雕刻最精美细致之遗作。

2.3 萧景墓石柱的书法和装饰的意义

通过专门的文字解析发现,柱额上的小字竟全用正楷体来反刻,这究竟是何缘故?这种特殊字体为“反左书”字体[5]。有关资料记载,六朝时期,反左书运动迅速流行开来。在南朝这个动荡时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书法家们发挥聪明才智,勇于突破传统字体的桎梏,独创了多种字体。但后来王朝更替,战争不断,反左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受印章的影响,反左书被开发出来。它通常有两个特征:第一,从右开始向左行笔,和平时的书写方向完全相反;第二,结构翻转,在书写完成后,会产生镜像视感。上述两个特点相结合,也暴露了相应的弊端,反左书不但写作难度大,而且不便于观赏。

3 义慈惠石柱和萧景墓石刻艺术风格比较

3.1 义慈惠神道石柱和萧景墓石刻风格差异

以往一直把义慈惠碑的主体造型和南朝帝墓上象征着神道入口的墓表联系起来。义慈惠石柱和墓的主体结构相同:两个支柱均为石造;都由柱础、柱身和母穗构成,每个石柱顶板下均有一个嵌入柱身的牌,上书纪念场所有关资料;它以莲花为中心柱体。但是,与义慈惠石柱的墓表形式却有很明显的区别[6]。它呈不规范的正方八边形,东西北向都比东西南北各向略宽,而最下部最宽的部分则大致与其正对的上庙殿等一样宽。墓表中,作为柱顶装饰用的覆莲上面没有出现一个小狮形动物,而只是用了一个石台基来支撑,形成一个中式小佛殿。石柱保留了东汉以来中国石柱的基本形式。就两个石柱的美术表现形式来看,佛教对当时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朝大规模的佛教石窟造像,南朝的大力崇佛等,无不体现出统治阶级对佛法的重视,也对我国的主流思想和美学趣味产生了重大影响。

3.2 义慈惠神道石柱和萧景墓石刻风格相似性

虽然南朝石柱建于公元567年,北朝石柱建于562年,但其書体并不相同。南京的萧景墓石柱在建筑风格上与北齐石柱迥然不同,一个是刳棱纹石柱,一个是八面形石柱,相同的是两个石柱都有一个长方形柱额。南京石柱上刻字为“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北齐石柱是“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虽然都是书刻,但一个是反左书,一个是隶楷书,一个是横额,一个是竖额。

其文字在《说文解字》或一些碑刻中也有记载,大都是现在所使用的简体字。这说明,文字的发展是一个由繁至简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再到今天的简体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才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从柱文来看,有居延汉简的标准写法,也有出自古陶文、金文以及《说文解字》的,但确有不规整的“俗字”。

4 结语

南北朝石刻是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入开展南北朝石刻价值研究,创新实施南朝石刻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究其关键,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创新发展,围绕展示利用,明确主题定位,稳步推进南北朝石刻研究保护利用等各项工作,真正将南朝陵墓石刻价值品牌宣传出去。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定兴县北齐石柱[M]//刘敦桢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70-190.

[2]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M]. 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0-80.

[3] 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J]. 新史学,1994(4/5):1-47.

[4] 杨祥民.南朝访古录:南朝陵墓石刻艺术总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125-231.

[5] 杨晓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渊源研究[J].考古,2006(8):74-82.

[6] 陈传席.文脉与文明:《南朝访古录:南朝石刻艺术 总集》序言[J].创意与设计,2018(3):98-99.

作者简介:胡坚强(1999—),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