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雄 蔡硕 唐聪煊 熊倩 韦学究
摘要:大学校园学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高校把学术文化作为重点进行宣传,较少涉及体育文化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宣传具备润物无声的独特育人功效。在提倡全民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落实体育强国政策,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加大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力度,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营造全校师生开展体育锻炼的积极氛围,引导学生形成强身健体的价值取向,全面促进师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成为高校重点关注内容。文章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运用文献研究及对比研究等方法,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出发,总结目前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水平,将高校发展成人才培养新高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3
1 大學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
1.1 教育、健身作用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轻体育的现象,大学课程安排中体育课少、文化课多,学生主要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相较于国外高校,国内高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体现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国内高校多侧重专业课程的教学,校内设施以辅助学术教学为主,体育健身的公共设施建设相对不足,跟不上体育文化的发展[1]。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我国的宝贵财富[2]。高校具有育人功能,因此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学术教育和身体健康教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积极参加体育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其心理素质。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黄金时段,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同样可以促进学业的发展,所以建设健康校园是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
1.2 凝聚作用
体育项目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体育项目本身是一种群体运动,需要多人配合完成,比如田径、接力、足球、篮球等项目都需要团队协作[3]。既可以锻炼个人的意志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团队去做一件事情,形成合力,才能在体育项目中胜出。同时,学生还可以在体育项目中树立集体荣辱感,增强大局意识、团队意识。
1.3 娱乐作用
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甚至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体育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的焦虑心情,参与体育项目能够感受运动的乐趣和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4]。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让更多师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明白提高身体素质对学习和生活的深远意义。引导全体师生参与身体锻炼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提高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此外,还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降低冲突发生的概率。
2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主体多元化导致宣传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的宣传部门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官方发言人,既是传播策划的组织者、传播活动的发起者,又是传播工作的监管者,主要负责传播内容制作、传播途径选择、传播效果评估等工作。同时,高校还是体育文化传播内容的把关人、守门人,严格审核宣传内容的质量,正确判断传播内容的导向,通过过滤、筛出不被接受的宣传内容,提升体育文化的内容价值。因此,以高校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宣传体系可以有效把控宣传内容的质量,决定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效果[5]。
当前,新媒体在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习惯于通过手机接收信息,电视、报纸、期刊的受众越来越少[6]。高校宣传主管部门对宣传工作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大多数是个体,发布的信息质量较低,平台对信息的引导性、真实性、质量要求均不严格,每个传播者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发布信息。同时,每个接收者还可以继续转发,这就使得网络中充斥着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监管难度非常大。
2.2 体育文化传播内容的价值内涵参差不齐
新媒体的应用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速度,丰富了传播内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体育文化传播内容缺乏内涵,导向性不足。没有起到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作用,也没有增强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体育文化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单一,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受众的心理需求,也没有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传播更有针对性的内容,过于形式化,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第三,少数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存在虚假问题,甚至较为荒诞,只为了博取关注,吸引流量。久而久之,不仅无法有效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还会让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文化宣传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意义[7]。因此,要更加关注体育文化传播内容的价值内涵。
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渠道整合效果不强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势,只有将新旧媒体进行整合,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文化的传播优势。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层出不穷,从网站、微博、百度贴吧、论坛发展至现在的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中还在不断衍生新业务、新平台[8]。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便利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随着手机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播内容难以监管的问题日益凸显,宣传质量的不可控可能导致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起不到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的效果。此外,还很容易让学生对学校传播工作丧失信任,危害极大。
目前,学生接触传统媒体的时间越来越少,报纸、期刊、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是,必须注意到传统媒体有其不可替代性,主要优势在于体育文化传播的内容质量高、导向性好,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9]。鉴于新旧媒体各有其优劣势,必须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进行转型升级,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传播高质量的体育文化内容,有效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
3 新媒体时代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选择
3.1 树立传播主体公信力,加强与受众的沟通
当前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主要分为三类,即个体类、群体类、官方媒体类。
个人类的传播主体主要包括自媒体爱好者、专业运动员、体育宣传员、文化广播员等;群体类的传播主体主要包括学生会组织、体育学生社团、运动联赛组织方等;官方媒体类的传播主体主要包括学校宣传部门、校团委、系团委等[10]。
第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加强传播主体和受众的互动,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传播主体通过平台与受众交流,深入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制作体育文化传播内容。
第二,在收集处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以及发布校内外体育文化信息时,应全面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加强对其心理预期的把握,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传播内容。
3.2 优化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增强高校体育文化认同感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需要体育文化传播工作的配合,体育文化宣传需要从体育规则、体育常识、体育健康、体育素质、体育传媒等方面着手,拓展体育文化传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传播主体应该对体育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尤其是体育分类。在宣传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划分不同的板块,分为专业体育和大众体育。体育文化传播还要包含体育审美、体育理想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其次,体育文化传播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受众的体育知识水平以及年龄、性别、专业等,制订针对性的方案,在充分了解传播对象需求的情况下,选择差异化的内容实现精准宣传,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促使学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促进体育文化不断发展。
最后,体育文化宣传内容应该突出多样性、可适性、专业化的特点。通过新媒体加强传播主体和受众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受众的多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文化宣传内容,搭建起多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多样、受众接受程度高的体育文化传播体系。
3.3 拓宽体育文化传播渠道,打造全方位、全域化传播格局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傳播渠道是影响最终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打造全方位、全领域的传播格局需要利用新技术提升传播效率。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作为尝试新鲜事物的先锋,其生活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对新媒体的使用尤为熟悉,因此,体育文化传播如果仅局限于传统媒体渠道,就无法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传统媒体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加大对校园期刊的资金投入力度,吸引优秀的来稿,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体育文化宣传内容。另一方面,在校园内适当增加移动网络电视、有线网络电视的数量,如宿舍公共区域、食堂等场所,增强学校官方传播主体的传播力,与新媒体形成合力。
其次,弥补新媒体的不足,新媒体最大的不足在于内容质量不高,而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内容的审查是学校宣传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主管部门需要指导其他传播主体的工作,严格检查其他主体发布的文化宣传内容,过滤负面和不实的消息。必须确保各类传播主体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安全可靠,从而正向引导学生的体育观。
最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势,高校需要协调新旧媒体的使用,既要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又要发挥传统媒体体育文化宣传内容质量高的优势,形成融合图书、广播、期刊、抖音、网站等的媒体传播矩阵,为促进体育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4 结语
我国大力提倡体育强国,体育文化宣传是高校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重视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的体育文化生态,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生在新媒体中的参与度非常高,因此,体育文化宣传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利用其优势做好体育文化传播工作。高校既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又要保持传统媒体的高质量内容生产,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化人”和“人化”的双向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升我国青年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昊,龚正伟.我国体育文化传播的符号过程、符号机制与符号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5):85-91.
[2] 张世浩.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6):108-110.
[3] 赵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公关世界,2022(15):114-115.
[4] 黄力,牛将.我国大学体育文化传播场景特征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4):28-30.
[5] 包晗.新时代大学生体育文化自信:依据来源、现实挑战与发展思路[J].辽宁体育科技,2023,45(1):128-134.
[6] 张诚勇,丁正邦.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6):61-64.
[7] 王雯璟,高文峰,曹越前.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8):120-123.
[8] 赵志星,高源.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形成的影响探讨[J].青少年体育,2020(12):34-35.
[9] 王诚民,臧家利.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8):77-78.
[10] 何彪.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85,87.
作者简介:李良雄(1998—),贵州惠水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蔡硕(2000—),男,湖南岳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体育教学。
唐聪煊(2000—),女,湖南浏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体育教学。
熊倩(1996—),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体育教学。
韦学究(1995—),男,贵州三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