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近年来,受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为提高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需及早确诊疾病类型,并依据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心脏彩超是被医院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过程完全没有创伤,无辐射,可清晰显示心脏间壁厚度及各腔室大小,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医师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可初步诊断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认识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是利用超声波穿透皮肤、软组织及肌肉组织,检查心脏搏动情况、心脏内部结构、血流状况等,以确定大血管、心室的功能與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心脏彩超可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显示血流信号,是目前唯一能够动态化显示心腔内部结构、瓣膜组织病变、心脏搏动情况及血流状况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检查过程中,医生利用超声探头对心脏所在区域进行多角度扫查,可显示心脏各个层次的结构及特征,进而准确诊断多种心脏疾病。
心脏彩超能查出
什么疾病?
1.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彩超可显示心脏结构及瓣膜活动状况、血流状况,通过分析图像可准确诊断老年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变。
2.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检查可显示多种心脏畸形,如瓣膜厚度增加、残留孔洞及通过孔洞的血流,可显示室间隔及房间隔缺损,也可用于评估肺动脉压力,进而实现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诊断。
3.冠心病
冠心病属于临床多发常见心血管疾病,但并非全部冠心病均可通过心脏彩超完成诊断。如患者存在心肌梗死病史或合并重度心肌缺血,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见心脏部分区域运动异常,进而实现准确诊断。但部分患者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能无法确诊,需要进一步完善冠脉造影检查。
4.后天心脏结构异常改变
后天心脏结构异常改变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通过常规检查无法确诊。心脏彩超可显示其心脏瓣膜、厚度、大小及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心脏结构是否异常。
5.心脏邻近组织结构异常
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观察心室心脏邻近组织结构,比如心包钙化或心包积液情况,实现对心脏周围组织病变的准确诊断。
6.心脏功能评估
心脏彩超可显示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也可显示室壁运动情况,医生通过对相关参数的测定可计算心输出量,判断心脏功能正常与否。
哪些人需要接受
心脏彩超检查?
心脏彩超检查过程中,患者需遵医嘱调整体位,并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心态平稳,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操作,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1.心脏病患者
具有心功能不全相关症状合并心肌梗死者,需通过心脏彩超检查确诊。
2.孕妇
孕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可判断胎儿心脏发育状况是否存在异常。发生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也需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3.准备手术者
部分患者接受重大手术治疗前或应用特殊类型的药物前,需接受心脏彩超检查。
教您读懂
心脏彩超报告
1.腔室大小
在心脏彩超报告中,腔室大小主要以心腔内径作为衡量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左心房内径的上限为35毫米,右心房的内径范围为33~41毫米。男性左心室舒张径的上限为55毫米,女性左心室舒张径的上限为50毫米,右心室舒张径的上限为25毫米。
2.室壁厚度
室壁厚度的主要评估标准为左心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厚度,二者的正常范围均为6~12毫米。如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心肌肥厚,则提示左心室压力过高或肥厚性心肌病。
3.瓣膜大小
瓣膜大小的评估衡量标准为主动脉瓣口与二尖瓣瓣口面积,前者的标准范围为2.5~3.5平方厘米,后者的标准范围为4~6平方厘米。如果患者的瓣口面积小于正常范围则提示瓣口狭窄,如瓣口面积大于正常范围则提示心腔增加。
4.心包积液
心脏积液的评估衡量标准为液体深度:微量心包积液位于房室沟下后壁区域,总量应低于50毫升;少量心包积液的位置为下后壁,总量为50~100毫升;中量心包积液的位置为下后壁、房室沟、心尖区,总量为100~300毫升;大量心包积液的位置为整个心腔,总量为300毫升以上。如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心包积液过多,则提示存在感染性病变或肿瘤。
5.心脏排血能力
心脏排血量的主要衡量标准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范围为50%以上。如低于50%,则提示左心室收缩能力显著下降。
6.右心室阻力
右心室阻力的衡量标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范围为15~30毫米汞柱。轻度异常为31~50毫米汞柱,中度异常为51~70毫米汞柱,重度异常为70毫米汞柱以上。如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数值异常,则提示可能罹患肺动脉高压,需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