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丽, 燕鹏程, 田仁进, 熊 伟
(1.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普安 561500; 2.黔西南州烟草公司普安县分公司, 贵州 普安 561500)
烤烟产业是贵州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多数地方财政和烟农的重要收入来源,贵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是国内知名卷烟品牌重要原料产地。烤烟上部叶占整株烟叶产量的30%以上,其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着烟农效益和卷烟工业可用性。上部叶着生部位高,通风透光条件较好,养分集中,干物质积累多,如果用常规采烤方法,容易导致叶片过厚、结构紧密、成熟慢而加大烘烤难度,尤其是顶部的2~3片叶因养分过于集中难以成熟落黄和烘烤。在烘烤过程中容易出现烤青、挂灰现象。烤后烟叶品质降低,主要表现为身份较厚,结构紧密,僵硬、色深、杂色重,化学成分不协调,工业可用性降低,烟农收入不高[1-2]。杨通隆等[3]开展过上部叶4~6片不同成熟一次性带茎砍烤烤后烟叶质量的研究,徐增汉等[4]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单叶重、烟叶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由于区域、气候、生态不同,同一品种的烟叶也具有不同的质量风格。为此,本研究以云烟87为材料,在黔西南普安县烟区对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4~6片烟叶质量及效益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为烟叶生产提供指导。
试验于2018年在普安县青山镇、兴中镇、新店镇进行,试验地海拔高度1 520~1 600 m,年均气温14.4 ℃,8月平均气温20.7 ℃,降雨集中在6—8月,降水量761.4 mm;试验品种为云烟87,供种单位为贵州省烟草科学院。
试验设3个处理,对照(ck)为常规采烤,即成熟一片采收一片;T 1处理上部4~6片叶一次性带茎砍烤,简称“一次性砍烤”;T 2处理:上部叶4~6片一次性成熟采烤,简称“一次性采烤”。每个处理3次重复。
烘烤工艺按照黔西南上部烟叶烘烤工艺进行,具体如下:
(1) 变黄期:起火温度不宜低于32 ℃,点火后将温度升至35~36 ℃,湿球温度34 ℃,时间不超12 h,保持干湿差2 ℃。再将干球温度以每小时升温1 ℃的速度升至38 ℃,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 ℃,稳温24 h左右至高温层和中间层烟叶变黄至7~8成黄,叶片发软。再将干球温度以每2 h升温1 ℃的速度升温至40 ℃,湿球温度35 ℃,稳温12 h左右,使高温层和中间层烟叶变黄至黄片青筋微带青,叶片充分发软。
(2)定色期:干球温度以每3 h升温1 ℃的速度升至42 ℃,稳温时间要适当延长20 h左右,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 ℃,确保全炕烟叶叶片充分变黄,高温层烟叶约50%支脉变黄,叶面全黄,勾尖卷边。再以干球温度以3 h/℃的速度升至46 ℃,湿球温度控制在35 ℃,稳温12 h左右。再以每3 h升温1 ℃的速度升至48 ℃,湿球温度控制在37 ℃,适当延长48 ℃稳温时间,一般12 h,确保全炕烟叶达到黄筋黄片小卷筒。再以每3 h升温1 ℃的速度升至50 ℃稳温,湿球温度38 ℃,稳温6 h。再以每3 h升温1 ℃的速度升至54 ℃稳温,湿球温度38~39 ℃,稳温12 h左右至全炕烟叶达到大卷筒,叶肉干燥。
(3)干筋期:以1 h/℃的速度升至60 ℃稳温6 h,湿球温度39~40 ℃。再以每1 h升温1 ℃的速度升至68 ℃稳温,湿球温度39~40 ℃,直至全炕烟叶烟筋干燥。
试验过程中调查记录田间烟株单株上部叶片数(最多叶片数和最少叶片数、平均叶片数);各处理编烟时间,记录20杆编烟所需时间;各处理20杆烟株数(扣数)、烟叶片数;每炕装烟数量,砍(采)烟、运输、编烟、上炕、下炕分级用工数;每炕烘烤用时,烘烤用煤量、用电量和用油量。烟叶下炕后,按照烟叶42级国家标准对不同烟叶质量进行分级,统计分析经济效益。
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由表1可以看出,一次性带茎砍烤的颜色为橘黄色,身份中等,色度强;一次性采烤和常规采烤的烤后烟叶颜色为深橘黄色,身份中等-稍厚,色度中等。可见,一次性带茎砍烤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好于常规采烤和一次性采烤,其外观质量烟叶特征更符合上部烟叶可用性对组织结构疏松的要求。
表1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由表2可知,一次性带茎砍烤的每炕装烟量只有287竿,与常规采烤相差48竿,但烤后烟叶重量却与常规采烤相当。一次性带茎砍烤每炕烤后烟叶重量是520.58 kg,与常规采烤持平,这可能与每竿的烟叶片数有关。从表2也可知,一次性砍烤需要烤房容量大,每炕烤后烟叶及烟杆重量高达826.35 kg,按照烟叶鲜干比理论测算,上炕后鲜烟叶重量达3 305 kg。一次性砍烤烤后烟叶与茎杆重量比为63∶37,烤后茎杆占总重量37%。一次性砍烤的上等烟率最高(58.37%),高于常规采烤20.49%,中部烟率高于常规采烤1.4%,烤后的烟叶青杂最低,中上等烟率比常规采烤高11%。说明一次性砍烤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均高于常规采烤和一次性采烤。
表2 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对比
由表3可见,一次性砍烤的所有指标均高于常规采烤。均价高于常规采烤4.67元/667 m2、收益高于常规采烤146.8元/667 m2。
表3 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产值对比
试验分别对一次性砍烤、一次性采烤和常规采烤从炕均效益和每667 m2均效益方面进行了用工、能耗等成本的调查测算以及烤后烟叶的产值统计分析,汇总后如表3、表4所示。
表4 不同采收方式炕均综合效益对比
表5 不同采收方式折算面积后综合效益对比
从每炕烤后烟叶分析看,综合效益高的是一次性砍烤,除去所有成本,每炕能收益9 682.12元,而常规采烤每炕收益只有7 703.9元。
从烘烤面积上看,一次性带茎砍烤平均每炕能烘烤0.67 hm2,一次性采烤每炕能烘烤0.61 hm2。一次性砍烤的烤后烟叶产量最低(773.1 kg/hm2),用工能耗成本最高(2 460元/hm2),但产值最高(17 972.25元/hm2),其综合效益达最高(14 392.84元/hm2)。常规采烤的成本低,其综合效益也低。
雷仲茂等[4],徐增汉等[5]研究发现,上部叶带茎砍烤,在烘烤过程中烟株茎杆中的水分可以弥补以往烘烤上部叶时烤房内水分低影响烟叶变黄和内含物质转化,同时烟株茎杆中的水分还可以继续向烟叶补充,使烟叶中某些酶保持相对较高的活性,内含物尤其是淀粉与蛋白质的降解转化更加充分,烤后烟叶颜色浓度强、身份中等、结构疏松,整体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传统采收方式相比有所提高。试验发现,一次性砍烤上部叶时,对其成熟度的把握至关重要,一定要等到倒数第二片叶充分成熟,否则顶叶1~2片就会挂灰成杂色,但倒数5、6片叶子多数已经达到过熟,这也是影响单叶重的一个因素。
本试验研究表明,一次性砍烤除了在用工成本高、需烤房容量大外,综合效益最高,通过上部叶4~6片一次性砍烤,中上等烟率比常规采烤高11%,达96%左右,使上部烟叶均价提高4.67元/kg左右,通过上部叶4~6片一次性砍烤,可在常规采烤的基础上使综合效益提高1 732.39元/hm2。
上部4~6片叶一次性砍烤烤后的烟叶等级结构、外观质量、综合效益等均优于常规采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工业可用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烟叶生产集约化程度高、规范化进程快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背景下,采用上部烟叶4~6片一次性砍收烘烤,其烤后烟叶等级质量、产值提高,且可简化烟叶生产操作环节,降低后期田间管理用工量,适于烘烤工场节本省工、增值增效的生产理念,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