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情报研究

2023-06-19 02:05潘玲白保良
农业与技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深加工申请人专利申请

潘玲白保良

(1.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4;3.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贵州 贵阳 550004)

1 研究背景

贵州位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寡日照、温暖潮湿,立体气候特点突出,气温变化小,特别适合各类食用菌生长。贵州拥有食药用菌429种,其中,食用菌268种,野生食用菌种类占全国的80%以上[1],是全国食用菌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但由于产业基础、资金投入和市场意识等原因,在过去较长时间,与食用菌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十三五”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贵州省重点扶贫产业之一,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迅猛,但总体来说,仍存在科技支撑不足,产业链不健全,经营主体不足等问题,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与食用菌先进省份相比,贵州食用菌生产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市场信息和技术人才缺乏,盲目生产和生产技术落后,导致食用菌产品无序生产、质量和产量不稳定[3]。

因此,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开展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本文从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角度,开展食用菌产业专利情报分析,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精准招商引智提供科技情报支撑及决策参考,以期当地引入优势企业,补强产业链短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食用菌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2 基于产业链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分析

2.1 食用菌产业链分解

食用菌产业链涉及上下游相关联的多个环节,既包括食用菌菌种培育的科研部门,也包括食用菌种植生产的农业部门,还包括食用菌初加工的农产品加工部门,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的精深加工部门,以及产业链后端的食用菌产品销售流通环节,如图1所示。整个产业链以食用菌生产、加工为中心,各相关主体以市场作为平台,以经济利益为动力,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联结纽带,产业链各功能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4]。

图1 食用菌产业链分解

2.2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现状

在培育种植环节,贵州省大力开展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贵州省食用菌种质资源菌种研发及栽培技术创新与转化,搭建贵州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食用菌生态栽培及野生抚育研究室,食用菌菌种技术研究中心,菌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食用菌资源保存与评价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并在多地建立野生菌保育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基地,产业链培育种植环节已形成。

但由于贵州省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支撑及经营主体不足,导致食用菌产业链尚不健全。食用菌产品类型不丰富,以传统鲜菇销售为主,加工产品少、档次低,除少数品种有精深加工外,大多数以产地初加工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不成熟,市场体系建设缺乏,运输成本较大,销售渠道不健全,市场风险防范不足。

因此,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在前端培育种植环节较为成熟,产业链中端的初加工环节基本形成,而深加工环节非常薄弱,销售流通环节也较薄弱,产业链尚不健全,如图2所示。

图2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情况

2.3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分析

综上所述,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尚不健全,在菌种培育种植环节,需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特色优势食用菌品种及珍稀食用菌;在加工环节需引入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销售流通环节需发展冷链物流,打开销路,开拓市场。

由于贵州省依托贵州省农科院、贵州科学院、贵州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及省内外专家组,逐步建成全省食用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提供优质菌种和技术支撑,很大程度确保了产业链上游发展,符合现阶段当地发展需求。因此,不需在中上游环节大力招商,应从补链和强链角度解决产业发展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深加工环节非常薄弱,而该环节在产业链中属高产值、高附加值,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因此,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重点在深加工环节,同时利用大型食用菌加工企业的销售平台和渠道,打通销售壁垒,提升贵州省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补链和强链。

3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专利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使用智慧芽(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对近20年全球食用菌产业相关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检索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30日,并按照产业链进行分解,研究国内外及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从专利情报角度深入分析产业链发展态势及重点申请人,针对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多维度评价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从中分析可匹配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的优势申请人,提出招商引智策略,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3.2 全球食用菌产业专利概况

3.2.1 全球专利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食用菌产业近20年专利申请发展趋势见图3,专利申请共计50206项。总体上看,食用菌产业专利发展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起步期(2003—2009年),年专利申请量基本保持在700项左右,波动幅度较小;快速发展期(2010—2018年),年专利申请量增速明显,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分别快速突破1000~5000项5个整数大关,迎来爆发式增长;成熟发展期(2019年至今),在2018年的高峰后,全球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量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4000项以上,2021年和2022年专利申请量明显下降是由专利公开滞后导致,不代表专利发展趋势。整体而言,食用菌产业专利经历了10年快速发展后,进入稳步发展期。

注:由于专利申请公开的滞后性,数据库所示2021年和2022年的专利申请量会明显小于实际专利申请量,并不代表本研究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为保证样本完整性,仍列出数据以供参考。

3.2.2 专利申请地分布

如图4所示,中国是食用菌产业最主要的专利申请地,专利申请量超过40000项;日本、美国居于第2梯队,专利数量分别为3578项和2256项,与中国相比呈断崖式减少;而第3梯队的韩国、法国、德国等专利仅为500项左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761项专利布局,说明这些专利后续可能有广泛布局其他国家的意图。综合来看,食用菌作为农产品,专利布局方式与工业差异较为明显,前者更倾向于本土布局,对外输出比例较低。中国无论从食用菌开发技术和对专利的申请意识都较为积极,专利申请量十分突出。

图4 全球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地分布

3.3 国内食用菌产业专利分析

3.3.1 国内专利申请趋势

如图5所示,国内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趋势整体与全球专利发展趋势一致,2003—2011年处于起步期,专利申请量由150项逐步增长到近千项,此后进入快速发展期,2017年达到峰值,短短6年时间达到近5000项,之后进入成熟发展期,专利数量小幅波动,年申请量保持在4000项左右。

注:由于专利申请公开的滞后性,数据库所示2021年和2022年的专利申请量会明显小于实际专利申请量,并不代表本研究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为保证样本完整性,仍列出数据以供参考。

比较国内外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趋势发现,2007年以前,国外专利申请量高于国内或与国内持平,但此后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而国外专利申请量基本保持稳定,国内专利申请量逐渐反超国外。进入快速发展期后,国内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国内专利已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专利的绝对贡献者,代表了全球食用菌产业专利的发展趋势。

3.3.2 申请地区分布

如图6所示,国内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量领先的省份依次是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湖北省。该结果与食用菌产量和产值统计结果“大同、小异”,多数省份为食用菌主要产地,而专利申请量排名与产量和产值并不完全对应,与当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政策和产业特点等因素有关。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均非食用菌产量领先的地区,但专利申请量可跻身前10;而云南省食用菌产值高居全国第2,但专利申请量却相对较少。

图6 国内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地区分布

3.3.3 技术构成分析

根据检索结果进行IPC分类技术分析,如图7所示,食用菌产业专利技术主要指向食用菌的种植、食品、初加工、保健品、肥料、药物制备等。其中,食用菌的培育种植为专利申请量最多的技术方向,而伴随食用菌产业链的成熟及发展,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技术不断涌现。

图7 IPC分类分析

3.3.4 申请人类型分析

将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人按照个人、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其他机构(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分类统计,如图8所示。企业是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的绝对主力,占比超过60%,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个人申请人数量相当,也显示出食用菌作为农产品,围绕其开展技术研究门槛相对较低,个人参与度较高;其他如农村合作社等组织也发挥着集体智慧的作用,在技术方面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帮助。

图8 专利申请人类型分布

3.3.5 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分析

如图9所示,专利申请量最多的申请人类型既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又有企业,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均在100项以上。

图9 专利申请人分布

4 食用菌产业链专利分析及贵州省定位

4.1 国内食用菌产业链专利分布

国内食用菌产业链各环节专利分布如图10所示,培育种植和深加工环节专利申请量最多,初加工环节次之,而销售流通环节技术属性较低,未产生高相关度专利。深加工环节中,保健食品方面专利申请量超过普通食品,而药物应用相关专利申请量位列第3,是附加值最高但难度最大的方向。其他应用中,肥料应用、饲料应用、护肤品应用专利申请量均在1000项以下,其他化学品制造主要为吸附材料及其他未形成规模应用的化学品。

图10 食用菌产业链各环节专利分布

4.2 专利申请主要地区产业链分布

对国内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地区进行产业链分布分析,如图11所示,各地区培育种植环节专利占比均为最高;湖北省、四川省、河南省和福建省初加工环节及普通食品应用领域专利占比较高,精深加工应用方向相对较少,整体附加值偏低;相对的,广东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深加工应用专利占比较高,且在保健食品、药物应用、护肤品应用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方向专利占比较高,更有利于产业价值提升。

4.3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分析

4.3.1 贵州省专利申请趋势

如图12所示,检索到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相关专利1276项,位于全国第11位。专利申请趋势总体与国内一致,但起步阶段相对较晚,2010年之前专利申请量较国内同期100~600项专利总量而言占比偏低,此后快速发展,紧随国内趋势,至2018年达到专利申请高峰,2019年呈较大幅度滑落,此后有所反弹。从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量来看,贵州省处于国内中等偏上水平。

图12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趋势

4.3.2 贵州省申请人类型分布

如图13所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人中,企业占比74%,高于国内62%的企业占比;高校&科研院所占比19%,略高于国内的18%;而个人申请仅有84项,占比6%,远低于国内的18%。可见,贵州省内食用菌产业技术主体为集体组织,尤其是企业,个人对食用菌的研究和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

图13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人类型分布

4.3.3 贵州省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分析

如图14所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量最高的贵州大学为37项,而国内前10位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均在100项以上;企业申请人专利申请量最高的是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国内前10位企业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均在80项以上,贵州省头部申请人与国内领先申请人存在一定差距。其他前列申请人专利申请量在10~20项,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较为分散,整体实力较为均衡,但缺少实力突出的申请人,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几乎没有贵州省申请人进入前列,因此,需重点培养龙头企业及优势申请人,发挥引领作用。

图14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人分布

4.3.4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专利分布

如图15所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主要分布在培育种植环节,占比超过55%,其次为深加工和初加工。深加工环节中,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专利申请量相当,其他深加工环节主要为药物应用和肥料应用,而饲料应用和护肤品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相比国内食用菌产业专利分布,附加值较高的保健食品和药物应用占比尚可,但也存在普通食品占比偏高、其他应用领域开发程度偏低的问题。

图15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专利分布

4.4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定位

贵州省食用菌产量产值及专利申请量在国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较优势省份还有差距,存在提升空间。从产业链看,贵州省在食用菌培育种植、初加工和深加工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专利布局,同全国一样,在技术属性较低的销售环节缺少高相关度专利。整体来看,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专利布局较为完整,但依然存在申请人专利偏少,缺少优势申请人,深加工环节成规模的应用方向较少,普通食品占比偏高等问题。

5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策略分析

根据前述分析,由于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上游符合现阶段当地发展需求,暂不需在中上游环节大力招商,而产业链中最具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环节非常薄弱,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和招商引智的重点。因此,从专利情报角度分析产业链深加工环节,通过有效专利、发明专利数量、专利失效率、被引用次数及权利要求数量等多维度对深加工各应用方向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进行评估,从中分析筛选出可匹配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的优势申请人,提出招商引智建议。

食用菌深加工环节可分为7个主要应用方向: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物应用,肥料应用,饲料应用,护肤品应用和其他化学品应用。检索到食用菌深加工环节国内专利申请15024项,仅次于培育种植环节。

5.1 普通食品应用

普通食品是较为基础且应用最广泛的食用菌深加工方向,检索到5756项相关专利。

如表1所示,综合各项指标,吉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襄阳大山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钟祥兴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有效专利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有效发明专利较多,权利要求平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等指标也较优秀,可考虑作为优先引入的优势申请人;而福建奇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四川万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华御食品有限公司等申请人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保有量尚可,可作为第2梯队优势申请人开展进一步分析。部分申请人专利几乎全部失效,引入意义不大。

表1 食用菌普通食品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

5.2 保健食品应用

食用菌的主要保健功能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等,通常以保健食品形式推向市场。检索到食用菌保健食品应用有关专利6058项,是深加工环节中专利最多的应用方向。

如表2所示,从有效专利数量和失效专利占比看,食用菌保健食品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有效性极差,多位申请人专利全部失效。整体来看,保健食品应用是深加工环节中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但存在失效率偏高、专利价值低的问题。在食用菌保健食品应用环节,可考虑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为优先引入的优势申请人,其次为福建农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

表2 食用菌保健食品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

5.3 药物应用

部分食用菌提取成分具有抗菌、抗血栓、抗癌等药用价值,检索到食用菌药物应用有关专利1661项。

如表3所示,综合各项指标分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和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可考虑作为优先引入的优势申请人;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内蒙古中细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可考虑作为第2梯队开展进一步分析。

表3 食用菌药物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

5.4 饲料应用

对食用菌下脚料进行开发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食用菌制备饲料,可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功效,有利于农业资源生态循环利用,共检索到食用菌饲料应用有关专利297项。

如表4所示,食用菌饲料应用领域专利失效率极高,综合各指标分析,河北雄安立本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迈可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徐州鸿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可考虑作为优势申请人。

表4 食用菌饲料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

5.5 肥料应用

我国食用菌菌渣利用率仅约33%,资源浪费极大,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方式主要是作为配料循环使用,共检索到食用菌肥料应用有关专利717项。

如表5所示,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可考虑作为优势申请人;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虽仅有1项有效专利,但有3项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可继续关注。

表5 食用菌肥料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

5.6 护肤品应用

来源于食用菌的β-葡聚糖、裂褶菌多糖、香菇嘌呤、灵芝酸和麦角硫因等在抗炎症、防紫外线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护肤功效,共检索到食用菌护肤品应用有关专利434项。

如表6所示,药物应用领域多位重点申请人专利全部失效,仅有北京工商大学和上海洁士宝日化集团有限公司有专利保持有效状态,可考虑作为优势申请人;而广东盛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孙继勇现阶段虽没有有效专利,但已确认失效的专利占比小,大部分专利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可继续关注。

表6 食用菌护肤品应用领域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

6 主要研究结论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专利申请较为分散,缺少实力突出的申请人,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几乎没有贵州省申请人进入前列。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引智需求重点在深加工环节,同时可利用国内大型食用菌加工企业的销售平台和渠道,打通销售壁垒,提升贵州省食用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补链和强链。

结合食用菌产业链重点申请人专利价值评估及招商引智策略分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在不同环节多次入围优势申请人,说明上述机构食用菌有关研发技术综合实力较强,引入此类申请人可补强多个产业链环节,可考虑作为优先引入的招商引智对象;同时,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申请人不仅在重点环节专利价值较高,且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在产业链下游具有较完善的销售体系,引入此类企业,不仅可在产业链相应环节推动技术提升,还可补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链中较为薄弱的销售流通环节,扩展贵州优质食用菌产品销售渠道;在食用菌有关专利中,虽有多位个人申请人专利申请量超过多数企业,但绝大多数申请未获得授权或授权后快速失效,甚至多数专利在提交申请后即撤回,专利价值极为有限,因此,尚未发现优质的独立个人作为招商引智对象。

针对不同类型的招商引智对象,可采取不同策略。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或科研院所,有关专利情报显示此类机构近年来具有与企业合作倾向,因此,贵州省应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或成果转化政策,采取技术合作的方式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双赢。而针对企业类,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应以优质菌种原产地等优势吸引食用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建设,不仅可引入其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还可借助其完善的销售网络,推动产业链多个环节实现补链和强链。

猜你喜欢
深加工申请人专利申请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一种含碘氢碘酸浓度的分析方法
一种黄霉素A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我国有机食品深加工有待拓展
11
浙江丰利超细辊压磨成非矿深加工设备首选
国外专利申请如何尽快被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