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俊 冯治朋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丹参(Salvia miltiborrhiza Bge.)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部位为干燥的根茎、根。作为我国常用的20种大宗中药材之一,丹参的年需求量很大,主要产区有山东、安徽、四川、河北、江苏等地。野生资源广泛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东北地区也有分布[1],历史上丹参主要产地和道地产区发生过较大变迁,先后有豫、鲁、陕、晋、鄂、皖等地,近代变迁至川,不足百年[2]。
洛阳丹参为河南省洛阳市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洛阳丹参特点,轮廓表皮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靠不易脱落;内黄白色,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气微芳香,味甜微苦。洛阳丹参功效主要是凉血消痈、清心除烦、通经止痛、活血祛瘀,可以治疗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淤血,心梗出现的胸痹、心绞痛或者淤血、胃痛,以及扰心、邪热、心火旺盛导致的失眠、心烦。
洛阳丹参主要分布在嵩县、洛宁、宜阳、新安、伊川、汝阳的低山丘陵区和中山区,以棕壤土、粗骨土、砂壤土、褐土为主,土层深厚。洛阳地区内土壤富钾和矿质元素含量较大,为丹参酮的形成造就先决条件,粘性土壤和含水量低也为皮厚、皮色红奠定了基础,从而为洛阳丹参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种植条件。范令刚等[3]研究表明,海拔在200m以下的丘陵、坡地,适于采取育苗移栽、低垄密集种植方式栽培丹参,不宜采取种子直播、起垄等栽培方式;地势平坦或低洼地块则适于高垄种植,但不宜密植。
洛阳市丹参育苗基地一般是选择在第2年采收丹参种子(第1年丹参种子产量不足1kg·667m-2,并且种子较第2年采收的正常丹参种子小,发芽率极低),丹参种子采收在6月初—中旬,这段时间种子陆续会成熟,在花序上,丹参开花、结实的次序是从下到上依次进行的,这就使得丹参种子从底层开始成熟,最后是顶端。丹参的种子要及时采收,否则会导致种子掉落,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到了采种时间段,如果基地自我育种地数不多,可间隔几天采收1次。如果留种地数较多,可以在果穗上有80%左右种子成熟时,用剪刀或者镰刀把果穗割下来,留下丹参成熟的种子,舍弃没有成熟的部分。
果穗割下来后,放到空旷干净的水泥板上进行曝晒,有利于打出种子。把种子晒到大部分破壳后用重物敲打或者用镇压器碾压丹参果穗,直到种子全部脱出。扬净,是为了筛选掉种子中的杂草种子和干瘪种子。丹参植株开花、结果、成熟是自下而上的,种子成熟度不一致,不耐贮藏,易霉烂,出苗率低,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在30%~40%[4],常温干燥贮藏每放置30d发芽率下降10%,隔年的种子基本不发芽,发芽率几乎为零[5]。种子采收时,尽可能在果壳1/3~1/2枯黄时采收主果穗种子,并采用剪除或风选等方法去除果穗上端的种子[6]。
为了提高丹参种子的出苗率,将刚选好的种子取出曝晒;摊在干净空旷的水泥地板上连晒2~3d,晾晒时要防止晾晒广场四周有动物对种子进行污染。晒种时最好不停搅动,也可0.5h左右整体搅动1次,从而使种子充分均匀接受光照。丹参种子经过3d暴晒后,出苗率较不曝晒种出苗率差异增加7.06%,达到极显著水平[7]。
种子晾晒好后,用通气良好袋子将种子收起,每包丹参种子重量在20kg左右,装好的丹参种子每包上写好产地或是来源,种子采收的日期等,并有《种子合格证》。放置到阴凉、干燥室内,丹参种子储存温度在不超过10℃,有条件的放在托盘上,没有条件的可以挂在墙上或者房梁上,可以避免与地面接触,防止种子返潮。如果刚采收的丹参种子立刻储存,会造成新采摘种子发热,使种子遗失发芽的能力。
丹参种子千粒重测量结果见表1,平均值为1.82,样品标椎差0.01,RSD 0.549%。
表1 丹参种子千粒重
丹参育苗田基地要选在距离水源不远处、地势平缓、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耕作层在20cm以上细沙壤土为宜,选择近几年内只种过禾本科农作物的,如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田地,或选用以前没有种过丹参的地块。近期种过根茎类农作物或中药材的田地不能作为育苗田。重茬栽种丹参会明显降低其产量与质量,数年连作、重茬地块病害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带来严重的危害,连作的丹参约90%外观粗糙、根瘤数目显著增加,连作>3年地块土壤发生质变,病虫株率高于50%[8]。育苗田基地为了日后起苗运输方便,选择在距离公路不远处。
经有国家质量检验认证资质的单位对环境监测表明,丹参种植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二级标准,完全符合丹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对环境的要求。
丹参育苗基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少量化肥为辅助;使用的农家肥(牛粪、羊粪、鸡粪等)要经过完全腐熟才可以作为基肥。严禁使用没有完全腐熟的农家肥、生活垃圾、工业产生的垃圾,避免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
将选好的丹参育苗地施发酵好的农家肥1000~2000kg·667m-2,化肥磷酸二铵10kg·667m-2作为底肥,翻耕深20~30cm将化肥、农家肥混合均匀翻入土层。将耕地土壤耙细,整平,清除杂草,人工将耕地内石块捡出,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晾晒地块7d以上。
洛阳市丹参育苗时间在每年的6月25日—7月10日,种子采收后要尽快播种,丹参种子发芽率在70%~80%。播前以温水浸种24h或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h处理[6]。为提高出苗率,丹参播种量控制在6~10kg·667m-2,与体积2~3倍锯末(锯末要充分腐熟后的)混匀,均匀播撒在地面上,用镇压器压实,保证种子与耕地土壤充分接触后盖上遮阴网。将与种子体积2~3倍体积沙土改成2~3倍体积锯末有以下优点:人工撒种较原来撒种减轻了装种子容器的重量,提高了人工效率,在方便丹参撒种的同时也能降低部分人工费用;丹参种子未发芽时锯末可以防止虫害,发芽后锯末腐烂可以为丹参幼苗提供营养。
锯末腐熟方法,将大量锯末在空旷地面堆起来,在锯末上撒一些水,盖上透明塑料布在阳光下进行曝晒,锯末内部温度升高就会进行自然发酵,内部温度越高锯末发酵越快。
丹参播种后盖好遮阴网,在当天或者第2天进行浇水。苗床第1次浇水,浇水量在15m3·667m-2左右,苗床透墒。另外,丹参育苗地灌溉水可建立蓄水池,避免地下水凉影响丹参种苗发育。丹参发芽期间要保证土壤水分,以后每周浇水2~3次,保证苗床湿润。丹参幼苗一般在15~20d出齐,可以减少浇水次数。
丹参幼苗出苗90%以上后,选择一天16:00以后或者阴天时将盖在丹参幼苗上的遮阴网撤掉。不可在阳光强烈时撤去遮阴网,避免造成丹参幼苗曝晒死苗。
撤去遮阳网后,幼苗田内进行一次人工中耕除草浅松土,有利于幼苗生长,防止使用除草剂,避免对丹参幼苗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除草后每天巡视,发现育苗田有杂草及时清除。在45d左右对苗田进行整体除草,做好排水渠,防止雨季苗床积水,造成烂根。
丹参幼苗生长到9月初时,或者丹参幼苗长到3片以上真叶时可以在阴天或雨天追肥,追施尿素10kg·667m-2左右。如果丹参幼苗生长缓慢可以适当提高尿素追施的量,但注意不要过量造成烧苗。
洛阳丹参起苗分为秋季起苗和春季起苗2种,秋季一般在10月末—11月中旬地上茎叶枯萎,春季起苗在3月初期—中旬丹参幼苗尚未返青时。幼苗一般使用丹参专业起苗机械,机械在前面从土层当中起苗,再安排人工在后面将丹参幼苗捡起来,丹参基地育苗地幼苗数量在20万棵·667m-2左右。将丹参幼苗集中起来,立即放置在阴凉无风的地方,进行选苗,选择根强、苗壮、未损伤、无病害的幼苗(注意丹参根部有病害的要立即处理),每50棵或者100棵丹参幼苗为1捆。丹参移栽最好一边起苗一边移栽,可以提高丹参幼苗移栽成活率。
丹参幼苗运输时,丹参种苗要选择干净的竹筐或透气性好的包装袋,用干净卫生的货车运输;运输时间最好在24h内,如果运输路程超过24h,运输车要提前做好遮阳通风透气准备,以防止烧苗。另外,根据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实施要点关于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要求:从县域之外调运种子种苗,应当按国家要求实施检疫。同时确定适宜条件,保证质量可控。
在11月初进行丹参幼苗移栽或者第2年春季3月进行移栽,幼苗移栽宜早不宜迟,早载早生根,有利于第2年返青。秋季移栽时要做好防冻准备,洛阳市一般在12月后上冻,上冻后禁止移栽,防止冻伤丹参种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丹参移栽幼苗成活率高,而且易做到出苗全、苗壮,667m2产量高。
丹参基地移栽面积都比较大,一般使用农业机器种植,丹参种植一般要以底肥为主要肥料,如基肥不足,可在中耕除草同时进行追肥,也可以在第2年返青时追肥。基肥需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3000kg·667m-2、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00kg·667m-2,深耕30~40cm[9]。耕地整平、耙细后作垄,大垄宽40cm左右,垄高20cm以上。大田四周开宽40cm、深35cm的排水沟,以便排水。人工将选好的丹参幼苗直立放在机器开好的沟中再盖土。丹参移栽幼苗在8000~10000棵·667m-2,丹参移栽幼苗的密度不应过密,也不应太稀,要做到合理密度。在保证丹参高产的同时,也要保证丹参质量。
应注意改良土壤结构,保证良好的排水与通气,合理施氮、磷、钾复合肥,控制湿度,并避免连作。进行病害防治时,可通过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灭菌剂、杀菌剂,及时清除病株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选用健壮的种子,播种前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灭菌剂浸种10~15min。合理使用复合肥,增加丹参植株抗病能力;雨季前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地块湿度。
危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幼虫时以叶片为食物,发病高峰时只剩下茎部,叶片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物理方法,将幼虫灯放置在丹参田块地头,诱杀害虫;使用符合规定的药剂灭虫,注意药剂要轮流使用,多次使用一种药剂会导致害虫体内产生抗药性。
幼虫主要取食花、叶。
防治方法:使用灭虫灯诱杀害虫,在地块中释放棉铃虫天敌,将捆好的杨树枝放在地块内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