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趣味教学 实现减负提质

2023-06-19 21:48:04张强强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生

张强强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语言学科,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受到应试教育环境、传统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甚至紧张压抑,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主动性不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要想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打破这样的局面,要让小学生这个感性的群体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课,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觉、主动、深入学习。

一、趣味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方法,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负,二是提质。先说减负,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传统课堂上教师采取的“讲解-接受-反馈纠正”式教学方式让教学成为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课上无声操练,课下大量练习,逐渐对学习生出抵触心理。而趣味教学则不同,打破了一直以来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欢声笑语,这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深受他们的喜爱。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身心放松,从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苦学”变为“乐学”。由此可见,巧妙地运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真正享受学习过程。再就提质,运用趣味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与被迫学习不同。在愉悅情绪的驱动下,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以游戏教学为例,游戏活动的介入让教学充满趣味性,而游戏活动本身有很强的竞技性,小学生又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在“不能输”“不服输”等情绪的作用下,会迎难而上,即使遇到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挑战也毫不畏怯,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其语文潜能。由此可见,巧妙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双减”政策的出台在教育领域中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其核心是“减负提质”,而趣味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推动这一“双减”真正落地,对于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教师对于游戏教学存在偏见,认为在课堂上引入游戏活动会让学生“玩物丧志”,不仅不能提升学习效果,反而让学生更加贪玩。实际上万事有利有弊,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开展游戏活动,将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融入其中,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前文中也说过,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不仅敢于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和挑战,而且会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主题、内容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识字、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你画我猜”“找朋友”“打扑克牌”等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拼音教学中的“打扑克牌”为例,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过这样的游戏,规则如下:两个学生打牌,其中一个学生手中拿的扑克都是“韵母”,而另外一个学生手上拿的扑克都是“声母”,两个人同时出牌,并根据这两张牌上的内容拼出对应的音节,最先拼出即为获胜者,可以获得这两张牌,最后统计各自手上的扑克数量,最多者就是最终的冠军。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原本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富有乐趣,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拼音的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猜字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谜面猜出对应的谜底,猜出数量最多者即为最终获胜者。诸如此类的游戏活动同样可以运用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口语交际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小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比较强。与此同时,虽然小学生专注时间比较短,但是他们对于能够听到、看到以及直观变化的事物充满兴趣,有强烈的学习热情与好奇心,十分渴望去认识和了解。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在趣味教学理念下应注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采取多姿多彩、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既方便他们对课程的理解与记忆,还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指导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网友用3D软件复原的圆明园效果图,同时放映一段关于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最后呈现出今日圆明园断壁残垣的图片。这样的直观情境让学生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交流,穿梭时光,既领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又通过强烈的对比感受到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反差,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文化自信,也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恶,于无形中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主动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与责任。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无法表达,也无法展现的情感,既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获得深刻的体验,又能深化他们对文本内容与主题的理解。因此,趣味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保持活跃状态,将书本上枯燥、平面的知识变得有趣、立体、生动,以此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有效完成文本阅读。

(三)运用角色演绎法,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角色演绎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特点与教学目标给学生创设特定情境,鼓励他们在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以此发挥自主性,直观展现角色的行为特点、思想观念、个性特征等,从而理解人物形象、感知角色性格,实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教学方式。角色演绎法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自由度大、灵活生动,容易感染学生的积极情绪,驱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角色演绎通过另类展示所学知识,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性与深度。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将相和》时,笔者采取角色演绎法,让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等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拿捏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语气等,还原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积极演绎角色,淋漓尽致地展现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由不和到和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角色演绎,学生感同身受,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也体验到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宽容大度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等可贵的精神品质,并将这些人物身上的高尚情操与优良品德转化为自身的行为。由此可见,角色演绎不仅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拓宽他们的阅读深度,使其深刻地体会文章主题,有助于提升其阅读鉴赏水平。

(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拓宽学生的学习深度

小学生年纪小,性格活泼、好动,喜欢热闹的学习氛围,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习气氛轻松愉悦。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同龄人之间交流没有压力,也不用担心说错了被批评,所以畅所欲言,积极分享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第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深度。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客观差异,这些差异是有效的资源。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观点,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与思维,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深度的目的。由此可见,趣味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合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高效学习,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在上《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文中有一句话是‘于是,我又想起……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彼此分享阅读感悟,从而在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探讨以及对主题的感悟,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是一种新颖且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充满生机、乐趣,取得更大的成就。在高年级语文课上适宜创设的情境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合理创设,确保构建的语文课堂因为这些情境的支撑而生机勃勃,充满乐趣,从而驱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达到寓教于乐与减负提质的目的。尤其是故事情境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在趣味教学理念下可以在课堂上围绕教学主题、内容,合理地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并且从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谨慎多疑、鲁肃的守信忠厚以及周瑜的心胸狭隘等。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利用丰富的故事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形象、生动,从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深化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必大家都听过三十六计吧,其中就有一个计谋叫空城计,这个故事是这样来的,魏将司马懿在诸葛亮失掉战略要地街亭之后,率领15万大军朝着他所在的西城而去,而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多名士兵,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在众人以为毫无胜算甚至惊慌失措之时,诸葛亮却大开城门,每个城门上有20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的样子洒水扫街,而诸葛亮自己却坐在城门上抚琴,旁边站着两个小书童,谈笑风生。司马懿率兵到城下时看到这番景象,认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不会如此冒险,担心内有埋伏,于是率兵撤退,诸葛亮也因此逃过一劫。”接着,教师继续说道:“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可不止在这一件事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也是与诸葛亮有关,同样展现了他的神机妙算,即课文《草船借箭》。”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以诸如此类的趣味故事作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精神听课,快速调整好状态,从而给课堂创造一个好的开端。当然,除了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故事情境以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比如在分析周瑜的人物形象时引入《三国演义》中一些关于周瑜的故事,如临死前说“既生瑜,何生亮”这番话,在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时引入关于曹操生性多疑的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情境的支撑,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富、立体,这既可以提升阅读教学趣味性,又能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深度。

运用趣味教学法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这对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也是践行“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工作中尝试运用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演绎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水平有明显提升。当然,仅仅这些措施與方法是不够的,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会继续深入研究,构建更加科学的趣味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有效构建语文知识体系,达到寓教于乐与减负提质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小学生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我是小学生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