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谷是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的心理效应,他认为:在机器人科技发展的中前期,机器人的外表和行为越像真人,就越能带给人好感;而当机器人的仿真度高到某个临界点时,由于机器人大体上很接近真人,又总是明显透露出“非人”的特征,人类对其的好感度会骤跌,甚至产生恐惧、排斥心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表现得与真人几乎一致,人类也能重拾对机器人的好感。这种“‘似人非人导致亲和力跌至谷底”的现象,被森政弘称作“恐怖谷”。
恐怖谷理论并非无端臆想,而是来自森政弘的类人机器人研究与制造实践。诚然,这一理论遭受过不少质疑。很多人认为森政弘描述的现象不具备规律性,因而不能归纳为理论。但科学研究证明,恐怖谷及其规律存在的可能性很大。2011年,科学家记录了人在注视动态的机器人、拟人机器人和真人时大脑皮质的活动。结果显示,受测者在注视拟人机器人时大脑皮质活动最剧烈。
后来,人们将恐怖谷的概念推而广之,不仅用在机器人身上,也用在其他类人事物上。有些小丑会吓坏小朋友,就是其似人非人的形象导致的:在设计小丑形象时,为了放大欣喜若狂的神情,对人脸做了不合理的改变,从而显得古怪甚至惊悚。
长得不像人的不可怕,长得像人反而可怕
对恐怖谷效应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解释认为恐怖谷效应是通过进化获得的。2009年,科学家以长尾猕猴为对象,开展了一项著名实验。他们让长尾猕猴观看低仿真、高仿真和完全真实的猴脸影像,然后记录长尾猕猴观看这些影像的次数和时间。实验结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三种影像中,长尾猕猴的目光停留在高仿真猴脸影像上的次数最少、时间最短。这种抗拒行为表明,长尾猕猴可能也会产生恐怖谷心理。
鉴于灵长目动物在恐怖谷心理方面的相似性,有学者认为恐怖谷源于回避异常同类的本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灵长目动物认识到病重者、畸形者和尸体的某些外貌特征或行为方式往往暗示疾病和死亡,进而将这种负面记忆“刻入”了DNA,时刻提醒自己警惕外貌或行为异样(比如笑容超过一般幅度、长时间发呆、行走时四肢扭曲、突然抖动)者。
第二类解释认为恐怖谷效应与人类的认知模式有关。2011年,科学家再次开展了影像观看实验,只不过这次的实验对象是婴儿。当真人面孔、高仿真面孔和低仿真面孔的影像展现在6、8、10、12个月大的婴儿面前时,月龄越大的婴儿注视高仿真面孔的时间越少,而注视真人面孔的时间增多。这一结果与人的面孔识别能力发育规律一致,也就是说,人是在熟知同类的一般性面孔后才出现恐怖谷心理的。
长尾猕猴可能也会产生恐怖谷心理
那么,為什么人一旦熟悉同类的一般性面孔,便会排斥异常面孔呢?这可能归咎于现实和预期的不匹配。人类会本能地把眼前的事物同自身熟悉的事物做比较,从而帮助自己理解事物。当机器人高度仿真时,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将其作为“人”来对待,从而建立情感联系,而当这个“人”的表现与这种预期不符,我们就无法马上厘清这种认知混乱,因而心生恐惧。
目前的科研结果对以上两种解释都有利,因此,恐怖谷效应很可能是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恐怖谷效应常常是“过分追求拟人,却因技术限制弄巧成拙”的结果,很多3D的影像产品都不幸落入“恐怖谷效应”的陷阱。比如,某电影的特效制作虽然堪称一流(人物脸上的皱纹、雀斑乃至鼻子上的小伤疤一清二楚,皮肤、眼神如同真人),但是不少观众都会吐槽:女主的大眼睛有点吓人!
为了避免恐怖谷效应,许多视觉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斟酌虚拟人物的仿真度:少加些真人特征,身材和五官适当夸张,反而能让观众对角色的好感度倍增。电脑动画公司皮克斯工作室的作品大都采用这个策略,比如《超人总动员》。
虽然恐怖谷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极力避免的, 但它带给人压迫感和恐惧感的效果又常常被惊悚电影制作者利用。比如,恐怖电影《釜山行》开头出现的指挥人偶拥有接近人的外表,却没有人的表情,一出现就将观众领入异样氛围中,给人以强烈的不适感。恐怖电影导演时常运用这类“似人非人”的角色渲染气氛,激发观众观影时的恐惧情绪。
为避免恐怖谷效应,许多视觉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斟酌虚拟人物的仿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