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兵
【摘 要】马鞍山日报社聚焦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目标,从机制改革、内容生产、平台打造、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先后推出媒体融合1.0版、2.0版和3.0版,不断加快地方黨报“转场升维”步伐,力求改得彻底、融得到位、合得有力。
【关键词】地方党报;媒体融合;机制;内容;平台;人才队伍
新的媒介生态下,推动党的声音进入各类用户终端进而占领新的舆论阵地已成为党报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但对资源有限、人员老化、技术缺乏的众多地方党报来说,推进媒体融合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往往出现合而不融甚至“身在心不在”的尴尬局面。
何以解忧?唯有创新。2019年以来,马鞍山日报社坚持守正创新,聚焦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目标,以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深度推动理念更新、体制革新和内容创新,从机制改革、内容生产、平台打造、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先后推出媒体融合1.0版、2.0版和3.0版,不断加快地方党报“转场升维”步伐,力求改得彻底、融得到位、合得有力,实现了党报首位度巩固提升、终端平台用户稳步增长、广告营收稳定向好的良好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地方党报媒体融合新路径。
一、机制为先,创新顶层设计搭建媒体融合 “四梁八柱”
融合发展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马鞍山日报社以坚定的信念决心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贯彻“移动优先、纸媒优化”战略,对组织架构和采编生产流程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革和重塑,实现旗下各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共融互通。
重塑组织架构。改变原有两报一网一中心的分割体制,将日报、晚报、网站、新媒体中心等四大平台重组整合,代之以“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前端、中端、后端三大模块”,分别承担新闻信息多方位、多形态的创意策划、集中采集、多重编辑、分类出版、多元发布等任务。其中,“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负责整个中央厨房系统“策、采、编、发、审”的统筹指挥调度;“前端”为融媒体策划运营(项目)中心,负责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及经营性项目的策划运营工作;“中端”为融媒体采访中心,集中原日报、晚报的记者队伍集中打造全媒体采集队伍;“后端”为大编辑中心,负责各平台内容生成分发。
再造采编流程。更新移动采编系统,同时根据报社实际建设“中央厨房”,优化报社生产技术平台。以“中央厨房”为核心,以移动采编平台为支撑,实现生产方式变革,由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统筹,分管业务副总编辑、执行编委等组成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负责日报社全媒体策划运营、采访编辑、出版发布的指挥调度,实施“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全链条全流程运行机制。
重构薪酬体系。为促进全媒体内容的生产,马鞍山日报社还专门制定新的融媒体绩效考核方案,做到以岗定薪、以绩取酬。其中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以往以报为主的模式,向移动端大幅倾斜,规定记者的每月稿件数量中,新媒体平台采用的稿件要占到80%,同时根据阅读量、评论数、转发率等指标实行增量奖励。报社还专门成立了绩效评估中心,对全媒体平台内容进行统一评估评价。
经过三次融合升级迭代,截至目前,马鞍山日报社构建起了“融媒体指挥中心+前端、后端”的采编组织架构和“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立体覆盖”的一体化生产流程,形成“1端2报3网20微”的矩阵化信息发布格局,总用户数突破300万。
二、内容为本,以优质新闻生产占领新的舆论主阵地
融到深处是内容。无论媒体融合和技术创新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内容始终是 “魂”,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马鞍山日报社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创新内容生产,通过一体化策划、运行和呈现,打造出一批具有主流媒体气质和品格的融媒产品。在2021年度全省新闻奖评选中,马鞍山日报社3件作品获一等奖、5件作品获二等奖、6件作品获三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地市党报第一。
新闻时度效不断提升。马鞍山日报社围绕“马上”新闻客户端构建了“即时新闻”生产流程,要求记者在现场第一时间发回文字以及图片视频等素材供新媒体平台分发。如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走进安徽一家风味小吃店慰问店主和群众。小吃店的店主就是马鞍山和县人。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店主夫妇,并在2月2日晚上赶到南京南站,现场采访从北京回家过年的这对夫妇,采访结束后记者就将文字、图片和视频第一时间发回平台,《把总书记对群众的关怀带回家乡》报道通过客户端和微信、报纸推送后,引发强烈反响。2022年全年,马鞍山日报社共生产短视频近4000个,视觉产品近460组,其中,点击量达10万+的产品1200余个,单篇最高阅读量达1900万。
党媒影响力得以巩固增强。近年来马鞍山日报社先后推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宁好,长三角” “长江生态大保护”“马鞍山这十年 飞阅马鞍山”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全媒体新闻策划(行动)。其中,“长江生态大保护”大型全景式融媒体策划除了传统的报纸深度报道、特刊等形式外,还通过直播、微电影、AR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马鞍山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成果以及创新做法,如创新性地推出《H5|邂逅长江在马鞍山最美的模样~》,精选9张航拍长江东岸的图片,拼接成一幅无缝连接的长卷画幅,视觉冲击力极强,再加以H5技术运用,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和趣味性。2022年7月,精心策划“非凡这十年 飞阅马鞍山”大型全媒体航拍行动,历时3个月,立体化展现十八大以来全市发生的非凡巨变。2022年10月12日,在马鞍山建市66周年之际,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飞阅马鞍山”大型全媒体航拍“六馆同展”,大型全媒体航拍八联版珍藏长卷一并问世,展示出十年间马鞍山发展的沧桑巨变。
融创平台欣欣向荣。为提升采编人员积极性,鼓励创新创业,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马鞍山日报社还鼓励打造各类融媒体工作室。如在“马鞍山发布”微博品牌栏目“马上办”的基础上成立了“马上办”融媒体工作室,构建起由80多家单位组成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和各部门互联互通的协调机制,及時跟进网友关切、积极回应市民诉求。截至目前,马鞍山发布微博#马上办#话题阅读量已突破2.4亿,话题互动量3.7万次,累计处理网友诉求达5.6万件,事件办结率95%以上,被网友称为高效贴心便民、情牵百姓冷暖的“网上信访局”。“有事找马小布”已成为马鞍山市民的“口头禅”。“马上办”融媒体工作室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新媒体发展蓝皮书》,在2022年度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政务微博优秀矩阵、政务服务优秀微博、金牌政务主编称号。2022年,结合媒体融合3.0版建设,在“马上办”融媒体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截至目前,马鞍山日报社已先后成立“马上”视觉融媒体工作室、“马上”视频融媒体工作室等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工作室,为媒体融合注入新活力。
党报实现升级优化。媒体融合不是放弃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2019年,马鞍山日报实行新一轮改版,确立了“权威 主流 引领”的全新定位,以政务报道和经济报道为重点,打造专业、深入、权威的优质内容,更好地发挥主流党报新闻宣传主心骨作用,巩固提升党报首位度。先后推出了《党报观察》《经济深一度》《天门山时评》等一批精品栏目,刊发了一批站位有高度、思考有深度、内容有广度的新闻佳作。同时,借助二维码的连接,强化与新媒体的互动,让读者不仅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精彩的文字和图片报道,还能通过扫二维码,看到更多更灵动的新闻产品,让新闻产品“动”起来,让线上线下连起来。
三、平台为基,打造融合传播平台拓展媒体应用场景
在移动优先理念下,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融合传播平台进而拓展媒体应用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马鞍山日报社初步形成以“马上”APP为枢纽的报、网、微、端全媒体传播格局,逐步实现从以报为中心向以APP为中心转变,从文字图片到微博微信,再到视频、H5、VR等,多平台分发、全天候播发,为采编人员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应用场景。
打造枢纽级客户端。2019年8月,马鞍山日报社正式上线“马上”APP,实现从24小时一张报到24小时一直报的转变,通过大量及时的新闻报道为市民提供权威政策解读、民生信息、社会热点等内容,“马上”APP不仅发挥信息传播功能,而且突出智慧管理服务功能,既能新闻“马上看”,又能有事“马上办”,致力形成政务服务、投诉反馈、区域门户等综合服务能力,聚合大批本地强关系网络用户,拓展党报客户端应用功能和场景。截至目前,“马上”APP下载量近100万。
“双微”主流地位稳固。由马鞍山日报社负责运营的马鞍山发布微博影响力位居安徽省外宣类政务微博第一位、全国前列,2021年入选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马鞍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清博WCI指数始终保持在全市首位、全省前列。平台影响力的提升,反过来促进新闻传播影响力。如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期间,通过“马鞍山发布”微信等先后发布《关于开展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工作的通告》《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的通告》等权威通告31条,发布“情况通报”42条,总阅读量超过300万人次。这些通告、通报第一时间向市民群众传递全市疫情信息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等,受到广泛关注。
四、人才为要,锤炼提升“四力”打造全媒采编队伍
媒体融合,人是关键因素。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除了文字图片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引入H5、音视频、AR等多媒体元素,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全媒”和“全能”的新要求。而这恰恰是地方党报的短板。马鞍山日报社以推进媒体融合为契机,大力开展以践行“四力”为主题的人才培训计划,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持。
开展融媒培训提升功力。从2019年3月起,将每周五上午定为全社学习日,全体采编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适应媒体融合宣传报道的技术能力、产品制作能力和传播能力。推动全员比学赶超,练就新闻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成为能写好稿、能编“双微”、能拍视频、能出镜头的全能型人才。从2020年开始,和人民网合作开设“周末讲堂”,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专业人士现场授课,提升采编人员的业务素养,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期,第二期也已开展。
融媒大练兵锤炼“四力”。只有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锐眼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才能克服“本领恐慌”。马鞍山日报社自2021年开始,开展“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一线采编人员全部参加,进一步提升采编人员融媒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已有40批次小组完成驻点采访,共推出融媒体产品1400多个,采制了一大批冒热气、沾露珠的融媒精品力作。如大练兵期间采写挖掘的报道《走,上党员夜校去》荣获202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融合党建激发活力。马鞍山日报社以推进媒体融合为主线,加强党建引领,创造性开展“双融双考双促”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双向融合、相互赋能、一体考核、相互促进。报社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作为“塑魂”工程,通过全员培训、集中授课等形式,不断强化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意识。同时通过创新载体,“知行合一”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开门办报主题党日”等一系列党建创新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业务本领,锻造优良作风。
人才引进稳步推进。为解决报社人才青黄不接,人员结构老化问题,马鞍山日报社还先后开展两批次校园招聘工作,选拔录用优秀应届毕业生;启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就报社融合发展急需的计算机技术、新闻采编、摄影摄像等岗位招聘人员39名,目前已全部入编入职。通过公开招聘,既引进了一批急缺人才,又解决了一部分报社采编骨干的身份问题。同时,结合组织架构优化调整,一大批中青年骨干走上报社各重要岗位,成为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实现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一大批“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全能型记者涌现出来,一支适应全媒体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积聚起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马鞍山日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