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位于赫尔松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当地时间6月6日发生爆炸并出现坍塌,部分地区正在遭受水灾。这一建于1956年的水电站不仅用于调节第聂伯河水流量,保障赫尔松州供电、克里米亚北部以及乌南部的用水,还向扎波罗热核电站供水,被认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约1200个西湖“倾泻而下”
建在第聂伯河上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高约30米,长约3.2公里,位于新卡霍夫卡市以东5公里。遭到攻击时,卡霍夫卡大坝库容接近其极值180亿立方米。如果用西湖进行对比,卡霍夫卡大坝的库容量约相当于1200个西湖。
塔斯社援引新卡霍夫卡市占领当局官员的信息称,大坝决堤后,附近约300户居民已被疏散。当局负责人列昂季耶夫还表示,出于安全考虑,该地部分街区已断电。俄占赫尔松当局官员透露,控制区内80个定居点、约2.2万人可能受灾。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内政部顾问格拉申科表示,约1.6万赫尔松居民或受到洪水的直接影响。
卡霍夫卡水电站遭到破坏一度引发外界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担忧。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6日表示,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用于冷却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水库水位大幅下降。如果核电站长期缺乏冷却水,可能导致应急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但根据目前的评估,核电站的安全没有面临直接风险。声明称,扎波罗热核电站有替代水源,水量足以提供几个月冷却用水。
除核电站外,卡霍夫卡水电站还关系到上下游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地区的民生。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6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卡霍夫卡水电站的破坏是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大的人为灾难,严重破坏环境并将在未来对数十万人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他还称,俄罗斯对水电站的破坏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打击,这将影响乌南部的灌溉系统。
此外,乌克兰方说,已有150吨机油泄露进入第聂伯河。
如何避免下一个卡霍夫卡
卡霍夫卡大坝因何决口?俄乌双方各执一词。塔斯社援引俄方消息称,大坝在乌军炮击中被毁,乌军使用的可能是美制多管火箭炮。俄罗斯方面还表示,基辅炸掉卡霍夫水电站是蓄意破壞。另一边,乌克兰军方称,大坝和水电站系由俄罗斯占领当局从内部炸毁,乌总统泽连斯基称这是“俄罗斯恐怖分子”的错,他们“必须被驱逐出乌克兰的每一个角落”。
2022年2月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数日内,新卡霍夫卡市、卡霍夫卡水电站及大坝都被俄军控制。同年7月,乌军开始策划南线大反攻,多次组织进攻试图夺回大坝及新卡霍夫卡市。自此开始,俄乌双方不断指责对方意图破坏大坝。去年11月,俄军从赫尔松州第聂伯河右岸撤军。当时,俄方将撤军归因于乌克兰军队可能攻击大坝,从而造成洪水泛滥和平民死伤,并威胁两岸俄军安全。在此之前,俄占赫尔松当局已经以大坝可能遭到攻击为由,于10月开始撤离第聂伯河右岸居民超过11万人。与此同时,乌方指责俄方已经在大坝内放置了炸药,随时准备破坏。俄罗斯、乌克兰都是《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都应在武装冲突中遵守不将新卡霍夫卡大坝这样的民用设施作为军事目标的“区分原则”,遵守攻击不应造成过分平民及民用设施损害的“比例原则”。
如今,国际社会更担心的是,哪里会成为下一个卡霍夫卡大坝?如果扎波罗热核电站成为“不对称攻击”的下一个目标,其造成的自然环境灾难将是更长期且不可逆的。今年3月底,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社会的反复努力下,俄乌终于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谈判上有所突破,即双方先“达成一项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袭击核电站,而且也不能从核电站区域对外发动袭击。然而,随着乌军新一轮反攻周期到来,此类“边打边谈”进程5月以来均陷入停滞。
当地时间6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破坏举行紧急会议,多国代表呼吁各方在军事行动中必须保障民用设施的安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发言中表示,中方对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破坏表示严重关切,对由此造成的人道经济和生态影响深感担忧,中方将一如既往继续站在和平一边,同有关合作伙伴一道为推动劝和促谈,实现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做出不懈努力。(综合《中国新闻周刊》《环球时报》、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