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地方称为灞桥。古往今来,东出长安,折柳相送,有多少商旅,又有多少离人,在这里的灞柳飞雪中,手持一枝送别的柳条,于灞桥上依依惜别,不舍离去。
关于灞桥为什么叫“灞桥”,《汉书·地理志》记载,灞河“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春秋时,秦穆公打败了西戎,他想标榜自己的武功,在取得西安这塊地方后,将滋水改作霸水,以彰霸功,并将桥更名霸桥。“霸”字改为“灞”字,始于公元前209年项羽军书。重修灞桥记有如此记载“沛公摄项籍军书,之间,驻军之地,因秦俗之旧名,黜其夸美之字,傍加三点,此灞字所由来也”。此后,霸水便成了灞水。灞水,是古长安的八水之一。所谓“长安八水”,即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黄河水系,其中最为著名的水系,是泾水和渭水。
秦汉时,灞河上架了一座木桥,当地人称其“灞桥”。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发生水灾,王莽认为是不祥之兆,便将此桥改为“长存桥”。隋唐灞桥建于隋开皇三年(503年),位于早期灞桥下游300米处,从唐代沿用到宋代,元代荒废,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多孔石拱桥。古代的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
1994年,当地人在灞河取沙时意外发现灞桥遗址,隋唐灞桥因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桥在唐朝时设有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为柳树中的“柳”字谐音为“留”,表达着对友人的挽留之情,所以在历朝历代都有文人通过写诗来记载着‘折柳送别的传统。灞桥被称为“销魂桥”“情尽桥”“断肠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等诗句。(综合《新快报》《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