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浸润”式教学法 提升语文课堂质效

2023-06-18 07:15王皓月
科教新报 2023年20期
关键词:浸润英子花儿

王皓月

“浸润”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教师创设相应情境,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和氛围,让其在快乐、自由中习得文本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产生思想共鸣。下面,我们以王崧舟老师的示范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赏析一下“浸润”式教学的魅力。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学课文。如何让学生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品味文中爸爸的人物形象、感受英子的情感、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王崧舟老师采用“浸润”式教学,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展示了语文教学艺术。

一、创设情境

本课教学中,王崧舟老师首先没有向学生讲解插叙的理论和作用,而是让学生弄清楚今天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分析插叙片段。通过不断创设插叙中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放进人物的身份当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一个病重的父亲对孩子的不舍和牵挂。在插叙片段情节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学生逐渐感悟到文中爸爸的伟大形象,体會到英子爸爸逝去时的痛苦和勇敢。

二、启发式提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需要重点培塑的核心素养。王老师在这堂课中抛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满堂问,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和追问,让学生自主地深入思考,提升思维能力。例如,王老师反复追问“爸爸的花落了吗?”和“没落的话,它开在哪了?”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细节,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内涵——虽然爸爸已逝去,但他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担当、学会勇敢地直面人生困难——实现了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

三、多学科融合

“浸润”式教学的另一个亮点是把语文教学和其他科目深度融合,让孩子在自然习得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审美体验。教学中,王崧舟老师在感人的情境中多次插入音乐元素。例如,爸爸不能陪英子参加毕业典礼,英子想起病重在床的爸爸对她的嘱托,这时悠扬哀伤的小提琴声反复播放,深深地打动着课堂的孩子们。

新课标提出后,“浸润”式教学对语文课堂的影响越发深广。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习和运用“浸润”式教学法,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猜你喜欢
浸润英子花儿
独臂作家之死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浸润儿童心灵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