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熠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让“科技小院”再度成为热词。科技小院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成为促进农产品增收、农业增值的有力支撑,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把“象牙塔”里研发的技术推向“泥土地”,将科技人才资源特色与产业发展紧密连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围绕我省特色作物积极发挥枢纽平台作用,寿阳玉米“科技小院”、闻喜小麦“科技小院”、繁峙谷子“科技小院”、岚县马铃薯“科技小院”等相继扎根一线,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在三晋大地不断上演。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科技小院师生在农村常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一竿子插到农村基层,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农民所急所盼、传授农民所需所求,打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农民专业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加速融合,让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成为田野间的新景象。
科技小院是一种新的探索,也是新时期科技兴农的一种新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施農业“特”“优”战略是我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发挥科技小院作用,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与“特”“优”农业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引导广大农民进行高质量生产与高效益开发,结合“一村一品”打造,深挖乡村经济、生态、文化、生活价值,促进生态经济与美丽家园建设。在太原市晋源区,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从产业角度出发,创意性地提出借助插秧竞技、土地认养、农田快闪、稻田生态放养等农耕活动,真正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在一起,为稻田公园擦亮了农耕文化的品牌。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小院虽小,“方寸之地”里承载着乡村振兴大希望。科技小院背靠广袤乡村,依托高校的科技与人才培养力量,以科技赋能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站在新的起点,期待更多具有山西特色的科技小院涌现,撬动乡村产业兴旺,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