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十四五”时期,档案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和独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日益凸显;档案工作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突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北京市召开档案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档案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刊发的《北京市档案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出席会议》一文做了详细报道。此外,本期刊发了北京市档案馆馆长程勇同志的《传承担当聚力前行——在建馆65周年暨职业荣誉感教育会上的讲话》一文。文章回顾了北京市档案馆建馆65周年的光辉历程和一代代老档案人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激励新一代档案人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随着文化大数据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档案数字叙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期“理论探讨”栏目刊登的《文化大数据:档案数字叙事的发展机遇与提升策略》一文,通过分析文化大数据自身具有的模态多样性、关联性强,技术超前等优势,从叙事视角、叙事内容、数字技术三个角度,提出档案数字叙事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讲好档案故事,繁荣我国文化事业注入新动力。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办法》是推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如期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期“法规标准”栏目刊登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办法〉解读》一文,介绍了该评估办法制定的意义、过程、主要内容及特点等,并针对各区、各市属单位的《评估标准》进行解读。
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室)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其建设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企业集团所属的大多数单位。本期“业务研究”栏目刊发的《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践难点及对策研究》一文,通过梳理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室)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在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从项目立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全流程电子文件收集等方面分别提出对策,以便为企业集团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提供参考。
《大羊皮纸书》是伦敦大都会档案馆的珍贵馆藏之一,1786年因火灾严重受损,此后历经200余年的修复,效果均不理想。直至2013年,档案馆与多方机构合作,再次启动《大羊皮纸书》的保护修复项目。本期“域外采风”栏目刊登的《英国〈大羊皮纸书〉项目的特点评析与启示》一文,基于文献、案例和网站调研,对该项目在档案修复技术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全面、精准的概括,并结合我国业务实践提出了启示,对推动我国各地档案保护与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大有助益。
5月是青年人的节日,10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本期“史料研究”和“京城茶座”两个栏目围绕五四运动主题,分别刊发了《从新发现材料看李大钊1923年五四纪念大会上的讲演》《青年不死中华不亡:北京学联始末钩沉》两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在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深邃思想,以及北京学联领导学生进行反帝爱国斗争的光辉历史。
新时代1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档案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光辉业绩已载入史册,面对未来,更要砥砺奋进。全市档案系统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为推进首都档案事业现代化不懈奋斗!
(胡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