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异化和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的比较研究

2023-06-16 00:23叶星星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
关键词:马尔库塞马克思

【摘要】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理论是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提出的,他们都谈到了异化问题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在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不同表现。比较两种异化理论的不同之处,寻找两种异化理论之间的联系,对于理解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技术异化;劳动异化;马尔库塞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0-0055-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18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概述

异化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借用过来的,源于拉丁文,异化的原意是疏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控制和统治的意思。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提出来的。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劳动创造的产品,不仅没有为工人带来财富,改善他们的生活,反而成了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正如马克思自己在《手稿》中所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这说明,劳动不但没能成为满足和改善他们生活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了工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劳动异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严格区分了劳动本身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在人的正常劳动中,劳动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在劳动得以展现,劳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力量和智慧也在劳动中得以确认和传承。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变得对象化,成了人的异己的力量。

马克思将异化劳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异化。第一,劳动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归工人所有,反而成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工人的劳动产品成了与工人相对立的力量。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它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产品及资本的统治。”[2]这也就是说,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产品和社会财富越多,他们就越贫穷,他们所面对的异己的力量也就越强大,他们被他们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所控制和统治。工人在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下劳动,会永久地陷入赤贫之中,难以翻身。第二,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异化还存在工人的劳动过程当中。劳动的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属于资本家,成为统治他们的力量,也就是说,工人们的劳动不属于工人。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仅仅是工人们谋取生活资料,获得生存的手段,因此,他们在劳动不但不自由快乐,不是对自己力量的确认,而且他们在劳动中十分痛苦,不但身体受尽折磨,而且心灵也是饱受摧残,他们劳动的每时每刻都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被强迫的,他们不劳动便不能生存,只有当他们休息时才会感受到一丝丝的快乐,因此只有此时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时光。第三,人与其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3]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本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充满创造性的活动,是对自我力量的一种確认。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们的劳动却成了一种无奈而又痛苦却又不得不为的行为,仅仅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手段,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最后也就会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侯,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4]马克思通过层层分析,当劳动与其劳动产品,劳动同劳动者的类本质相异化后,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最后得出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且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最后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消灭一个阶级,改变原有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来解决,从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概述

马尔库塞生活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带来了增长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们却依旧生活在痛苦的边缘,尤其是在看到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他在自己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提出了技术异化理论。马尔库塞认为,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为政治的合理性”[5],技术已经成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一方面,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变成技术理性统治着整个社会,并且带有强烈的极权主义色彩。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异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治的技术异化。技术的合理化代表着一种政治秩序的合理化,是对某种既得利益的确认。技术异化在政治领域首先表现为政治的一体化以及政治派别斗争的逐渐消失。由于科技的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发达的工业社会当中,各个社会阶级的人都能从科技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工人阶级满足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财富,丧失了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与努力,最后与资本主义社会达成了和解。第二,社会生活的异化。技术异化不仅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域,而且还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马尔库塞将人的需求分为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人的真实需求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的需求,以及对自由解放的需求。但是由于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让人们满足于虚假需求——消费需求,人们沉迷于消费带来的满足与快感,这是一种压制性的需求,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需求,是被用于控制人们需求的需求,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人们沉迷于其中却不知。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6],在这种虚假的需求下,人为了商品而生活,而技术所带来的商品不受人控制,人也逐步丧失了自身的内在自由,技术也成了人的异化力量。第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异化。由于人们满足于技术所带来的财富和生活,技术也成了一种合理性的存在。技术合理性实质上也是一直社会意识形态,人们接受了技术合理性的意识形态,人们的思考也是在这种模式下进行,这种意识形态控制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状态和自由意志,人们的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不再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和否定性。

三﹑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的比较

(一)异化原因不同

在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异化中,工人都是处在被压迫和统治下。但是他们二人对工人被异化所强调的原因重点并不相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人却日渐贫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正是需要大量工业产品的时候。资本家为了提高产品数量,不得不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下,正是因为劳动导致了工人的异化。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情地占有,劳动不仅没能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到快乐,反而成了他们痛苦的源泉,成为控制和统治他们的异己力量。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强调的重点是劳动导致人的各个方面的异化。

马尔库塞生活在20世纪,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让人类社会进入到发展的黄金阶段,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资本家们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科技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高,加上工人们的不断反抗和奋斗让资本家不得不改变策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了福利制度,因此工人们的地位和条件得以改善和提高。但是,科学技术在带来和创造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让工人们沉浸在虚假的物质消费的快感当中,导致了工人们的异化。和马克思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他所强调的重点是技术导致了人的异化,而不是人的劳动。显然,在先进的科学技术面前,人的生产效率显然是难以相匹敌的。

(二)异化状态不同

同为人的异化,但是在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异化中,人的异化的状态却有所不同。在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中,人异化的状态是十分困苦的。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马尔库塞所处的时代相比相对较早,生产力水平也相对较为落后,所以工人的生活状况也相对较差,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清贫的。“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7]。工人在劳动中被降为最为低贱的商品,工人创造的产品和财富越多,工人也就越贫困。

但是马爾库塞的所说的人的异化的状态则要好得多,至少物质生活条件好得多。他说的人的异化是技术异化所导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加,这些财富让人们沉迷于其中,在物质财富的消费中获取了虚假的满足和快乐,此时,科学技术成了人的异化的力量。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不仅仅是工人的异化,而且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异化。这种异化不仅存在于物质领域,而且存在于社会的政治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而这些社会领域的异化马克思并未或是很少提及。这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异化更多的是工人的异化,马尔库塞所说的异化是包括所有社会成员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全面异化。

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状态下,这种异化是一种否定性的力量,是对人的压迫和控制,是会显露在外面表现出来的,工人们对自己的这种异化状态是知道的,而且是十分不满并且想要反抗和打破这种状态。然而,在马尔库塞所说的异化状态中,人们是满足甚至是沉迷于这种异化状态的,这是一种隐性的异化,人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异化,人们对自己的异化状态不但浑然不知,而且还洋洋得意,享受着这种状态。当然更不会想要摆脱这种状态了。

(三)批判对象不同

马尔库塞认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人们满足和沉迷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所形成的虚假的消费当中,人们以为自己生活得很好,他们不知道恰恰是这种极度丰富的物质财富控制和统治着他们,让他们丧失了对这个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能力。马尔库塞所批判的更多的是,是对资本家的批判,是对思想意识形态的批判,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批判。显然,在马克思看来,他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马克思站在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资本主义进行的是一种唯物主义批判和实践批判。要用实际行动来反抗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在思想领域呼喊。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他的目的不在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列宁说:“……只有这种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就是把政治、法律、社会和习俗等等方面的事实拿来同经济生产关系体系,以及在一切对抗性社会关系基础上所必须形成的各个阶级的利益加以对照。”[8]只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这个社会的矛盾和弊病,而不是像马尔库塞一样分析这个社会具体的社会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四)解放方式不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条件下,虽然马克思和马尔库塞所处的时代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工人都处在异化之中。同样是异化,他们二人给出的解决办法却大为不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早期,生产力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社会的各种制度也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是十分糟糕的。工人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十分贫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阶级,而且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9]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马克思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旧的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样工人才能获得解放。

马尔库塞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的程度,社会的各种制度也相对较为完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显著改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缓和了许多。虽然如此,但是马尔库塞认为这样一个病态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压制了人的思考和本能需求。“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关系(它的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它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时,这个社会就是有病的。”[10]人们满足于虚假的物质消费而忘记了批判和思考这个社会的不合理之处,这种虚假的需求控制和统治着人类,让人们丧失了思考和反抗能力,并且沉迷于这种状态。因此,马尔库塞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一场革命,恢复和重建人们的本能欲望和反思精神,让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和这个社会。他对马克思的暴力革命是并不赞同的。

四﹑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之间的联系及其启示

反映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并且对此进行批判是哲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劳动”[12],人类在劳动中确认自身存在,建立社会联系。马克思从劳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异化,可谓是十分深刻。

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是,马尔库塞所处的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是一个人性被压制和丧失的社会,人们沉迷于虚假的物质消费中,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丧失了基本的反思能力。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将人异化的原因归结于技术就显得过于单一和简单了,毕竟人本身才是决定人所处状态的决定性力量。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都表达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的关注,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实际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理论来源之一,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新的表现形式之一。马尔库塞认为人应该具有对这个社会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能力,人应该回归人的本质,不应该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这就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观之当今社会,虽说社会生产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使不少人摆脱了饥饿与贫困的状态,然而当人们运用理性和科技去追求财富和金钱的同时,会发现人们正在被理性和技术统治着人类。如技术异化,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等等问题无一不是人们在追求财富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对人类创造的巨大财富,人们不应该得意忘形,应该以批判和反思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的发展,这样人们才不至于被异化。

可以说,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所处的一种非正常状态,想要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首先应该优化制度设计。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导致人的异化,因此,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二是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加强对科学技术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的评估和监督,尽量避免运用科学技术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进,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

[2]庄友刚.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4.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83.

[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6.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0.

[8]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5.

[10]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2]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

作者简介:

叶星星,男,四川广安人,硕士,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马尔库塞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赫伯特·马尔库塞
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