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霄
【摘 要】党史作为叙述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群体意识形态对共产主义信仰和民族记忆等的重要认知部分,影视作品和纪录片是宣传党史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做影像叙事的正态性检验分析,讨论青年群体对党史认知的构建及短视频手法传播红色精神的意识形态形成。
【关键词】短视频;党史;美术;经典作品;群体意识形态
2021年1月起,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节目,以100集作为百年的象征对应,每一集均在15至20分钟之内。在短视频传播媒介成为潮流的今天,电视媒体结合移动媒体,通过美术作品叙述党史,完成在青年群体之间持续发展和弘扬共产主义信仰及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适应当代的短视频发展趋势,将历史简洁化和易懂,短纪录片利用油画作品阐述党史,形成“官媒—自媒体”的传播构建。
一、党史纪录片影像的认知
青年思想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基于社会历史现象认知,“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经验的洞见,这就是对外和对内坚持社会主义”[1]。当代青年群体的信息接收方式是其传播的个体价值体现,同时也反映新媒体的便捷使信息传播活动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要求。党史影视作品纪录片也应该从认知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三方面做有效传播。
由于传统媒体的变迁,固定时间坐着观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作为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进程的表现,党史的特殊性不同于普通视频、节目和纪录片的知识性认知,民族的个体满足与集体满足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例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三集周令钊的油画作品《五四运动》所描述的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与反动政府军警对峙的画面,其中的个体均以画家本人和亲朋作为创作原型,个体荣誉代入到集体荣誉,捍卫民族尊严和中国青年精神。该作品通过画家将自身作为创作原型,由此可见个体的示范宣传,在群体意识形态的构建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短视频、微博、论坛和网络电视等传播平台,群体之间的传—受界限更加模糊,通过互动媒体构建互联网的群体关系,主流媒体对群体价值观的宣传和群体舆论引导就非常重要。因此,媒体应引导群体建立良好的认知需求,将固定的传—受关系的主导权分化,运用好党史纪录片来引导群体在历史细节中产生参与感,才能将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加以延续。
当下时代的意识形态构成与新媒体分不开,如何通过影像讲好国家故事,呈现党史与国史相互呼应的历史图像构建,是传播和发展民族精神意志需求的重要手段,例如,文国璋的作品《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版画中的人物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革命先驱在20世纪初出国留学后,在法国深入学习马列主义,建立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并成为中共旅欧早期组织的骨干分子,早期共产主义者的事迹鼓舞着当代青年群体的精神追求,在新媒体的创作中应该积极传播青年对中国历史、党史的认知需求,在主流意识形态增加其对党史历史的认知后,才能做到充满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同周恩来在给觉悟社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二、《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的影像叙事
1992年的“新纪录片运动”标志着纪录片的纪实语言形成独立美学标志,组建成为大众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主旋律纪录片的大众化是必然的结果,利用好文獻纪录片的纪实手法讲故事,讲述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主体和传播平台从官媒到个体的融合,才能对文献资料、历史和党史进行正确的解读。数字时代的传播平台主要打破传统的传播形式,党史纪录片也应该改变只在官媒传播的途径,因为“主旋律纪录片的大众化是相对于长期正规的一体化而言,而这种改变是表达方式上的改变,而非内容的改变”。
自2021年以来,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纪录片和专题片在叙事手法上开始产生明显的变化,淡化宣讲,强调具体历史事件。《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运用建党百年符号信息来对应具体历史事件的美术作品做叙事构建,该方法即为格里尔逊式的“创造性处理”。这种处理将新闻和专题做区分,更具备文学性和艺术性,例如,第五集《唤起工农千百万》和第十三集《老寨新韵》,通过对比新旧社会的农民生活和描绘党领导下农村的新面貌,叙述民众生活的变化。纪录片的艺术观主要体现在“以戏剧性的方式编织来自现实生活的镜头,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处理”[2]。但对纪实的影像而言,在记录真实的历史事件时,不仅需要加强艺术戏剧化的渲染,在叙事上也应该与电影有所区别:大众传媒把来自现实生活、在摄影机前的影片素材作为纪录片的本质,并强调其真实性,不过党史纪录片不应该只是强调其过度的纪实。《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作为官方媒体第一部开播的记录党史的百年征程的专题节目,将党史中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通过各类美术作品进行描绘。有的是展示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变化,如第十五集《南泥湾》、第三十九集《西部年代》、第四十四集《大庆工人无冬天》、第四十七集《百年丰碑》、第六十四集《千年土地翻了身》、第八十五集《飞天圆梦》和第一百集《春城无处不飞花》等,讲述党领导下的中国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改变。有的是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行讲述,如第二集《南昌起义》、第十四集《北疆卫士》、第二十四集《八女投江》、第二十五集《刘胡兰》、第三十三集《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第六十九集《邱少云》和第七十四集《红军师长陈树湘》等,将中国革命历程中的英雄和代表人物做传记式创作,其叙述模式也从宣扬转为讲述,在不违背历史真实事件的情况下,通过戏剧化手法,将历史叙述更加民众化,这一点通过央视开播的收视率可以得到与以前“宣讲式”叙述纪录片明显不同的数据和效果。“《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开播后,关注度持续升温,迅速引发破圈层传播,成为现象级传播产品。自播出以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整体观众规模已累计达8065万人次,节目吸引了更多高学历收视群体,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收视率比平时增长达30%”[3]。
截至2022年5月17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已更新至112集,根据视觉叙事的核心生成一个短篇故事来有序描述视觉图像的符号含义,其与字幕文字的直接描述不同,叙事故事不仅包含事实描述、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直接信息认知,也包含未出现在符号图像中的感性认知,通过收集和整理,将该系列作品分类为时间纬度:1900—1949年、1949—2000年和2000年至今,把作品反映的主题叙事维度为人民生活、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和国家建设,并将得到的数据可视化,影像符号通过解读变为影像叙事后,其所包含的特指和代指意义,可以清晰读出在建党前期公众对其认知不足。在入选的美术作品中,只有江丰的《平型关连续画》是根据1938年平型关大捷的历史事件于当年创作。根据数据统计和分析,在节目中美术作品对党史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刻画,主要分布于1949—2000年的创作。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需要形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特有的政治形象,其目的是“从早期宣扬革命的必要性论证转变到阐述现今执政的合法性、政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4],从而形成国家的政权形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众社会主义群体意识形态的产生,起着引导和支持的作用。所以,在文艺作品中需要其影像叙事从选题、主题到内容风格,大多是建党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年代英雄形象。而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走向建设发展道路,大量的美术作品开始持续出现以建设新中国为主题,这也是2000年至今的持续创作主题。
党史叙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青年群体认知国家发展的必要元素,改革开放后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开始改变,影像符号和文献所产生的纪录片从20世纪80年代起主要以传播文化和历史为内容主题,利用文化策略进行意识形态传播和构成,《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从立意上通过“主体间性”的相互交流,观众通过对作品的认同,达成认知构成。当前短视频信息量爆炸,青年群体容易被网络舆论和消费主义所左右,造成“娱乐致死”的趋势,对饭圈文化、作秀“审丑”等现象抱有极大的兴趣,青年群体对历史的认知不深,例如,对历史事件的曲解,大多是由于青年群体对历史事件认知和中国国家发展历程认识不足而产生的。由于移动媒体的便捷性和信息传播接收的即时性,青年群体对信息的接收认知,需要加强身份认同和足够的文化认同,所以加强中华文化历史的认知,普及青年群体对我国建设过程的历史认知,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领导作用,也就成了青年意识形态所需要的“维护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培养人民认知历史的思维和支持政府的执政、为政治体系认同发展进行合法性论证”[5]。
三、党史纪录片的认知与传播分析
本文对《美术经典中的党史》112集进行分类并对其做正态性检验分析(如表1所示),通过对不同主题的作品和叙事差别,分析党史叙事纪录片中对主题性的分布及其重要性。
表1展示了节目中作品对人民生活、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国家建设描述性统计和正态性检验的结果,包括中位数、平均值等,用于检验数据的正态性。其中主要为:
(1)人民生活样本N < 5000,采用S-W检验,显著性P值为0.593,水平不呈现显著性,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数据满足正态分布。
(2)历史事件样本N < 5000,采用S-W检验,显著性P值为0.377,水平不呈现显著性,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数据满足正态分布。
(3)英雄事迹样本N < 5000,采用S-W检验,显著性P值为0.537,水平不呈现显著性,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数据满足正态分布。
(4)国家建设样本N < 5000,采用S-W检验,显著性P值为-0.000***,水平呈现显著性,拒绝原假设,因此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
国家建设为主题的叙事不满足正态分布,其原因是被选择的作品较少,国家建设主题主要依据我国正在发展或已完成的建设项目,例如,1964年原子弹研制成功、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1年三峡大坝完工等,特别在2000年后成功完成的建设数量和项目数量剧增,也是造成2000年后至今文艺作品中以国家建设为主题的描述增多,通过国家建设正态性检验直方图,可以清晰看到在直方图中正态图基本上呈现出钟形(中间高,两端低),说明数据虽然不是绝对正态,但基本可接受为正态分布,但平均值范围偏右,表示其数量与2000年前持平,通过数据走势,可得到国家建设主题的叙事作品会持续发展并逐年增加,这也符合我国当前党史所叙述的主要目的:以国家发展为核心,用历史经验和英雄激励年輕群体加深爱党爱国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献纪录片作为新闻记录的电影形态发展,是具备艺术创作和艺术性特征的影像叙事作品,其性质从政治宣传、新闻报道等逐渐转为艺术作品的独特叙述形式。党史纪录片也应该从其他纪录片类型中独立出来,既要肯定其文献纪录片独特的艺术叙事形式,也要有以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构成的影像艺术创作价值。
百年建党的主题离不开用“影像说史”的过程,无论从国家发展至今主题中的叙事视角,传统媒体到移动端新媒体的传播平台的变更,还是审美层次和叙事手段的认知变化,文献纪录片节目都必须符合当下的青年群体意识形态认知指向:“既符合年轻观众的观看需求,同时又表达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这种观念在影视领域内被概括为‘新主流,是一种以实现‘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合流为宗旨的创作与传播观念,与当前国家与市场双轮驱动下的纪录片产业相符。”[6]
党史的本质是历史,对党史的认知也是对历史的认知,移动媒体对信息传播的便捷特征,在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同时,直白和清晰地表达主题意义也是在当前青年群体中建立正确历史认知的契机,所以如何在青年群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传播机制,是党史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入短视频来加强家国情怀的建立,民族气节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对党史事件叙述的良好方式,同时将较长的历史文献纪录片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一幅幅展现给青年群体,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会产生视觉疲劳,通过每一幅作品讲述一小段历史,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情形下更适合碎片化学习,促使青年群体对历史事件的认知程度提高。
四、结语
我国对电影影视的要求为“思想、艺术、观赏”的统一,早期党史纪录片的叙事关系在这三者的逻辑关系上并不一致、严谨,但发展至今,对艺术性的回归和淡化宣讲性,创作者可以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开拓,《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的开播,说明了艺术叙事构建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记录其真实事件所代表的含义,对其影像做进一步的补充,并通过艺术手法论证一段历史,才能形成最适宜的作品风格,这是影像叙事和文献纪录片融合作品所承载的对青年群体意识形态构成的重要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如何强化对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是所有媒体都要面对的课题,只有紧随时代的发展,结合艺术叙述来创作出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作品,才能持续创新传播党史,体现党的意志和中国传统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党史纪录片的影像叙事和艺术价值,需要持续发扬现实主义传统,将历史事件作为尺度,创作出适应新时代移动平台传播下兼备传播力、感染力的作品。潮
参考文献
[1]赵月枝.社会主义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路径与问题意识[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21):14-41.
[2]张红军.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透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3]宋杰.古典纪录片观念的当代意义:从弗拉哈迪与格里尔逊说起[J].当代电影,2019(12):80-84.
[4]央广网.从经典中领略信仰之美!《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成就现象级节目[EB/OL].[2021-04-09].http://1118.cctv.com/2021/04/09/ARTIV9lw6KkmOmKk5W5pb65d210409.shtml.
[5]晁晓峰.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6]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33.
[7]尹鸿,梁君健.新主流电影论: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合流[J].现代传播, 2018(7):82.
(责任编辑:黄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