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
党的二十大是在新征程上召开的一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科学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迫切要求档案工作紧紧跟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步伐,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模式,加快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以档案工作自身现代化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首都档案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档案事业现代化的首都篇章。
政治方向是事关全局、决定成败的一个根本问题。首都首先是政治首都,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首都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档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是牢牢把握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政治定位、政治特质、政治功能鲜明。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坚持党管档案原则,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及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是始终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根本的政治要求,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内生动力,把“两个维护”要求贯彻落实到档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做到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三是忠实履行档案工作的职责使命。档案工作担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能否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是检验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是否讲政治讲担当的试金石。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好”“两个服务”的批示要求,抓重点破难点,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扎实履行好首都档案工作的职责使命。要自觉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要求什么,牢牢锚定“国之大者”,积极发挥档案辅治资政作用。要充分发挥档案记录历史作用,留存好中国式现代化奋进历程中首都北京的生动实践,确保党的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工作记录历史的功能就发挥到哪里。要运用档案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敢于善于拿起档案武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坚决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展现档案人的政治担当。要立足档案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档案价值,主动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发布红色珍档解读,出版红色档案汇编,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5G网络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越来越深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档案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也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市档案馆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对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力推动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全国产化硬件软件基本搭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功能逐步齐全,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推陈出新,专题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取得初步经验,“远程在线应用”试点初见成效。但是,距离新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应势而动、乘势而为,加快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工作现代化。
一是探索档案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市档案馆将进一步开发研制档案数字资源采集及检测软件,提前把控进馆档案质量;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档案智能化编目,提升档案编目工作效率;建设档案实体库房智能管理平台,探索建立档案资料实体智能化管理新模式。以华北地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为契机,建设档案保护工作过程管理系统,搭建照片档案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升级媒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开发音视频档案数字资源抢救性保护系统,为档案保护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开发应用展览素材管理系统,建立办展素材数据库,形成“菜单式”办展选题模式,提升办展效率;积极运用展览新技术,通过虚拟展示、“云”直播讲解、智慧档案馆等,增强展览时代感、沉浸感。拓展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推广“三个远程在线档案应用场景”试点经验,逐步开展远程在线档案移交接收、开放审核、查阅利用工作。持续完善电子化办公系统功能,不断优化提升网上办公效能。
二是打造首都特色档案信息服务品牌。优化档案查询利用平台,加快与互联网新媒体融合,依托全國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北京市档案信息网、“京通”APP等平台,形成“网上查、掌上查、自助查”档案便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红色档案、奥运档案、重大活动档案、民生类档案、对口支援档案、疫情防控档案、重特大事件档案等专题数据库及编研成果数据库,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首都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面向社会的档案数据开放平台,研究共建共享合作模式;探索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合作,研究信息资源优势互补,推出首都特色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探索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公司合作,聚集先进技术力量,发挥各领域优势,深入挖掘档案价值,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三是加速推进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数字资源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设计分类清晰的资源架构,构建科学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策略,科学设计数据库,夯实档案资源全周期管理基础。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推动增量档案电子化,编制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媒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着力解决传统录音档案和录像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备份和开发利用等难点问题。探索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双层PDF或OFD转换利用,逐步实现全文检索。建设档案数据管控平台,实现市档案馆各类业务数据和基础数据的有效整合、共享、分析、利用。积极对接市级大数据平台,强化与全市政务数据的共享交换,提升“一网通办”档案利用服务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目前,市档案馆还存在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档案专业干部占比偏低、高水平专家人才储备不足、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我们亟须建设一支与首善标准、首都档案事业发展相匹配,与“业务提档、服务升级、战略转型”目标任务相适应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不断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拔任用、考核奖励、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制度,建立一线储备、一线锻炼、一线识别的全链条培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档案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建立多层次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馆班子点评处室工作、处长点评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建立起想干有舞台、干好促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档案干部整体素质,扩大档案专业人才队伍规模,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二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选育管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合理使用编制资源,面向双一流高校招录档案及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进一步调整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优化处室结构,使人才队伍专业、年龄、层级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加大轮岗交流频次,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干部放到市重大活动和全馆重要工作中去磨炼,在工作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历练储备年轻干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政治教育、入职培训、档案专业培训、信息化培训和能力素质教育,鼓励参与科研项目,深入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干部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三是积极发挥专家人才队伍引领作用。用好档案领域“三支人才队伍”,发挥国家级专家领军作用,推动档案事业理论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支撑;发挥工匠型技能型人才示范作用,激励钻研业务、干事创业的热情,强化档案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神圣感;发挥青年业务骨干作用,为档案事业长远发展储备数量充足、活力充沛的青年人才。依托北京市檔案“131工程”领军人才、高级专家、业务骨干数据库,建立市档案馆专家人才后备库,引导深度参与政策研究、科研攻关、编研开发、保护修复等工作;与高校合作举办档案人才研修班,组织领导干部、专家人才定期参加轮训;积极开展“学业务、熟馆藏、做专家”,师傅带徒弟,档案业务大讲坛等活动,为专家人才提供更多更好学习交流、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辐射牵引各层次、各领域人才队伍发展提升。
踔厉奋发启新程,乘势而上开新局。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一刻也耽误不起的紧迫感,守正创新、埋头苦干,用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坚持首善标准,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推动首都档案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为奋力开创新时代首都档案馆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