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视角下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互动与精神支持

2023-06-15 21:17杜中华
西部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摘要:农村养老问题突出表现为老年人精神支持的困境及其引发的社会意义缺失问题。以活动理论为指导,探讨农村老年人互动转型:代际分离致使代际分化,出现空巢老人的孤独;代际分化导致老年权威衰弱;村庄互动也趋于瓦解。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支持有赖于参加村庄公共活动,形成固定老年互动模式,从而改变老年人生活意义。具体实践如下:(一)在村庄、政府等多元主体加持下,建设实体机构,为农村老年人公共活动建立一个具体物理空间。(二)用组建的实体机构在村庄环境与氛围下开展形式丰富的公共活动,让老年人有事情可做。(三)形式多样的公共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互动内容,减少让老年人不舒服的互动内容,提高互动质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社会互动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8-0045-0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老年期是个体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养老是每个老年人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等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越来越长,从而出现了老龄化问题。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01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4.2%,与2020年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均有所上升,在“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①。老龄化增长速度又呈现出城乡差异,2020年全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86亿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16亿人;外出农民工1.7亿人②。近1.7亿农民工远离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前往异地务工,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壮年被城市所吸纳,滞留了大量老年人在农村成为空巢老人,致使农村老龄化增长速度快于城镇,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养老问题也因此作为人口老龄化议题的重要内容进入公众视野。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物质支持、服务照料和精神支持。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红利使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老人物质支持得以回应,同时政府政策的不断出台,使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问题中的物质支持层面能够基本实现[1]。其次,服务照料所针对的群体主要是丧失了自我照顾能力的高龄老人和患病老人,该群体规模较小,且存在有关老年人服务照料的产业链,对老年人服务照料予以回应。最后,与物质支持和服务照料两个层面相比,农村老人精神支持缺乏有力回应。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老年人面临着精神支持困境及其引发的社会意义缺失问题。农村社会正在经历转型,子女数量的减少加之代际间生活方式差异促使农村家庭结构由原来的大家庭变为以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且子女外出务工让代际之间居住距离变远。除此之外,村庄中原有的共同情感被理性化冲击侵蚀,农村社会开始变得漠然[2]。农村社会的变化削弱了老人的精神支持,如何回应老年人精神支持成为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围绕着家庭和村庄生活是农村老年人的生产特点,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要依据农村老年人这一生产特点。

一、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社会互动概念界定

郑杭生认为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社会行动过程[3]。根据以上观点,界定本文所研究的社会互动为在特定情境中,社会主体之间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包括物质精神交流的相互往来社会行动过程,主要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互动可获得物质和精神支持。本文所探讨的社会互动,主要是农村老年人以主体参加社会活动与他人发生互动,以此获得精神支持的过程。

(二)研究综述

1.国内文献回顾

(1)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戴平安认为农村地区存在片面定义“赡养”的现象,认为赡养老年人就是物质的支持,而不去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长此以往的重物质支持养老而轻精神支持养老的方式,降低了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4]。周兆安认为来自家庭的代际支持是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孝道文化衰落以及子代居住地的城市迁移,家庭越来越不能对老年人精神需求予以回应[5]。

(2)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问题的对策研究

陆杰华认为解决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问题就要发展农村经济,吸引中青年回到农村、回归家庭,使老年人在家庭中获得精神支持,安享晚年[6]。宋娜和李俏强调多元势力在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中的作用,特别是政府要发挥满足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中的作用,政府牵头,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加强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精神养老服务[7]。

2.国外文献回顾

彼得·汤塞认为家庭中的代际支持为老年人的精神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认为家庭成员,尤其是成年子女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与父母多沟通交流,使得父母心情舒畅[8]113。弗里德曼认为将农村老年人由分散变得集中起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养老服务基地,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将参与社区的老年人依照男女比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予以劃分为不同区域,通过与社区互动或者同龄人互动,形成一种以社区精神支持为核心,以家庭精神支持为辅助的新模式[8]115。

3.文献述评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的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首先,有关老年人精神支持的大部分文献研究的方向或是针对老年人精神支持缺失的问题研究,或是针对老年人精神支持缺失的对策研究。只有小部分文献将关于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分析结合在一起有依照性的探讨。其次,对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研究中将老年人当作被动地接受服务的客体,而不是作为主动参与体验的主体。最后,将精神支持与社会互动相连接,以社会互动去实现老年人精神支持的相关研究也比较缺乏。

二、活动理论与分析理论框架

脱离理论认为人们变老后,内心开始保守起来,从原有的社会活动中脱离出来,减少与他人之间的互动,社交网络也变得萎缩,因此应将老年人社会互动减弱而退出社会的行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活动理论③与之相反,主张老年人积极的社会互动,认为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社会互动,帮助老年人重新定义自我,保持生命力,同时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更健康地度过老年生活,通过参加社会各方组织的社会活动,建立属于老年期的社会互动。

老年人针对不同的互动对象有不同的互动内容、频次,社会互动的对象、内容、频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生活状态,大体上可以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互动分为代际互动和村庄互动。在传统的农村老年人社会互动中,来自家庭的代际互动因为物理距离近,所以频次多、情感强烈,以此形成的强关系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核心资源;村庄互动中组成人员复杂且交往频次少,以此形成的弱社会关系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辅助资源。随着社会转型,传统的农村老年人社会互动形式发生了变化,代际互动距离变远,互动频次减少,老年人生活状态下滑,强关系的代际互动的缺位,让弱关系的社区互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村庄互动也受到了社会转型的影响,使得互动往往无法持续进行,这就需要结合社会各方的力量维护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互动。

因此,本文构建了如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活动理论为研究视角,聚焦于农村老年人社会互动面临的双重危机和客体被动式承受服务,旨在通过一个由社会各方维护的社会活动建立一种新型社会互动,让老年人在新型社会互动中化被动为主动,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实现精神的慰藉,完成其角色的再次建构。

三、农村老人社会互动的转型

代际互动和社区互动是农村老年人获得精神支持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老年人社会互动也发生了转型,农村家庭和村庄中的熟人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迁。其中,代际分离和代际分化作为两种突出问题致使农村家庭的互动弱化,现代性因素的渗入致使村庄中的熟人社会发生变化,在村庄互动中,老年人越来越被当作客体去被动地参与其中。

(一)代际分离致使代际分化:空巢老人的孤独

城市化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青年人前往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的城市转移往往是“抽离式”的,劳动者的父母难以一同转移到城市,城市务工使农民家庭代际之间产生城乡空间分离。在代际城乡分离居住格局下,大部分家庭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关怀,只能停留在电话问候与节假日短暂相聚上。子女外出城市务工可以通过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为父母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医疗环境,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代际互动,会让父母产生孤独感,从而降低生活满意度。代际空间分隔之下老年人日常生活缺乏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的对象,子代再难以通过直接而频繁的代际互动实现对老年个体的情感慰藉。

(二)代际分化:老年权威的衰弱

除了空巢老人外,农村中也有很多老年人同子女居住在一起,但是在传统农村社会互动中的父权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式微与瓦解,父母的传统权威地位被打破,家庭权力从老一辈父母转移到年轻人,家庭关系的核心由纵向的父子关系转变为横向的夫妻关系,从大家庭变为小家庭。现代城市的文化观念通过各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农村青壮年的思想观念,而对老年人却影响甚微,这样就导致了代际思想观念产生分化,代际互动没有共同语言,使得年轻群体不喜欢与老年人交流互动,提高了老年人的代际互动门槛。

(三)村庄互动的瓦解

传统社会互动中,农村中的老年人是村庄中生活的主体而非村庄中的依附者,尤其是低龄老人,在农业生产互助、村庄仪式等公共活动中扮演主要角色。公共活动中的老人作为主体主动地参与其中,在主动参与式过程中实现精神支持。而随着社会转型,农业生产中的互帮互助逐渐被机械化农业取代,家庭农业的独立性增强,农业生产互助作为公共活动的次数减少;村庄仪式里的老年人也不再是主动参与,而是单纯地做客。以公共活动为载体的村庄互动中的精神意蕴被抽离,村庄互动趋于瓦解。

精神支持的减弱使农村老年人生活在村庄中,变得愈发得孤独和无趣,诸如生活意义感和价值感缺失等问题也显现出来。相比于代际互动的恢复,村庄互动的维护与重建是可行的。短期来看,老年人的精神支持只有通过维护与重建村庄互动来补充,而破局点在村庄公共活动。

四、维护和重建老年人社会互动的路径分析

基于活动理论的指导,社会活动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生社会互动的基础,老年人互动要在社会活动的框架中进行,以此实现精神支持。结合农村具体情境,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支持有赖于参加村庄公共活动。同时活动理论倡导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培育出长期的村庄公共活动,在公共活动中形成固定老年互动模式,从而改变老年人生活意义。村庄公共活动因老年人的空间移动,促使老年人在公共活动中或表现为积极、高强度的互动,或表现为与他人间歇性地互动。决定农村老年人互动性质的是村庄公共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回应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路径是在社会各方的参与下,以村庄公共活动为具体载体,选择符合农村老年人生活特点的互动内容,创新互动形式,维护和重建老年人作为主体的持续的社会互动(表1)。

维护和重建社会互动的具体实践中,保障主体解决“谁来提供力量”的问题,这是开展具体实践的前提,没有保障主体的外部力量加持,村民自身的力量難以建立公共活动,更无需谈通过互动实现精神支持。农村的复杂性决定保障主体必须是多元主体指导下的。目前,可用于解决农村老年人互动的保障主体为村庄、政府、公益组织。多元化的保障主体能够为老年人社会互动提供多渠道支持,但需要注意主体多元化带来的职能重叠问题,所以需要在多元主体之间建立合理责任承担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机制。村庄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归宿,他们对村庄的意义覆盖十分强,村庄作为保障主体之一是一定要参与其中的。政府掌握公共权力有较高的公信力,政府可以为村庄公共活动建设提供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指导与支持,形成固定区域活动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为村庄引入公益服务组织的力量。公益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老人做志愿服务,公益组织的参与是村庄公共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村庄拥有保障主体的力量下,就能够着手维护和重建老年人社会活动,具体实践如下:第一步,在村庄、政府、公益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加持下,建設针对于农村老年人实体机构,形成基本设施条件,为公共活动建立一个具体物理空间。第二步,用组建的实体机构在村庄环境与氛围下开展形式丰富的公共活动,用以再造老年人社会活动载体,让老年人有事情可做。针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公共活动可分为多种形式,首先最常见的是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凭其娱乐性是最能吸引人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包括文艺汇演和文体竞赛等,重点是要让老年人作为主体自己参与编排文艺节目,自发参与文体比赛中;其次是志愿服务活动,在村庄中建立一支老年志愿服务队,协助村干部开展工作,阶段性慰问高龄老年人,让老年人有获得价值实现的途径。农村老年人在互动中参与村庄公共生活和公共治理,增添了老年生活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实现老有所为,同时也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的参与活力。最后是形式多样的公共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互动内容,原先围绕子女经济实力竞争展开的互动减少,互动内容趋于平等柔和,减少让老年人不舒服的互动内容,提高老年人互动的质量。将村庄公共活动作为村庄建设的正常组成部分,依靠村庄自身的组织动员和国家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指导、支持,老年人社会互动的具体实践就很可能得以实现。

结语

人口老龄化表现出了城乡差异,农村面临严重老龄化危机,突出表现为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的困境及其引发的社会意义缺失的问题。传统的家庭代际互动难以实现老年人精神支持,而村庄社区互动作为家庭互动的补充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维护和重建。解决农村老年人精神支持问题可实现的路径是在农村社区熟人社会内维护和重建社会互动,这是回应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一次尝试。维护和重建社会互动,回应老年人精神支持,一方面需要多元主体的力量支撑来组织村庄公共活动;另一方面要求让老年人在公共活动中有着主动参与式体验。只有将农村老年人置于村庄公共活动中,才能建设良性、可持续、高质量的老年人社会互动,达到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目的。

注释:

①卫生健康委网站. 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EB/OL].[2022-10-26].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6/content_5721786.htm.

②国家统计局. 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21-04-30].

http://www.gov.cn/xinwen/2021-04/30/content_5604232.htm.

③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形成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被维果斯基提出,成熟于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与鲁利亚,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活动理论强调了活动在知识技能内化过程中的桥梁性作用。活动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基础。而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和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刘利鸽,包智俊,刘红升.“老有所依”抑或“劳有所依”: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视角下农村老人的经济支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0(4).

[2]宋月萍.精神赡养还是经济支持:外出务工子女养老行为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影响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4(4).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36.

[4]戴平安,唐琼,王宇琳.农村社区老年人精神赡养之困境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0(5).

[5]周兆安.家庭养老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张力及其弥合[J].西北人口,2014(2).

[6]陆杰华,郭芳慈,陈继华,等.新时代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历史脉络、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7]宋娜,李俏.政府服务视域下的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供给研究[J].社会福利.2017(7).

[8]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杜中华(1999—),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单位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学。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强老年护理保险研究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