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内涵强调价值引领。江苏省苏州中学在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过程中,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构书院空间,建设课程基地,实施分斋育人,追求大学境界,以现代书院为载体,探索不同于以往以单一课程育人的路径,形成了以书院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例,彰显了独特的高品质办学优势。
【关键词】书院制;文化涵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9-0048-03
【作者简介】吴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苏州中学(以下简称“苏州中学”)在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的进程中,以书院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探索课程育人模式新路,既符合其校情实际,也符合国家人才战略,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在我看来,苏州中学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的探索实践,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扎根校史文脉,转变育人方式
苏州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前身是拥有近千年历史的苏州府学和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紫阳书院,校史文脉绵延未断,书院气象至今犹存,历朝历代名家辈出。或许正因如此,苏州中学在被确立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学校之前,就已启动了以书院制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探索。
1.借鉴传统,重构书院
苏州中学在原有办学体制的框架下,通过以书院制为核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融合借鉴古代书院和现代书院的管理模式,重构校园空间,体现育人功能,最初成立了道山(人文)、春雨(科学)、碧霞(艺体)、国际(海外)四大书院,继而以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为契机,又成立了腾蛟书院、伟长书院、少年书院、双塔书院、采芹书院。经由现代高中育人方式有益补充的九大书院,是苏州中学融合古今办学体制的一种守正创新。
2.因材施教,分斋育人
书院制育人的特点是环境宽松、管理民主、倡导个性。学生徜徉于园林自然、书山学海,借助导师与学长,实现修养与学业进阶。书院制办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能更好地体现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苏州中学在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以书院分斋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可供选择的自主选修课、大学先修课、综合实践课、登峰竞赛课等,旨在满足学生的个体成长与长远发展。在我看来,这些课程是拔尖创新人才得以培育和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沃土。
二、回应现实诉求,涵育拔尖创新人才
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一般而言,是指在天赋、才能、创造力、创新性和智慧等方面具有超常能力的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来说,人文环境与文化熏陶非常重要。我想,这正是苏州中学以书院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回应现实诉求的积极探索。
1.书院文化,学术引领
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尤为倡导“能思想”。因为“能思想”恰好呼应了书院文化中的“学术会讲”,也呼应了当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学科融合、贯通交流、问题解决和兼容并包的思想实验场。而苏州中学向来是以“学术立校”,把“能思想”作为“学术苏中”的办学核心。苏州中学将诸多学生社团与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课题相结合,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进一步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涵育。
2.课程文化,基地选修
课程文化是苏州中学的一个亮点。在苏州中学的多个书院中,丰富多元的课程是以课程基地为载体的。在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的过程中,苏州中学先后申报立项并建设了5个省级、4个市级课程基地,涉及文史、哲学、科学、艺体等各领域。这些富有校本和生本特征的课程,以学生的自主选课为前提,以书院制分斋为组织形式,以课程基地为平台,对原有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拓展与延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生生涯成长课程体系。无疑,这也是以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成长的有效方案。
三、适应未来发展,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虽然我们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意义逐渐有了认识,但在高中阶段,如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仍没有清晰的路径。可喜的是,我在苏州中学看到了颇具特色的实践探索。
1.“南园小镇”,生活社区
苏州中学卫新校长认为,比较理想的现代书院应该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生活社区。由于蘇州中学地处苏州南园,他就把这个社区亲切地称为“南园小镇”。确实,走进这个“南园小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书香庭院。
在苏州中学这个千古庭院,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重组构成了多功能互融的复合空间。其中有一处融读书学习、对话交际、思想碰撞、身心休养、性情调节、精神涵养等于一体的“道梦空间”,被学生视为“南园小镇”里的“竹西佳处”,每日吸引众多学子流连驻足。我想,这正是培育顺应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理想之地。
2.“从游”机制,教学相长
梅贻琦曾著文《大学一解》,对“从游”做过精彩阐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在苏州中学,“从游”不仅指学生跟着导师,还被理解为学弟学妹跟着学长学姐,甚至跟着学叔学姨。在节假日,时有学长学姐自觉返校指导学弟学妹,甚至有很多苏州中学校友毕业之后重返校园当起了教师。这样的现象在苏州中学司空见惯,或许也早已成了一种文化传统。
这种以导师制、学长制为主的“从游”机制,是苏州中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这所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重要动因。当学生身处与生活零距离的“南园小镇”,跟着导师和学长“从游”进取,其未来必然可期。
四、立足更高站位,多元融合提升学校格局
在我看来,苏州中学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站位,并以多元举措融合提升学校格局,体现了学校发展的稳健姿态和磅礴大气。
1.大学境界,全球视野
苏州中学向来被坊间誉为“一所最像大学的高中”,这里的教师颇具“先生之风”,校园里弥漫着近乎大学的学术氛围。这种特质是怎样形成的呢?究其原因,就是苏州中学传承了其前身苏州府学、紫阳书院和江苏师范学堂等的历史文化基因,这种带有浓厚书院色彩和大学气质的“苏式文化”,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进程中,表现得极为鲜明。
不仅如此,苏州中学还立足江苏、放眼全国,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宽广的全球舞台,以建设“地球学习村”为平台,以“哈耶普计划”为抓手,积极参与多项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和学科赛事活动,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中国灵魂和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
2.家国情怀,价值引领
苏州中学实施书院制育人方式,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这既是书院制本身讲究修身养性的传统,也是学校近千年的办学价值使然。自苏州府学以来,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周敦颐的“爱莲”精神、顾炎武的“匹夫有责”情怀、钱伟长的“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认识等,融汇成苏州中学的办学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近年来,苏州中学更是完善了“多彩四季,家国情怀”书院制德育课程体系,并实施了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五育融合的高品质德育实践范式研究”,探索出具有苏州中学校本特色的高品质德育范式,确保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
苏州中学自被确定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学校以来,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已然形成以书院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例,这无疑是当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一种有效实践。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探索,江苏的高中教育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高品质优势,且正在为中国高中教育的国际影响讲述着中国故事。